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放字明逸文言文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3

1. 种放 字明逸文言文翻译

种放(955年-1015年),字明逸,号云溪醉侯,河南洛阳人,父种诩,宋吏部令史,后调补长安主簿。

七岁能写文章,精于易学。不应科举,父亡随母亲隐居终南山,讲学为生,撰写的《蒙书》十卷以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一祠录》等,人们很是称许。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陕西转运使宋惟干向朝廷推荐种放,种放推辞了。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兵部尚书张齐贤对皇帝再次举荐种放,种放仍旧推辞了。

咸平四年(1002年),张齐贤任京兆太守,再次向朝廷推荐种放,种放应诏而面圣。而后数年中,种放奔走于朝廷与终南山之间,数次归山后又数次再度出山入仕。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正月,种放再次来朝觐见,陪祭汾阴,被授予工部侍郎。种放晚年侈靡丧清节, 《宋史》记载:“颇饰盥服”,“于长安广制良田,岁利甚博”。

谏官王嗣宗参奏了种放,恰逢赦恩而停止。后种放再次辞官归隐。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十一月十九日,种放晨起,穿上道士衣裳,召门生一起饮酒,几巡酒后安然离世,终年60岁。上诏赠工部尚书。

2.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宋史 列传隐逸上》种放

种放(955年-1015年),字明逸,号云溪醉侯,河南洛阳人,父种诩,宋吏部令史,后调补长安主簿。

七岁能写文章,精于易学。不应科举,父亡随母亲隐居终南山,讲学为生,撰写的《蒙书》十卷以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一祠录》等,人们很是称许。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陕西转运使宋惟干向朝廷推荐种放,种放推辞了。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兵部尚书张齐贤对皇帝再次举荐种放,种放仍旧推辞了。

咸平四年(1002年),张齐贤任京兆太守,再次向朝廷推荐种放,种放应诏而面圣。而后数年中,种放奔走于朝廷与终南山之间,数次归山后又数次再度出山入仕。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正月,种放再次来朝觐见,陪祭汾阴,被授予工部侍郎。种放晚年侈靡丧清节, 《宋史》记载:“颇饰盥服”,“于长安广制良田,岁利甚博”。

谏官王嗣宗参奏了种放,恰逢赦恩而停止。后种放再次辞官归隐。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十一月十九日,种放晨起,穿上道士衣裳,召门生一起饮酒,几巡酒后安然离世,终年60岁。上诏赠工部尚书。

3. 明逸 明

逸yì(1)(会意。

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

本义:逃跑)(2)同本义 [escape]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

――《说文》随侯逸。――《左传·桓公八年》。

注:“逸,逃也。”马逸不能止。

――《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

取之以逸逃于褒。――《国语·郑语》。

注:“逸,亡也。”无教逸欲有邦。

――《书·皋陶谟》见一赤兔,每搏辄逸。――《北史》(3)又如:逸犯(逃犯);逸亡(逃亡);逸窜(逃窜);逸盗(在逃的盗匪);逸禽(逃逸之鸟);逸马(奔逃的马);逸匪(指在逃的匪徒);逸飞(指漏网的鸟);逸逃(逃亡)(4)奔跑 [gallop]马逸不能止。

――《左传·成公二年》逸,奔也。――《玉篇》彘逸出于窦中,马退而却。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疾逸道左。――唐·李朝威《柳毅传》(5)又如:逸踊(犹奔跑);逸尘(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逸骑(奔跑的马);逸骏(善奔驰的马);逸驰(犹奔驰);逸象(奔走的象);逸兔(奔走的兔);逸走(奔跑)(6)超越 [excel]亮少有逸群之才。

――《三国志·诸葛亮传》(7)又如:逸才(超人的才智);逸足(比喻才能超越出众的人);逸伦(超越同辈);逸德(马有超群的禀性);逸艺(高超的技艺);逸侪(超过同辈);逸操(高洁的情操);逸品(超越流俗的艺术修养或艺术品);逸珠(稀世难求的珍珠。比喻人有超绝凡常的嘉德);逸格(超越流俗的高尚格调)(8)释放;从约束、禁闭、奴役下释放出来 [release]乃逸楚囚。

――《左传》(9)又如:逸水(犹洪水)(10)隐逸,退出社会而隐居起来 [retire from society and live in solitude]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11)又如:逸士(隐居山林的读书人);逸妻(遁世隐士的妻子);逸迹(犹遁迹。

指隐居);逸彦(遁世隐居的才德之士);逸叟(遁世隐居的老人);逸伏(犹隐伏)(12)散失,亡失 [be loose]然则夏后、周公之典逸矣。――柳宗元《时令论上》(13)又如:逸诗;逸简(散失的简册);逸编(散失的篇章);逸记(散失的记载);逸品(指散失的物品);逸言(散失之言);逸句(散失的文句);逸失(散失;失落)逸yì(1)闲适;安乐 [leisurely]民莫不逸。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逸,逸豫也。”而又不自安恬逸。

――《国语·吴语》。注:“逸,乐也。”

为之者劳,居之者逸。――张衡《东京赋》国治身逸。

――《吕氏春秋·察贤》。注:“逸,不劳也。”

足以逸身暖骸而矣。――《吕氏春秋·重己》身安逸乐。

――《史记·货殖列传》能逸而能劳。――宋·苏轼《教战守》无穷逸致。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好逸恶劳。――清·黄宗羲《原君》(2)又如:逸豫(安乐);逸境(安乐闲适的境地)(3)疾速 [quick]良骏逸足。

