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栾店的信息

如题所述


武陟县城及木栾店位于武陟县城西南部。 武陟县历史悠久,木栾店远近闻名。然而,木栾店从何时形成集镇(店),又因何而得名,古籍、县志上尚无文字记载,民间却众说纷纭。今天刊登关于木栾店地名由来的传说及考文一二,试图探究,以飨读者。  传说:木栾女开店得名
提起木栾店堪称历史悠久。远在夏、商、周时期,木栾店属古覃怀和邢(geng)邱的辖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实行郡县制。好大喜功的秦始皇为了夸耀他的文治武功,在今天武陟县东南部地区设置了武德县,木栾店所在地就是当时武德县西北部的门户,隔河与古怀县对峙,武德县知县在此设关镇守,取名“穆陵关”。
到了魏晋时期,穆陵关已经有相当规模,当时有钱的富户纷纷在这里开店经商,逐渐形成了集镇。相传当时有个名叫木栾的民女,她在集镇上开了一家酒店,招牌上写的就是“木栾店”,专门出售她亲自酿造的美酒。
当时的文人骚客、王公贵族常常光临木栾店,他们在此饮酒会友。据说,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也是这里的常客、熟客。
由于这里位于沁河下游的入黄处,又是沟通豫晋物资交流的重要码头,因此这里商旅云集,人们以饮木栾女酿造的美酒为荣,因而木栾店生意兴隆、名噪一时。木栾店逐渐成了穆陵关的主要标志。
随着时间的飞逝,人们记住了木栾店,而逐渐淡忘了穆陵关。木栾店的名字最终代替了穆陵关。当地的人们,至今还流传着“只知木栾店,不知武陟县”这句俗语呢。
(选自《武陟地名传说》 王光先等) 栾是一种很古老的树种。《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木名曰栾。黄本赤枝青叶”汉朝班固著文说“天子之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可见在古代栾是可以和松柏并列的高贵树种。
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记:栾有两种,树生,其实可作数珠者,谓之木栾,即本草栾花是也;丛生可为杖棰者,谓之牡栾,又名黄荆,即本草牡荆是也。
又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栾花》条:此树叶似木槿而薄细,花黄似槐而稍长大。子壳似酸浆,其中有实如熟豌豆,堪为数珠者是也。其子谓之木栾子。
县城所在地叫木城镇,全称应叫木栾店城镇,再往前就叫木栾店。木栾店因何得名,先前有《武陟地名传说》一书,说是因为有叫木栾的女子开店而得名,丽附得生动,也只止于传说。其实中国的山川和地名多以树木命名,木栾店的得名就是因为过去有栾树,就像叫榆店、槐树庄、桑坡一样。可惜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别说木栾店就是武陟县也没有一棵栾树了。上世纪末,县领导主持从外地引入栾树,种植在兴华路县医院以东作为行道绿化树,可谓功德无量。如今这批栾树得其所哉,熟水熟土,长势旺盛。
过去木栾店是豫北重镇,有只知木栾店,不知武陟县之说。现在武陟县城的范围已覆盖了龙源镇的相当一部分地方,说县城在木栾店已很不准确。好在我地群众与时俱进,直接把县城叫武陟,上公交车说是去武陟,谁都知道你去哪儿,不会多问一句。如今是只知武陟县,不知木栾店了。可邻的木栾店如今留下的印记怕只有木栾树,木栾大道,木栾小区了。木栾店的变迁,亦可见我县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之迅速。
又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卷四》收康熙年间举人牛某怀宫咏古诗:木栾雄镇傍城阿,艺祖当年从此过。两岸绿杨环沁水,一原芳草蔚黄河。山涛祠古莺花老,天艺坟荒岁月多。妙乐塔前聊纵目,清风岭上有悬萝。一诗而包罗我县多处名胜,特补记之。
