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古植物特征及化石鉴定

如题所述

【任务描述】 ①了解古植物的分类体系;②掌握古植物中各门类的主要特征;③熟练掌握古植物的鉴定方法和步骤;④熟练鉴定常见古植物化石。

一、古植物分类体系

古植物的自然分类系统与现代植物大体一致,按照植物体分化完善程度、解剖结构、营养方式、生殖和生活史类型进行分类。但古植物的分类又有其特殊性,由于大多数植物株体大,各器官在地层中常分散保存,这样就给有些植物化石的自然分类带来了一定困难,因而常要辅以人为的形态分类。

植物界分类系统

地层古生物基础

二、古植物特征

(一)蕨类植物

1.苔藓植物门

苔藓植物是高等植物中形体小而结构最原始的类群。有的呈匍匐于地面的叶状体,大多数有茎、叶之分,但无真正的根,也无真正的维管系统,以特殊型细胞起输导作用。世代交替明显,整个生活史中配子体世代占优势。

按照植物体分化程度分为苔纲和藓纲。苔纲的植物体大多呈叶状体,如Marchantia (地钱)(图3-17 之1)。藓纲的植物体常分化为茎和叶,如Sphagnum (泥苔藓)(图317 之2),它们各再分为若干目。

图3-17 苔藓植物门的代表

(据Takhtajan,1963)

1.Marchantia polymorpha的雌配子体;2.Sphagnum palustre植物体;3.部分放大,示顶部孢蒴

一般认为,苔藓植物起源于配子体世代特别发育的绿藻,它是陆生植物中的一个旁支。苔藓植物化石曾发现于泥盆纪和石炭、二叠纪地层中,仅在二叠系中发现较多。自古近纪起苔藓植物广泛发育,并成为泥炭沼泽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苔藓植物广布于全球各地,在潮湿地区最繁盛,如在热带雨林区它作为附生植物覆于其他植物的树干、枝条和叶上;在寒冷的森林土壤上形成丛密的垫状物或高山苔原带。藓类在沼泽形成中是占绝对优势的植物类群。苔藓植物化石一般呈叶状体形态的常名之为Thallites (似叶状体)。

2.原蕨植物门

原蕨植物门也常被称为裸蕨植物,裸蕨植物因其基轴裸露无叶而得名,又称无叶类,是目前已知最原始的陆生维管植物,归入本纲的都是化石植物。

裸蕨植物体都较矮小,一般高不到1m,茎结构简单,二歧式分枝,具假根,原生中柱,孢子囊大都顶生。

裸蕨是类植物是征服陆地的先驱者,它的出现是植物界进化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完成了从水生环境扩展至陆生环境的飞跃。

裸蕨自晚志留世出现,繁盛于早、中泥盆世,至晚泥盆世绝灭。原蕨植物门分为莱尼蕨纲和工蕨纲(图3 18)。瑞尼蕨结构简单,茎直,二歧式分枝,约5 mm 粗,18~50 cm高,地下茎上长有细毛状的假根,早泥盆世(图3-18 之2)。

图3-18 裸蕨植物

(据傅英祺等,1981)

1.角蕨(Horneophyton lifnieri),早泥盆世;2.瑞尼蕨(RhynriaMajor),早泥盆世

3.石松植物门

石松类具有乔木、灌木和草本的类型,茎作二歧式分枝,叶小,多为单脉,呈螺旋状或假轮状排列于茎或枝上。叶的基部膨大,叶脱落后可在茎和枝上留下痕迹叫叶座,叶座中上部有叶痕,为叶基直接着生处的痕迹,叶痕中央有维管束痕,为叶脉断离的痕迹,维管束两侧的通气道痕又称侧痕。

石松植物繁盛于晚古生代,最盛于石炭纪,古生代末开始衰退,中生代以来仅存少数属种。

4.楔叶植物门

草本或木本,茎为单轴式分枝,明显地分为节和节间,叶和分枝轮生于节上。叶不发达,为小型叶,有的叶基部相互联合成叶鞘。节间表面具有纵向分布的肋和沟,分别称为纵肋和纵沟。孢子囊生于特殊的孢子囊柄上,组成孢子叶穗(图3-19)。

