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天道》电视剧里为什么要以一个已故的人来解说叙述?

如题所述

电视剧《天道》以逝去的主人公第一人称来回忆、叙述整个故事,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惊异。为什么是已经死了的主人公她还可以来回忆整个故事,有点不可思议。

整个电视刷的氛围是压抑的、悲伤的,让人无法逃脱地陷入了迷一样的剧情里。


观众既为女主人公“芮小丹”的悲惨命运所叹息,也为男主人公“丁元英”的非凡智慧和处事哲学所倾倒。


看完原著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之后,我看一遍电视剧《天道》才有了一点点清晰的轮廓。

下面我就根据电视剧《天道》和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首先来谈谈爱情。

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是柏拉图之恋,是超脱了世俗的爱情,是不被世俗理解的爱情,即天国之恋。

女主人公芮小丹与男主人公丁元英相识、相知、相恋之后,经常畅想着自己在丁元英怀里死去的情景。而她在描绘死亡的情景时是富有诗意的、浪漫唯美的,是她向往的永恒。

芮小丹明白自己与丁元英之间的爱情不可能天长地久,丁元英不可能在古城这一小城市久居。但芮小丹又向往永恒的天国之恋,即便是死亡自己也可以永恒地活在对方的心里。死亡对芮小丹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当死神真正降临之时,她没有退缩,“当生即生、当死即死”,既完成了她的工作使命,也完成了她的人生使命。

在众多人惋惜、甚至质疑她的死亡之时,只有丁元英理解她、佩服她:“丫头,你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不简单啊!”

其实丁元英对芮小丹的死是痛到了极致,呕心吐血,但旁人理解不了他对芮小丹之死的“漠视”。旁人认为丁元英应该劝阻芮小丹,而他没有,以此认定他对芮小丹的死负有责任。

丁元英百口莫辨,不想辨,也无需辨,因为他说过:感情是无须证明的,需要证明的感情都是不值一提(大意如此)。

芮小丹之死,不是给他们的感情画上句号,恰恰相反,他们的感情因此走向永恒。这是芮小丹所追求的结果。我个人认为这是真正的柏拉图之恋:纯粹而永生!

其次来谈谈处事哲学。

丁元英的人生经历不可谓不丰富,他的学识和智慧更是在世人之上。这样的一个人,他能够玩转股市,能够凭空缔造人间神话。

而他能够一夜之间舍弃一切,安居古城民居,回归平民生活。他没有抱怨世事不公,而是沉下心来,过着深入简出的生活。

哪怕是他没钱买空调,也能安然度过炎夏酷暑和腊月寒冬;哪怕他没有钱吃饭,只吃得起方便面,他也没有向人借钱或诉苦。他从容淡定地过着本不该他过的日子。

他待人处事极为谦和,从来不和人家争辨。哪怕别人误会他而多收了他一碗馄饨的钱,他也没有说什么,而旁人却为他打抱不平。

他的谦和给普通人造成了一个假像,即这样的人会是大人物吗?而他偏偏是“大隐隐于市”的“大人物”。因为他的格局太大,大到无需用语言和行为来向别人证明他的存在。

芮小丹深刻地理解了丁元英的“平易近人”:“这个年代,执着出人头地并不难,难的恰恰是不执着出人头地。”

丁元英无须用任何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与价值,他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他的谦和、他的平易也不是他的故作姿态,而恰恰是他的无心之举,率性而为。

因为他的级别本就在常人之上,恰恰是他的“不争”把他与常人之间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只是肉眼凡胎的人看不见而已。

再次来谈谈天道、救世主。

何为天道?何为救世主?没有接触这部文学作品之前,我没有什么概念。然接触之后,我还是懵懵懂懂,道不清,说不明。

何为天道?

书中有一句话:“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据此,可以理解为天道即规律。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即是寻求天道之路。按规律办事即能成就“天道”。这也是常人所不能企及的。

纵观大千世界,但凡有点成就的人,都是看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或趋势。他们只是顺势而为罢了。区别在于,他们看到了,而一般人看不见而已。比如马云。

何为救世主?

