国画颜料是怎么调配的

如题所述

三份矾,七份胶,都用温水泡开。

胶和矾:上石青、石绿、朱砂等重色时为防止颜色脱落 。

可用胶矾水罩上,矾有粉末状和块状,胶则有瓶装的液状鹿胶与条状或块状的牛胶、鱼胶、鹿胶等,最好备 置一套杯、酒精灯,以便融胶调兑清水。

国画所需工具:

1、笔

毛笔以其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笔,性能各异。长锋容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短锋落纸易于凝重厚实,中锋、短锋则兼而有之,画山水以用中锋为宜。

又根据笔锋的大小不同,毛笔又分为小、中、大等型号。

2、墨

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烟、松烟两种,制成的墨称油烟墨和松烟墨。油烟墨为桐油烟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能显出墨色浓淡的细致变化,宜画山水画;松烟墨黑而无光,多用于翎毛及人物的毛发,山水画不宜用。

3、纸

中国画在唐宋时代多用绢,到了元代以后才大量使用纸作画。中国画用的纸其它画种不同,它是青檀树作主要原料制作的宣纸,宣纸产于安徽泾县,古属宣州,故称宣纸。

4、砚

砚台我国最有名的砚是歙砚和端砚。歙砚产于安徽歙县,端砚产于广东高要县。好的砚台。一般书画选择各地产的砚台可以了,选择砚台主要择其石料质地细腻,湿润,易于发墨,不吸水。砚台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尽,保持清洁,切忌曝晒、火烤。

5、颜料

我国的绘画发展到唐代,以重彩设色为主流,自从宋代水墨画盛行以来,在文人标 淡雅的趋势下,色彩的运用有逐渐 衰退的倾向;然而习画者应该对传统的绘画颜料有所认识,作 多面性的发展,或与水墨作更佳的结合。

传统中国画颜料依其制色原料,主要可分为矿物颜料、植物颜料、金属颜料、动物颜料、人工颜料

矿物性颜料从矿石中磨炼出,色彩厚重,覆盖性强,常用的有:

(一)石绿:通常呈粉末状,使用时须兑胶,石绿根据细度可 分为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头绿最粗最绿,依次 渐细渐淡。

(二)石青:性能与用法大致与石绿相同,石青也分头青、二 青、三青、四青等几种,头青颗粒粗,较难染匀,应多 染几次才好。

(三)朱京:朱京又叫辰京以色彩鲜明成朱红色者较佳,也有 制成墨状,朱京不宜调石青、石绿使用。

(四)朱膘:(朱标)是将朱京研细,兑入清胶水中,浮在上 面成橙色的部分。

(五)赭石:又秩士朱,从赤铁矿中出产,呈浅棕色,如今赭 石大多精制成水溶性的胶块状,无覆盖性。

(六)白粉: 可分成铅粉、蛤粉、白垩等数种,蛤粉从海中的 文蛤壳加工研细而成,日久易「返铅」而变黑,用双氧 水轻洗则可返白,至於白垩 ( 白土粉 ) 在古代壁画中 常用,亦历久不变色。

常用的植物性颜料有:

(七)花青: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淀,再提炼出来的青 色颜料,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

(八)藤黄: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从其树皮凿孔,流出胶 质的黄液,以竹筒承接,乾透即可使用,藤黄有毒,不可入口。

(九)胭脂(脂):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 暗红色颜料,但以胭脂作画,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如今多以西洋红取代。

6、其它工具

除了上述的笔、墨、砚、纸绢、颜料之外,上需准备相关的用具:

(一)调色(储色)工具:以白色的瓷器制品较佳,调色或调 墨应准备小碟子数个,除色以梅花盘及层碟较理想,不 同的颜料应该分开储放。

(二)贮水盂:盛水作洗笔或供应清水之用,亦以白色瓷器制 的较佳。

(三)薄毯:衬在画桌上,可以防止墨渗透将画沾污,铺纸後 画面也不易被笔将纸擦坏。

(四)胶和矾:上石青、石绿、朱砂等重色时为防止颜色脱落 ,可用胶矾水罩上,矾有粉末状和块状,胶则有瓶装的 液状鹿胶与条状或块状的牛胶、鱼胶、鹿胶等,最好备 置一套杯、酒精灯,以便融胶调兑清水。