楔叶植物门出现于早泥盆世,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最为繁盛,自中生代起迅速衰退,至新生代则处于更加衰微的地位,到现今仅有草本的一属——木贼生存于陆地上。

楔叶植物中的芦木类有发达的周皮,与鳞木类共同生活于潮热环境的沼泽中,成为沼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楔叶目的茎细长,节部有不定根,可生活在密林下面的沼泽或潮湿地带,有的还可攀缘在其他植物上。现代草本植物木贼可生活在各种气候带,沼泽陆地皆有尤其在热带地区更多。

图3-19 楔叶植物门化石代表

5.真蕨植物门

真蕨植物门是最大的一个门类,大多为多年生草本,但一些热带的树蕨可高达十几米。茎不发育,除树蕨外都为根状茎,叶大,经分裂而成大型羽状复叶(有单羽状、双羽状、三羽状三种),少数为掌状复叶或单叶,总称蕨叶(图3-20)。叶脉为羽状或扇状,少数为网状。羽状复叶上的最小叶片通常排列成羽毛状,这种小叶片称为小羽片,其形态多变。生殖叶与营养叶常同型。孢子囊不成穗,多生于叶的背面,散生或成群。孢子同型,很少异型。

图3-20 三次羽状复叶示意图

(据何心一等,1993)

真蕨植物常见的化石为叶化石,其蕨叶与裸子植物中种子蕨植物的蕨叶形态极为相似,在未发现生殖器官几乎无法区别时,常根据叶的形态特征建立形态属。

真蕨植物门最早出现于泥盆纪,石炭-二叠纪相当繁盛;主要为厚囊蕨,与石松、楔叶及种子蕨一起组成晚古生代植物群;中生代也很繁盛,但以薄囊蕨占优势,现在仍有大量种属。现代真蕨植物广泛分布世界各地。

6.前裸子植物门

本门为绝灭植物类群,是兼具蕨类和裸子植物过渡特征的类型,目前只发现于中、下泥盆统。其基本特征为:①乔木,具复杂的枝系,末级枝有的呈三度空间、二歧分叉如戟状的小枝,有的扁化如叶状,有的则已形成真正的叶,并具扇状脉序;②具次生木质部,管胞壁上有成组的圆形具缘纹孔,为裸子植物的典型特征;③生殖器官仍为孢子囊,同孢,或已分化为大、小孢子囊。本门包括三个目:无脉树目(Aneurophytales),代表属为无脉树(Aneurophyton),D2-D3;古羊齿目(Archaeopteridales),代表属古羊齿(Archae⁃opteris),D3;瓢叶目(Noeggerathiales),代表属瓢叶(Noeggerathia),C2-P1

(二)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是以种子进行繁殖的高等植物,是种子植物中较简单的类型。它们无真正的花,其胚珠外面无子房保护,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成熟时种子裸露而无果实包裹,故称为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有别于被子植物,又较以孢子繁殖的真蕨植物进化;大多由单性的雌性球花(大孢子叶球)和雄性球花(小孢子叶球)组成,少数为两性花,世代交替不显。裸子植物茎内维管束(输导组织)由次生韧皮部构成,增强了植物体的输导和支撑能力,故大多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多为高大乔木,具有明显的根、茎、叶。裸子植物出现于晚泥盆世,石炭纪开始繁盛,中生代极盛,在当时植物界中占优势地位,中生代末退居次要地位。

1.种子蕨植物门

种子蕨植物兼有真蕨植物门和较典型的裸子植物的特征,在营养器官上与真蕨植物十分相似,多为大型羽状复叶,但羽轴上直接着生小羽片(称间小羽片),以种子进行繁殖,种子单个着生于小羽片的中脉或羽轴上,较真蕨植物进化,属于一类古老且已灭绝的裸子植物。此类植物为小乔木或灌木,维管束以管状中柱至网状中柱。与真蕨植物门不同之处在于:种子蕨植物具形成层,有较薄而稀疏的次生组织,髓部发育,次生木质部的管胞具缘纹孔。