(摘自《东乡笔记》 东乡人)
前有《武陟地名传说》,再有《木栾树与木栾店》文,均试图对“木栾店”地名之来历探考。依本人之见,《武陟地名传说》“木栾店”仅为传说。《木栾树与木栾店》文则引有文籍,寻“木栾店”与木栾树之缘,较为可信。但仍有未尽之意。
据 《中国植物志》载, 栾树又称大夫树、灯笼树,学名叫Koelrenteria Paniculata。为无患子科栾树属树种。栾树还有木栾、摇钱树、石栾等俗称。栾树为落叶乔木,树形端正,冠多伞形。枝叶繁茂秀丽,春季嫩叶红色,夏花满树金黄色,入秋蒴果似盏盏灯笼,果皮红色,绚丽悦目,在微风吹动下似铜铃哗哗作响,故又名“摇钱树”。种子可制成佛珠,故寺院中尤为常见。
栾树为温带、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亦稍耐半荫;喜生长于石灰岩土壤,也能耐盐渍性土,耐寒耐旱耐瘠薄,并能耐短期水涝。深根性,生长中速,幼时较缓,以后渐快。对风、粉尘污染、二氧化硫、臭氧均有较强的抗性。枝叶有杀菌功能;花为优良的蜜源,并可提取黄色染料;其果可榨油,用作妇女洗发润发。
栾树适应性强、季相明显,是理想的行道、庭荫等景观绿化树种,也是工业污染区配植的好树种,被台湾林学家推崇为应大力推广的亚洲宝树。
栾树早春的嫩芽,又叫木栏芽或木栏菜。谷雨前后掰下木栏芽煮熟漂洗浸泡三日,沥干以不苦为度,切碎凉拌、炒肉、做馅、炒米饭其香味无比,可烹小葱拌木栏芽、木栏芽蘸酱、木栏芽炒鸡蛋、木栏芽饺子包子馅等,也可脱水保鲜贮藏备适时食用(极像柳絮菜的炮制食用方法)。此菜味道鲜美,无异味,香脆可口,有嚼劲,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菜。 《武陟地名传说》对“木栏店”古名的考证因始入歧途,只是附和“店”字,杜撰出一个“木栾女”和一坛浊酒,又拉来一个战国时期山东沂水一带的“穆棱关”,未免有牵强、戏说、亵渎之嫌,实属缪导。加之此说被今人半推半就予以认可,致贻害甚多,此列举二三:
一、“木栏店”乃栾树这一古老显贵树种得名的文化符号被丢失。武陟民间自古称现有老城区一带为“木栏店”(音mulandian),此木栏同为木栾,含树含芽,含艰辛,含挣扎。与美女、美酒、豪饮无以相干;
二、曲解了武陟人民传统文化的核心取向。栾树极易栽培、管理,耐寒、耐旱、耐盐碱、耐水涝,适宜贫瘠土地和我县气候,既生于贫困又登得佛堂,映照了武陟人民自古以来不屈不挠、不卑不亢与水涝盐碱斗争的悲壮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武陟人民的传统品格,反映了武陟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积极,内涵丰富。岂能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比。
三、栾树的经济价值被忽视。栾树除了可以改善大气环境外,还具有巨大经济价值。据相关资料介绍,栾树浑身是宝,其叶可提制栲胶,用于鞣皮,作选矿抑制剂、锅炉水处理剂、钻井泥浆稀释剂和金属表面防蚀剂,凝缩类栲胶也作木工胶粘剂;其花可作黄色染料;全缘叶栾树种仁含油量达54.04%。种子油中含5种饱和脂肪酸和3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5.26%,主要包括油酸(31.07%)、二十碳烯酸(35.07%)和芥酸(9.12%),营养价值极高,可用于生产高档植物护肤品,并可供制肥皂及润滑油。放弃了栾树与武陟的文化渊源,放弃了栾树正宗产地的地位,荒疏了对栾树的栽植、开发和利用,无异于将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随手丢掉。
此外,栾树的果实形似佛珠,又叫木栾子,可做数珠用。武陟隋唐设县,而唐代佛教盛行,武陟县城交通发达,其周围有妙乐寺、千佛寺、观音堂、东岳寺、月山寺等佛教圣地,木栾子乃至木栾(木栏)店,与佛事之关联就有待有心人探考了。 (冼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