“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如果一定要讲救世主的话,那么符合和代表客观规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

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真正的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够真正的救得了自己。期待救世主的心理,其实都是消极的、无为的、虚妄的逃避心理。

书中还深刻地道出了一个依赖、倚靠的文化:“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

“这是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这也是普通如你我的凡夫俗子在遇到事情时的本能的第一反应,无一例外,也无法逃脱。

此书的魅力,我只窥探一二,拿出来分享,纯属个人喜好。我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得到高人指点。

暂聊于此。个人学识有限,以上一些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指正。

电视剧“天道”看了几遍,一开始沉迷于丁元英的深藏不露,但一手就令人耳目一新,这个怪人从世界金融市场的大手笔到隐藏锋芒于陋市,从头到尾不能不说是一个精英中的精英,吃透 社会 和人际关系的实质,看透了制度与人类 社会 的本质东西,但这些不一定被人和当今 社会 接纳,所以他以一个怪物存在。

电视剧采用一种倒叙的手法来让一个死者芮小丹陈述她与丁元英的故事,是一种比较好的演绎方式,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剧情的发展和故事的梗概,更好地渲染了丁元英的神奇之魅力,更能让情节跌宕起伏,充满神秘感和追剧激情。

丁元英是个反传统文化的聪明人,在处理家事上与众不同,不被世俗所接受,对过去当今未来都看得透彻,心里有一套自己的认知论和不同与 社会 主流的价值观,所以很多不同凡响的为人处事和人生哲学以及 社会 问题的独到见解受到了芮小丹和众人的追捧,但也害苦了好多老实本份的一般人。

丁元英认识 社会 太透彻了,以至于不被世俗所接受,是反主流的,因此他的存在也是对当今 社会 的挑战。

无他,一是作者的写作习惯。二是符合人物形象高度的预设。

写作习惯无需多言,那么为何说它是符合人物形象高度的预设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女主芮小丹死了,是自杀身亡,这是最终的结局。很多人去世了以后,都有“盖棺定论”这一过程,不管是生前自己愿望还是逝后他人的主张,本剧女主芮小丹显然属于前者。而以上帝视角来回顾这一生,其实是一种极度的自负——芸芸众生中,能理解她的人并不多,能理解天道的人更少,自认为天国的女儿,必须要站在绝对的高度,必须自己重新审视这一生才能圆满,必须自己亲自解读才完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天国的女儿。如此这般,更能体现女主这一重要人物形象的高度。 女主这一结局,你可以理解为“殉道”,而整部剧情,不妨将其理解为“殉道之路”。

有了这样一个预设,我们再从全剧里找证据,找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局的证据。如果你反复仔细翻看,你会发现,芮小丹的这个“殉道”之路有迹可循,并且很清晰地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古城女警芮小丹,受好友肖亚文之托安排了丁元英在古城的租房事宜。但仅仅是认识,并不熟悉。他们两人真正的交集是从一张唱片开始的,那就是《天国的女儿》。

第一次在丁元英那里听到这首没有歌词的曲子后,就魂不守舍了。从这一刻起,她被震撼到了,人,原来还可以这样活着。以下是她对这首曲子的理解——

超越平凡极度动听的天籁之声,如行云流水涧暴瀑布倾泻而出!一个纯净到一尘不染的女声仿佛从天国里倾泻而下,仿佛是一双上帝的眼睛怜悯地注视着人类。一声,只一声,就会让人骤然有一种灵魂之门被撞开的颤栗……

这一阶段,可以把它称为“觉醒”。 这首曲子给了她致命的一击,原来,有一种高度,如此让人神往。她开始全面审视和解剖自己,从此逐渐成疯成魔,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那么,到底什么是天国的女儿呢?她自己有可能成为天国的女儿吗?有三个事件可以看出她的这一求证过程。

第一件,是请丁到家里吃饭,裸身相呈以履行“程序”

在听到那首曲子之前,自己是不是天国的女儿,可以说她根本没想过,但有一点,她能确信自己肯定不是一般的女人。

但是,她的北京之行让她很不舒服,很懊恼,她在丁元英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位置?需要进一步去弄清楚。所以,她决定按照肖亚文给她的“建议”,拿女人的底线去冒一次险,宽衣相呈以求履行一个程序,这个程序所要得到的结果就是要么分手,要么继续,并且在此程序运行过程中验证一下自己在丁元英心中的重量。

这个程序有两种走向,一是丁扑上来了,那么,Gameover,她跟其他漂亮女人一样,都只是“ 男人之间挥洒交情的一个筹码”而已。第二种走向是没有扑上来,他们可以继续。