本门出现于晚泥盆世,在石炭纪、二叠纪最繁盛,三叠纪明显衰退,在早白垩世末期绝灭。

2.苏铁植物门

苏铁植物大多为粗短的木本植物。茎通常不分叉,茎表面具叶脱落后残留的叶基痕或光滑。叶常分裂为单羽状复叶,聚生于茎顶,组成树冠。叶轴两边的裂片都具平行的叶脉,个别为扇形脉、网状脉。

苏铁植物起源于早石炭世的种子蕨植物,在中生代很繁盛,现代仅存苏铁(铁树)(图3-13中的1)等9属,分布于亚洲、美洲、大洋洲及南非的热带及亚热带区。此门的化石代表见图3-21。

图3-21 苏铁植物门代表属例

1.铁树(现代苏铁);2.蕉羽叶(Nilssonia),英国;3.侧羽叶(Pterophyllum),前苏联

3.银杏植物门

银杏植物是中生代中期最为繁盛的一种裸子植物,绝大多数已绝灭,仅存一属一种,即银杏(Ginkgo bilba)。银杏又名白果树,只生存于我国和日本,为一种典型的活化石(图3-22)。乔木,高可达40m,直径可达2m以上,单轴式分枝,有长、短枝之分。单叶,扇形,具长柄,叶缘浅裂或全缘;自叶基部伸出两条脉,再多次二歧分枝,形成扇状脉。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密集簇生。花单性,雌雄异株,都着生在短枝顶。雌花有一短柄,柄端具两个环形的大孢子叶,叶上各长有两个胚珠(但只有一个能成熟);雄花小,穗状。

图3-22 现代银杏

1.植物体外貌;2.扇状单叶;3.雄花(小孢子叶球);4.雌花(大孢子叶球),柄端两个胚珠;5.小孢子叶,柄端两个胚囊;6.种子

银杏植物化石始见于二叠纪,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达到极盛时期,广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植物地理区,自晚白垩世起逐渐衰落,古近纪、新近纪地理分布大大缩小。

4.松柏植物门

绝大多数为乔木,少数为灌木,单轴式分枝。单叶,叶小型,形状简单,鳞片形、锥形、针形、条形、披针形等,顶端尖或钝,具单脉或平行脉,一般称为针叶树。叶排列方式多样化,有覆瓦状、螺旋状,轮生,簇生或交错对生。晚石炭世出现,繁盛于侏罗纪和白垩纪,现代仍有相当数量。

(三)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类,与裸子植物不同处是种子为果实所包围,如桃、梨等。繁殖器官为明显的花,所以又称为有花植物,是植物界中结构最完善的种子植物。被子植物有乔木、灌木、藤本、草本、陆生、水生或寄生。输导系统发育。单叶或复叶,形态多种多样。羽状脉或平行脉,细脉都结成网状,大多数为重网。

最早的被子植物发现于早白垩世初期,至晚白垩世就迅速广泛分布,始新世、渐新世时遍布全球,繁盛于新生代,因此,新生代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

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纲和双子叶纲两类。

◎单子叶纲:胚有一个子叶,多为草本植物,叶脉为平行脉或弧形脉,少数羽状脉。

◎双子叶纲:胚有两个子叶,茎有形成层,为乔木、灌木或草木,叶脉多为复杂的网状脉。

三、植物界演化的阶段性

植物界的发展仍遵循生物界的发展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地史时期的植物界可划分为五个演化阶段。

(1)菌藻植物阶段:太古宙、元古宙至早泥盆世以前,植物界都生活在水中,无器官的分化,早期以丝状藻为主,晚期以叶状藻为主,可形成礁体。

(2)早期维管植物阶段:自志留纪末期至早中泥盆世,地壳上陆地面积增大,植物由水域扩展到陆地。最早的陆生植物以原蕨植物门为主,并有原始的石松植物门、楔叶植物门和前裸子植物门植物,全部仅适应于滨海暖湿低地生长。

(3)蕨类和古老裸子植物阶段:自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植物界以石松植物门、节蕨楔叶植物门、真蕨植物门、前裸子植物门和古老裸子植物的种子蕨门、松柏植物门中科达纲为主。松柏植物们自石炭纪中晚期始现,二叠纪起,中生代型的蕨类和苏铁、银杏类始现。此阶段早期(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基本形成古生代植物群面貌。晚期(晚石炭世中期至二叠纪)古生代植物群极度发育,是全球的重要聚煤期。