(五)乳钵:粉状颜料粒子太粗时,需用乳钵研磨再置於烧杯 中\飞漂。此外挂笔的笔架、压纸的纸镇、裁纸的裁刀、 起稿的炭条、吸水的棉质废布(或废纸)、以及钤印用 的印泥、印章等皆可酌情备置。


扩展资料:

国画形式:

中国字画的形式多姿多彩,有横、直、方、圆和扁形,也有大小长短等分别,除壁画,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1、中堂

中国旧式房屋,天花板高大,所以客厅中间墙壁适宜挂上一幅巨大字画,称为"中堂"。

2、条幅

成一长条形的字画成为条幅,对联亦由两张条幅配成。条幅可横可直,横者与匾额相类。无论书法或国画,可以设计为一个条幅或四个甚至多个条幅。常见的有春夏秋冬条幅。

各绘四季花鸟或山水,四幅为一组。至于较长诗文,如不用中堂写成,亦可分裱为条幅,颇为美观。

3、横批

也称横幅,长条形,横着作画装裱而成,可独立悬挂房间。

4、小品

所谓小品,就是指体积较细的字画。可横可直,装裱之后,适宜悬挂较细墙壁或房间,十分精致。

5、镜框

将字画用木框或金属装框,上压玻璃或胶片,就成为压镜。现代胶片有不反光及体轻的优点。至于不反光的玻璃,不会影响人对画面的欣赏,所以很受欢迎。

6、卷轴

卷轴是中国画的特色,将字画装裱成条幅,下加圆木作轴,把字画卷在轴外,以便收藏。

7、扇面

将折扇或圆扇的扇面上题字写画取来装裱,可成压镜。由于圆形或扇形的形式美丽,所以有人将画面剪成扇形才作画,然后装裱,别具风格。

8、册页

将字画装订成册,称为册页。近代有文具店特别将装裱册页成本,以供人即席挥毫。册页可以折叠画面各成方形,而与下列长卷有不同之处。

9、长卷

将画裱成长轴一卷,成为长卷,多是横看。而画面连续不断,较册页逐张出现不同。

10、斗方

将小品装裱成一方尺左右的字画,成为斗方。可压镜,可平裱。

11、屏风

单一幅可摆与桌上者为镜屏,用框镶座,立于八仙桌上,是传统装饰之一。至于屏风,有单幅或摺幅,可配字画,坐立地屏风之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国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9
一、笔中调色法
一笔中蘸二三种颜色,当笔落在纸上,就能产生一气呵成的色彩效果。主要在避免因三原色混合,而产生彩度低的混浊色彩;如画嫩叶时常同时蘸二种对比色来画出娇嫩的感觉。
二、碟中调色法
着色前将含颜料的笔在调色碟上调色,把颜料混匀再画,如此画出的效果才会显得均匀或有渐层变化。
三、纸中调色法
就是罩色法。即在原来的颜色上、再罩一层颜色。如在上好色后,发现色彩太浮、太艳、太淡、太薄,就可以用罩色法,使色彩产生厚重的感觉。但用来罩染的颜色,以透明的植物性颜料较佳。
第2个回答  2022-08-23
传统国画颜色介绍
1、石色(不透明色):石色即是矿物质颜色。主要包括:朱砂、朱磦、石青、石绿、雄黄
雌黄、石黄、黑石脂、云母粉、蛤粉、赭石、土黄等。
石青与石绿一般分类较细:分成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头青色最重,四青色最浅,石绿同
理。
2、水色(透明色):水色一般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主要包括:胭脂、曙红、藤黄、花
青等。
国画颜色调配方法
1、国画颜色调配——草绿:约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
色彩之一。
2、国画颜色调配——汁绿:约80%藤黄+15%花青+5%朱磦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
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
3、国画颜色调配——老绿: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
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4、国画颜色调配——檀香色:约70%藤黄+20%朱磦+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
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5、国画颜色调配——米黄: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
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6、国画颜色调配——三绿: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
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国画颜色调配——老赭:朱磦+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
虫咬蚀的部分。
8、国画颜色调配——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
水等说法同理
9、国画颜色调配——豆绿色(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
10、国画颜色调配——墨红色(曙红+稍许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