但是自认为“还没有进化到此时此刻无视本能”的丁元英却没有让她达成这个愿望。

程序运行到这里,出现了一个bug,丁元英没有扑上来,也没有继续若无其事地吃饭,而是给了她一个评价,然后就走了。这一结果让她嚎啕大哭,并不是哭丁不解风情,也不是哭自己下贱淫荡,而是哭自己被无形地架到了一个她以前从没想过的高度,她很害怕,很惶恐,她需要倾述,于是给欧阳雪打了一个电话。

从这一天起,她开始了朝丁元英给她设定的这个高度——天国的女儿——奋不顾身,一如飞蛾扑火。

这第一个求证过程,也让芮小丹确认了自己的价值——入了丁的法眼,有了成为天国女儿的基础条件。

第二件事,是与父亲探讨天国之恋。

趁还钱之际探望父亲,父女俩聊到天国之恋,一套从丁那里搬过来的“硬核”理论让父亲芮伟峰郁闷的同时震惊不已。怼完父亲大人的同时,她也真正明白了丁元英所描述的“没有贪嗔痴的女人才是天国的女人”。

这第二个求证过程,可以理解为她为让自己成为天国的女儿找到了部分理论依据。

第三件事,王明阳案审结后,河畔沉思。

芮小丹很清楚,有了理论依据并不代表就能实施,直到在丁元英的指导下成功撬开王明阳的嘴巴。

案件审结后,她独自一人在碧水河边坐了很久。她很诧异丁为什么能未卜先知地预测那支股票会涨连时间都如此精准?为什么能能洞若观火地说出她“但是”之后的话语和她当警察的缘由。为什么如此自信地判定狂妄自大的王明阳会需要一个句号,并在对文化属性的解析,“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的总结之下放弃抵抗?

虽然此时,她还是不明就里,但此时她已经意识到了,丁元英就是那个来成全她的贵人。

这第三个求证过程,让她找到了指点她朝目标努力的“贵人”。

在求证了自身条件,理论依据和外部助力这三个主要因素后,芮小丹基本确定自己可以实施那个宏伟的计划了。因此,她做了一个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决定,什么决定呢?请往下看。

(当然了,我们所定义的这个求证过程,肯定不只这三个,剧中还有其他,比如耶路撒冷之行等等,但没有这三个事件那么明显,且发生的时间节点前后穿插于全剧之中,就不扯出来凑篇幅了。)

实践的过程,除了她的本职工作之外,就是本剧的主线了——让丁元英送给她一个礼物——在王庙村给她写一个神话。

她很清楚自己留不住丁元英,但是还是抑制不住地爱上了丁,为了给自己留一个念想,她提出了索要礼物的要求,既是为了把即将开始的这段感情尽量拉长时间,也是为了借力丁元英来增加自己修炼成天国之女所需要的功力。(剧情就不在此赘述了)

如果没有出差办理明川吴成祥案,没有在秦谷县与通缉犯黄福海四人的遭遇,芮小丹很快就会收到她想要的那个礼物了。很可惜,她是警察,也没有如果。

与犯罪团伙狭路相逢,实力悬殊,她很清楚自己可能过不了这一关了,于是给丁元英打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她遭遇了罪犯,她是警察,不能逃避。二是告别。

结果,她被炸断双腿,左脸严重毁容……

面对如此打击,她知道自己的那个天国之女的目标是永远都实现不了了,于是饮弹自尽……(原著里是自杀)

请注意!因为这一自杀行为,将她和丁元英共同认知的那个天国之女的“贪,嗔,痴”给破了,既犯了“贪”,也犯了“痴”。贪求自己的形象完美,不愿意拖着残躯求生,痴念心中所向的天国之女,宁愿以死相随。

然而,她并不甘心啊,她希望重新来过啊!

于是,苍穹之上,一个灵魂开始回忆这场关于她和丁元英之间,轰轰烈烈过的天国之恋……

请看背叛女主角的故事和结局,就知道作者把背叛,遥远的救世主,天慕红尘……是一个场景用更细分化的故事来讲述不同高度上的事实求是……

《天道》电视剧以芮小丹为主线讲述整个故事,但丁元英是天道的核心,而丁元英是肖亚文托付给芮小丹的,芮小丹就是整个故事的灵魂,其他人物的出场,都是因为芮小丹的缘故。整个故事以一个美妙的音乐而改变,我觉得前奏如果有芮小丹喜欢音乐的提示,芮小丹被丁元英房中那《天国的女儿》美妙的乐曲而灵魂感触就显得完美。