(4)裸子植物阶段:晚二叠世至早白垩世,植物界以裸子植物的苏铁植物门、银杏植物门、松柏植物门纲和中生代真蕨植物为主。早期(晚二叠世至早、中三叠世)气候干旱,中生代植物群开始发育;晚期(晚三叠世至白垩世)中生代植物群极盛,也是中生代重要聚煤阶段。此阶段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区现象。

(5)被子植物阶段:早白垩世至第四纪,被子植物逐步在植物界占绝对统治地位。古近纪、新近纪是全球重要聚煤期。自第四纪冰期后,植物界面貌与现代植物界相似。

四、植物化石观察鉴定方法

1.主要化石保存特点

(1)多数植物化石是以叶片形式保存,应注意叶的形态、结构、叶序、脉序等。

(2)部分植物化石是茎干化石,应观察茎干表面叶座及其结构;有时是茎干内部髓部核化石(茎中央髓部为泥沙充填形成的化石),应注意其上沟、肋特点。

2.弄清小羽片、间小羽片、实羽片、裸羽片、裂片、羽片等概念

◎实羽片:真蕨植物门中载有孢子囊的小羽片或羽片称生殖叶或实羽片。

◎裸羽片:不具孢子囊的小羽片、羽片称营养叶或裸羽片。

◎蕨叶:真蕨、种子蕨植物门等的叶很大,通常分化为叶柄和分裂的羽片,一般为一次或多次羽状,也有单叶或掌状分裂叶,它们总称为蕨叶。

◎羽片:含羽轴和小羽片的叶片,可分末次羽片、末二次羽片、末三次羽片等。

◎小羽片:叶片分裂的最小单位。

◎间小羽片:羽片相间,着生于末二次羽轴上的小羽片称间小羽片。

◎裂片:叶发生分裂的最小单位都可称裂片,或系一种广义的裂片,在真蕨、种子蕨植物门中则称作小羽片,在苏铁、银杏植物门中则称作裂片。

五、技能训练——常见植物化石鉴定

(一)鉴定要求

(1)熟习高等植物分类系统,掌握主要门(原蕨、石松、楔叶、真蕨、种子蕨、苏铁、银杏等)的特征及化石代表。

(2)进一步掌握真蕨植物门和种子蕨植物门的叶形态结构、小羽片类型、脉序等的观察、鉴别。

(二)化石鉴定

1.石松植物门

Lepidodendron Sternberg,1820 (鳞木)(图3-23):高大乔木,叶剑形,单脉,螺旋状排列于茎、枝上叶座呈纵菱形或纺锤形,少数横菱形;叶痕位于叶座中上部,盔形或斜方形等,叶痕中有束痕及两个侧痕,叶舌穴位叶痕之上,叶座上有中脊、横纹,叶座间或有纵纹相隔。石炭纪至二叠纪。

图3-23 Lepidodendron (鳞木)

(a)叶座的放大及各部分名称;(b)猫眼鳞木(Lepidodendron oculusfelis);(c)斯氏鳞木(L.szeianum)

2.楔叶植物门

Sphenophyllum Koening,1825 (楔叶)(图3-24):草本,枝节间上的纵肋直通过。叶轮生,每轮叶是3的倍数,通常为6枚,上下轮叶相对。叶一般成顶端宽而基部窄的楔形,侧缘一般全缘,顶端全缘,具齿、浅裂或深裂,扇形脉。晚泥盆世-二叠纪。

Annularia Sternberg,1823 (轮叶)(图3-25):枝对生,两侧对称。叶轮生,与末级枝几乎位于同一平面,每轮有叶6~40枚,长短相等或否,不连合或在基部微连合,略呈放射状排列。叶线形,倒披针形,单脉。晚石炭世-二叠纪。

图3-24 Sphenophyllum (楔叶)

a.二歧分叉扇状叶脉;b.枝叶

图3-25 Annularia (轮叶)

