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条城的建筑简介

如题所述

二条城又名二条御所,位于日本京都,是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二条城建于公元1603年,是江户幕府的权力象征。

建有东西约500米、南北约400米的高大围墙,并挖有壕沟。二条城内名为"鹂鸣地板"的走廊,人行走其上便会发出黄莺鸣叫般的响声,是幕府统治者为保全自身安全而设的报警机关。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为二条城的主要建筑。

"二之丸"的建筑很有特色,殿内墙壁和隔门上画有猎野派画家的名画,精美绝伦。每年梅花和菊花盛开的季节是游览的好时机。

永禄十二年(1569),织田信长在足利义昭的居处开始二条城兴建二条城。天正元年(1573),信长流放义昭后烧毁了这座城,然后在其它地方另筑二条御所,并将之献给城仁亲王。天正十年(1582),本能寺事变爆发。信长长子信忠在二条御所放火自刃。关原之战后,得到天下的家康在京都会见丰臣秀赖时重新修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元离宫二条城,是由德川家康下令兴建的,筑城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德川的族人及武将在造访京都时,有个休憩的寓所。

二条城位于当时古城京都的二条通尽头,城以街道名称命名,突出地立于四条街道的中央。二条城的城堡和宫殿建于1603年,是当时德川家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为保卫京都御所(皇宫)而修建,同时也为到京都拜访天皇时能够居住而建。后来的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将丰臣秀吉所留下的伏见城中的几座建筑移建至此,并对其建筑物的内部进行了装饰。所见的二条城建筑,有着日本桃山时代的样式特色。京都二条城被鉴定为名胜古迹,占地27.5公顷,总建筑面积有7300平方米。其中的二之丸御殿等共有六栋建筑物被日本政府鉴定为国宝级文物,其中的二之丸庭园被鉴定为特别名胜地;包括东大手门等在内的二十二栋建筑被鉴定为重点文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永禄十二年(1569),织田信长在足利义昭的居处开始兴建二条城。天正元年(1573),信长流放义昭后烧毁了这座城,然后在其它地方另筑二条御所,并将之献给城仁亲王。天正十年(1582),本能寺事变爆发。信长长子信忠在二条御所放火自刃。关原之战后,得到天下的家康在京都会见丰臣秀赖时重新修筑。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元离宫二条城,是由德川家康下令兴建的,筑城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德川的族人及武将在造访京都时,有个休憩的寓所。
城内最大的建筑群——二之丸御殿于公元1603年完工,而后,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再将本丸内的城域扩建成现在的规模,到了1867年,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大政奉还”于皇室朝廷,奉还的仪式就在二条城的二之丸御殿内。
二条城见证了德川家的荣枯兴衰,是日本历史朝代的移转之地,里面值得一探的建筑文物相当多,例如二之丸御殿,小堀远州设计的二之丸庭园,以及由京都御所的旧桂宫御殿移筑而来的本丸等。
二之丸御殿里共有远侍,式台,大广间,苏铁之间,黑书院,白书院等六个隔间,你可以从梁柱间的雕饰看出昔日繁华,而串联各隔间的纸门画,多半是“狩野探幽”及其门徒所绘制的,二条城也因而俨然成了“狩野派”日本画的史料馆。
二条城有东西约500米,南北400米的围墙,并挖有壕沟。走廊铺的地板走上去会有黄莺般的叫声,以防外人入侵。1867年,德川庆喜在此行大政奉还,将统治权交还给天皇。现存的二之丸御殿是六栋大书院式建筑。而屏风上的彩绘则是出自狩野一门的手笔。充分表达了包括雕刻,金属器具装饰的桃山美术精粹。本丸御殿在天明时期的大火中烧毁。现存的建筑是从京都御所的桂宫御殿迁移来的。
二条城一向以樱花种类丰富见称,是京都首屈一指的赏樱胜地。在城内的樱之园,可观赏到有“樱花王者”称誉的八重樱华贵庄严的身姿。
二条城是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内设豪华的房间,房间里挂满了绘画作品,画上镀的金箔熠熠发光。
穿过雕刻精美、装饰华丽的巨大前门,然后是一系列会见室。第一间大厅通过饰以华美的绘画、中楣、用平顶镶板装饰的天花板来加深人们对于幕府将军权力无边的印象。一般人甚至不允许走进第一间大厅。
内部的大殿是接待高级官员的,这里的装饰更精巧,花费也更大。因为谨防背叛行为,幕府将军安装了夜莺地板,它能够在轻微踩踏的情况下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来警告有人入侵。那时风景优美的庭园里没有一棵树:幕府将军不想看到落叶,不愿意由落叶想起他们将面对的死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