芮小丹是从小随母亲在德国长大,有着德国元素和中国传统的双重标准,做事有着常人不一样的思维。从芮小丹开始想买套和丁元英相似的音响而结实了古城音响行业的三个人,他们从丁元英的音响发现丁元英不是一般人,而丁元英从芮小丹身上的种种发现,打破了丁元英对 社会 生存法则的看法,打破了丁元英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边缘性认识,以自己的 社会 观无法解释芮小丹的行为,出于对芮小丹的欣赏,打破了他的人生法则,也改变了他自己。

天道是什么,是藏在人内心深处对人生的敬畏,不论是丁元英对传统文化叛逆的思想,在父亲病危而讲的如果爱都要索取,母亲就不是母亲令人沉思,他还是感觉给外国人挣自己祖国人的血汗钱心里不安,冒巨大风险而解散私慕基金,回国闭门反思,终究想要德国主流 社会 的虚荣,还是刘冰小人物也想发横财梦变成有钱人的黄梁一梦,也终究逃不出天道对自己的惩诫,用死来换取灵魂的一丝安慰。而芮小丹不一样,她是活在当下,放弃安逸,只想做自己想做之事,不论和丁元英的爱情,还是只做一名警察,除了爱没有索取,是对天道最好的回应。芮小丹内心深处的追求,才是整个剧情发展的动力。

芮小丹虽死了,但在丁元英心里活着。

皆大欢喜是中国的传统,可是死亡却是那麽的诡异而令人着迷,看似小丹的死让人迷惑,可是我们能想出很多的解释,归根到底都是推断,书中有悲剧,在我看来是一个影子,让人久久凝望,大成若缺!

芮小丹没有贪嗔痴,没有贪嗔痴的女人是天国的女人.剧里也暗示几次.而天国女儿竟然是国家机器,高于尽职尽责的境界。所以开始第一集就注定她要离去。有人说她痴,剧里没有看到她为结婚做任何准备。也没听见她说要嫁给丁。我认为她就是天国的女儿。

我谈谈我的看法!

很高兴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其实这部影片看似外表简单,朴实,也不那么耀眼,但是里面却展现了整个 社会 阶层关系,整个阶层的人的心理欲望及变化过程……与其说教让人们生活在那些见惯不怪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和事中,倒不如说是教人们如何去认识那些简以名外贵与其中的灵魂。

就好比你把别人当人看,那么他就是人,你把别人当东西看,那么他也就赋予了商品的属性,如果你把他看作什么都不是,那么他就什么都不是。就像事物原本没有什么属性,都是人为因素加上去的,你给附加什么样的外表,他就是什么的东西。

命运也如此,他本是虚无缥缈的,如果是你自己给自己赋予一个命运的枷锁,那就不要质疑上天的公平二字了……

最后还是喜欢芮小丹说的那句话,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落魄,那么落魄就是我的价值。这个世界没有人能够拯救你,只有你自己才能拯救你,你就是你的神,只要把握好各种规律,你就是佛,佛就是你!

芮小丹在剧中是因公牺牲,原著中是自杀。她受在逃犯蒙骗而半个身子和半张脸都被炸毁。如果得到救治她还能夺回一条命,但在她看来,这个半残的身躯无论对她来说还是对她爱的人来说只能是累赘。

她不愿意这样苟延残喘地活,所以毅然决然地朝自己的心脏扣动了手枪。哪怕是活着的躯体,对她来说都不是不可舍弃,没有世俗的负担和累赘,所以她能在任何时候来去自如。这个天国的女儿无法残缺不全地活着。

就像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的时间和环境,更不能断言自己谢幕的时间和环境,唯一能把握的也就是生下了活下去的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权支配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自由,自己的兴趣等一切生灵能够行使的权利。

芮小丹在剧中是因公牺牲,原著中是自杀。她受在逃犯蒙骗而半个身子和半张脸都被炸毁。如果得到救治她还能夺回一条命,但在她看来,这个半残的身躯无论对她来说还是对她爱的人来说只能是累赘。

她不愿意这样苟延残喘地活,所以毅然决然地朝自己的心脏扣动了手枪。哪怕是活着的躯体,对她来说都不是不可舍弃,没有世俗的负担和累赘,所以她能在任何时候来去自如。这个天国的女儿无法残缺不全地活着。

就像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的时间和环境,更不能断言自己谢幕的时间和环境,唯一能把握的也就是生下了活下去的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权支配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自由,自己的兴趣等一切生灵能够行使的权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