3.真蕨植物门

Dictyophyllum Lindley and Hutton,1834 (网叶蕨)(图3-26):蕨叶大,具长柄,柄顶端二歧分叉,每个分枝向内弯成瓣形,外侧辐射状着生羽片。羽片线形至披针形,羽片裂成三角形至镰刀形状小羽片,各具中脉,侧脉以直角伸出,结成多边形网格。晚二叠世-中侏罗世。

Clathropteris Brongniart,1828 (格子蕨)(图3-27):叶大,叶柄二歧分叉后,每个分枝又叉轴式分枝向外弯曲,内侧分出羽片,羽片浅裂成锯齿状,中脉粗直,侧脉羽状,第三次脉近直角伸出,互相连接成长方形网,网内有细网脉及盲脉。晚三叠世-中侏罗世。

图3-26 Dictyophyllum (网叶蕨)

图3-27 Clathropteris (格子蕨)

a.羽片及脉序;b.羽片放大

Cladophlebis Brongniart,1849 (枝脉蕨)(图3-28):多次羽状复叶。小羽片似镰刀形和三角形为主,一般较大,两侧多不对称,顶端常稍大,少数钝圆,以整个基部着生于末级羽轴上,全缘成具锯齿,中脉直达顶端或在小羽片中部以上才逐渐分散,侧脉分叉或不分叉。三叠纪-早白垩世繁盛。

4.种子蕨植物门

Pecopteris Brongniart,1822 (栉羊齿)(图3-29):多次羽状复叶,小羽片细小,以舌形、椭圆形为主,少数三角形或镰刀形,顶端钝圆,基部全部附于末级羽轴上,或略收缩,分离或连合,边缘近平行,一般全缘,偶呈波状或浅裂。叶脉羽状,中脉明显,侧脉自中脉生出,不分叉或二分叉几次。晚石炭世-二叠纪。

图3-28 Cladophlebis (枝脉蕨)

图3-29 Pecopteris (栉羊齿)

Neuropteris Brongniart,1822 (脉羊齿)(图3-30):三次羽状复叶,小羽片舌形、长椭圆形、宽线形或略呈镰刀形,全缘或具裂,顶端尖或钝圆,基部心形,偶具短柄。叶脉羽状,中脉明显,延伸到小羽片全长的1/2 或1/3 处就分散,侧脉常以狭角伸出,分叉一至数次,无邻脉。羽轴上常有异形或同形的间小羽片。早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

图3-30 Neuropteris (脉羊齿)

5.苏铁植物门

Nilssonia Brongniart,1825 (尼尔桑)(图3-31):羽叶披针形或线形,全缘或裂成裂片,羽叶基部的叶膜很少分裂。叶膜或裂片着生于羽轴腹面,几乎全部覆盖羽轴。平行脉简单,分叉次数少。二叠纪至古近纪,主要繁盛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

图3-31 Nilssonia (尼尔桑)

图3-32 Baiera (拜拉)

6.银杏植物门

Baiera Braun,1843 (emend.Florin,1936)(拜拉)(图3-32):叶扇形至半扇形,叶柄明显。叶片深裂成狭形裂开组成两组。每个裂片内叶脉一般为2 ~4 条,平行叶脉。中三叠世-早白垩世。

7.松柏植物门

Cordaites Unger,1850 (科达)(图3-33):高大乔木,叶线形至带形,全缘无柄,叶脉以极小角度在基部分叉,支脉几近平行,多具脉间纹。石炭纪-二叠纪。

Podozamites Braum,1843 (苏铁杉)(图3-34):枝细,叶子两端均尖,似豆荚状,螺旋状排列于枝上,叶脉在基部分叉,向上与叶缘平行,近叶尖端时有骤交之趋势。晚三叠世-早白垩世。

图3-33 Cordaites (科达)

图3-34 Podozamites (苏铁杉)

图3-35 Salix (柳)

8.被子植物门

Salix Linn,1753 (柳)(图3-35):落叶乔木。单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或全缘。中脉明显而粗强;羽状侧脉甚纤细,至叶边缘向前弯曲,彼此联结;细脉重网状。晚白垩世至现代,温带植物区常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