――《文选·傅奕·舞赋》。注:“逸,疾也。”

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文选·木华·海赋》。

注;“言出疾也。”夫子奔逸绝尘。

――《庄子·田子方》良骏逸足,跄捍凌越。――《老残游记》逸骇(迅疾升起);逸翮(指疾飞的鸟)(4)放纵;荒淫 [dissolute]夫婿乐逸。

――唐·李朝威《柳毅传》(5)又如:逸党(荒淫放荡的一伙人);逸遨(放纵遨游);逸游(放纵游乐);逸志(纵欲放荡之志);逸声(淫声)(6)美丽 [beautiful]。如:逸女(美女);逸丽(犹美丽);逸艳(犹美丽);逸 辞(美丽的词藻)逸荡,逸宕yìdàng,yìdàng[dissolute] 放浪不羁逸荡而歌逸乐yìlè[fort and pleasure] 安逸享乐逸民yìmín[recluse;hermit] 古代称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

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逸群yìqún[preeminent;excel all others] 超越常人,出众超群逸散yìsàn[vaporize] 因未封闭或封闭不严而散失防止粉尘逸散逸史yìshǐ[historical records beyond the history] 正史以外的历史记载;散失的史事逸氏yìshì(1)[hermit(in ancient times)]∶古代称避世隐居不作官的人(2)[recluse]∶过隐居或独居生活的人逸事yìshì[anecdote ] 世人不太知道的事迹。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琐事逸事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说,为益实多。

――刘知几《史通·杂述》逸闻yìwén[anecdote] 传闻逸豫yìyù[living an easy a。

4. 文言文翻译 宋史列传第四十六里的王嗣宗传 急求

【原句】1、州境有卧龙王庙,每穷冬,阖境致祭,值风雪寒甚,老幼踣于道,嗣宗亟毁之。

2、(为中丞日,)尝忿宋白、郭贽、邢昺七十不请老,屡请真宗敕其休致,又遣亲属讽激之。【译文】1、并州境内有一座卧龙王庙,每当深冬时节,全境参加祭祀,正值风雪交加,非常寒冷,老幼仆倒在路边,王嗣宗立即废除了这一祭祀典礼。

【注释】(1)穷冬:隆冬;深冬。(2)致祭:这里指参加祭祀典礼。

(3)踣(bó):向前仆倒。泛指跌倒;摔倒。

(4)亟(jí):快速;迅速(含有急迫之意)。(5)毁:废除,除去。

2、(王嗣宗做中丞的时候,)曾经生气宋白、郭贽、邢昺七十岁了还不告老请求退休,(他)屡次请求宋真宗申敕他们三人去职,又派自己的亲族去讥讽 *** 他们。【注释】(1)忿:愤怒;愤恨。

(2)请老: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

杜预注:“老,致仕。”(3)敕:动词,诫饬;申敕;告诫。

(4)休致:官吏年老去职。休,停止。

致,交还;交回。(5)亲属:亲族。

原指六世以内的血亲,后亦指跟自己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6)讽激:讥讽 *** 。

5. 鲁直之字文言文阅读答案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络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暴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义父不及见也。(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枯:来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场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皙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⑤怀素:唐代大书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已:同“以”。⑦不诬:不假。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罢:( )

(2)从:( )

3.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谷草书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1.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1)结束(完了,停止);(2)跟随

3.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4.疑;信;异乡孤征(意思相同即可)

5.(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3)自身的努力

6. 课外文言文答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 (一)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1秉烛:点烛。

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2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问于师旷: 。

②安敢戏君乎: 。 ③如日出之阳: 。

④臣闻之: 。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句: 。 3、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

4、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

(二)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注释:1回:颜回,又称颜渊。2恸(tòng):哀痛之至。

3门人益亲:学生更加亲近。4迁:转移。

5贰:重复。 1、本文选自《史记》。

《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用毕生精力写成的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鲁迅称它为“ , ”。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发尽白,蚤死 (2) 今也则亡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门人益亲( ) (2)弟子孰为好学( ) (3)不贰过(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6、根据积累,再举几个名人好学的实例。 (三)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

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

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

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释:1觇(chān):探看。2围:此处指蛇的身围。

3殊:极、很,完全。4攧(diān):跌。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似有物捉制之 A、辍耕之垄上 B、受任于败军之际 C、悍吏之来吾乡 D、环而攻之而不胜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 以剌刀攫其首 攫: (2) 蛇竟死 竟: 3、翻译下面句子。

然审视殊无所见。 。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错误一项是( ) A、螳螂最后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B、蛇被小小的螳螂击杀的根本原因是以尾击树不重战术。

C、姓张的是本文的线索人物,全文以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D、本文步步设疑,环环相扣,文虽短但情节却紧张曲折。

(四)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1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

2陛:宫殿的台阶。3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 (2)立有间( ) (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 ) 2、翻译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 3、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五)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1费用:花费钱财。

2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3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 可办粗饭几日 (2) 何必图好吃好着 (3) 莫待无时思有时 2、翻译: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 4、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 。

(六)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

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

5权衡:秤锤秤杆。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 一牛且数万斤。 (2) 募能出之者。

(3) 徐去其土。 (4)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

2、翻译: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