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古人饮茶四大方式

如题所述

风雅:古人饮茶

煮茶法

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二饮,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 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延用这种方法烹茶。

汉魏南北朝时期,古人直接采摘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来饮用,如同喝蔬菜汤一般,所以,吴人又称它为“茗粥”,唐代煮茶时,会往茶汤中加入葱姜盐等调味剂。

煎茶法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诗中多有描述。五代、宋就流行点茶法,从王代到北宋、南宋、煎茶法渐趋衰亡,宋末已无闻。

点茶法

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取盏、点茶(调膏、击拂)。

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元明因袭,约亡于明朝后期。

搓泡法

陆羽《茶经·六之饮》载:"饮有粗、散、末、饼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即以茶置瓶或缶(一种细口大腹的瓦器)之中,灌上沸水淹泡,唐时称"庵茶",此庵茶开后世泡茶法的先河。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点茶,泡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流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