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古印度最初的文字是如何创造的?

如题所述

中华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是四大古文明,它们都在四千年以前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其中,古巴比伦文明的文字以苏美尔人文字为代表。苏美尔人用小棍在湿泥板上按压出楔形文字,晾干后保存。古埃及人则是用小棍儿之类的东西在沙盘上画出象形文字,然后再誊写在羊皮或布上,因为沙盘上的文字是无法保存的,之所以如此,可能的原因是那时还没发明笔,只能用细木棍之类蘸着墨水一点一点地描,无法写快,存世羊皮卷《圣经》可能就是古以色列人从古埃及人那里学来的方法。古埃及人后来发明莎草纸和鹅管笔,最终完成西方古代社会完善的书写体系。而最早的古印度文字是印章文字,至今尚没有发现古印度人是否把印章文字书写成文的证据,可能印章文字并没有记事记言的功能,后来印度人才在宽大的树叶上写字成文,例如佛经中的贝叶经。

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期已出现了文字系统,但它没能流传下来,而是随着文明的消亡而消失了。关于文字起源,印度神话中有这样的故事:创造神梵天在创造了世界万物之后,觉得人们除了运用声音互相交流之外,为了避免遗忘,还应该有一种符号把已发生过的事记下来,于是他根据万物的形状创造了文字。这个故事虽不可信,但如果仔细看看印度文字,还真有那么几分相似!

20世纪20年代,人们在古印度人生活的地方,发现了许多保存在石器、陶器、象牙等物件上的奇怪符号,经过研究判断,这些符号是一些发音符号,同时还有一些表意符号,可以看作是古印度的文字,它们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但是,在印度古城哈拉巴、摩亨佐?达罗和罗塔尔出土的“天书”更让考古学家惊喜不已,这些“天书”是出土印章上的文字。印度发现的印章已达2500多枚,一般为2.5厘米长的正方形,制作材料有石制,陶土制作和象牙制作等等。印章上的文字笔画主要有直线和曲线两种符号,方向为从右向左书写。

在摩亨佐达罗发掘的一些石制印章上,发现了动物图案和一些模糊的奇怪的图案,有人推测这就是印度文字的雏形,但是专家们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比起出土的坟墓、废墟、残垣断壁,印章上的勾勾划划,无一不是向人们昭示着准确的信息!

印章上的图形主要是牛的形象和其他形状的图形。因为牛在古印度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或许是出于对牛的崇拜的原因,才能在这么多印章上看到牛的影子。当然,在印度河流域的人们还崇拜天神,故而印章上还可以看到大象、羊还有山川等自然景物。地位尊贵的、显赫的人也把自己独特的标志刻印在印章上,这样随时都可以用印章。

古印度印章的刻画图形和文字符号,蕴藏着深邃的古印度文明,向世人传达着古老深沉的故事。专家们为了走进古印度的天堂,而努力地进行探索!赫罗兹尼认为印章上的文字属于印欧语系,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也许是印度土著的达罗毗荼语。通过研究,英国考古学家马歇尔于1924年9月得出结论,他认为印度古文明是土生土长的。1976年,美国学者费尔塞维斯综合各家的研究成果,认为印章文字体系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属于古达罗毗荼语。但是,信服的论断依然缺乏,印章文字到底属于什么语系?它对印度河流域以外的文明有哪些影响?这些问题成为古印度文明之谜的重要一环。

印章是古印度文明的结晶,只有不断发现并破解印章上的玄秘或许才有望拨开迷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4
  孙策这个人,有位陈迩冬先生对他有过这么一个评价,说他是一个孝子,是一个佳偶,是一个长兄,就是说他是个好儿子,是个好老公,是个好哥哥,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孙策是喜欢为了面子杀人的,当时也是为了面子的原因他要杀一个叫魏腾的,这个时候他妈妈知道了,他妈妈就走到一口井的旁边说:儿子,你这样乱杀人,总有一天我们家要灭门的,与其老妈眼睁睁地看着你这么乱杀人,不如我现在就跳进去,你只要杀魏腾我就跳进去。孙策说:妈啊,你不要跳,我把魏腾放了好不好。所以这个可以算做是个孝子。 孙策和周瑜二十四岁的时候,娶了当时的美女大乔、小乔为妻,而且孙策跟周瑜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大乔姑娘和小乔姑娘虽然身逢乱世,颠沛流离,但是有我们两个人来做老公那还是蛮幸福的嘛!所以陈先生说这个要算佳偶。 孙策的父亲孙坚去世的时候,他自己十八岁,他的弟弟孙权十一岁,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孙策把他的老母幼、弟托付给朋友,带上二弟十一岁的孙权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叫做擦干了血迹,掩埋了尸体,又上战场。而且一直把孙权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使孙权在政治上、军事上成长得非常快,又给孙权留下了一片好基业,这个应该算是个好哥哥。 但是陈先生说,他那么年轻,孙策二十六岁去世,让他的老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个不能算是好儿子,让乔大姑娘年纪轻轻就守寡,这个不能算做是好老公,算来算去只好算他个好哥哥。 其实我说呢,他还应算是个好领导,他应该说是江东集团的好领导。因为江东集团的基业是他奠定的,江东六郡是他平定的,所以陈寿在为他作传的时候说了这样的话:“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是他打下的江山,他在七、八年之间做了别人一辈子才能完成的事情,确确实实是一个英雄。他作为江东集团的好领导的第二点,是他寻找了一个好的接班人。当时孙策知道自己也命在旦夕,他要给自己找个接班人把他这个基业传下去,当时张昭这些人都认为他会选老三,老三叫孙翊,为什么呢?老三像他,老三简直就是一个小孙策,史书上的说法是“骁悍果烈,有兄策风”,就是有孙策的遗风。而按照中国传统的政治规矩是接班人总是希望像自己,我们去看皇帝的这些遗诏,它往往都说皇什么什么子某某,深肖朕躬,这个肖什么意思?就是像的意思,不是孝顺的孝,就是他很像我,很像朕,所以传给他。那么按照这个惯例,大家想肯定也挑一个像他的,但是没想到孙策挑选的是孙权,而孙权和他哥哥孙策是很不像的。 但是事实证明孙策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我们来看两个事实。第一个,在魏、蜀、吴三国三巨头当中,孙权的寿命是最长的,孙权71岁,曹操66岁,刘备58岁。第二点,在魏、蜀、吴这三个政权当中,吴的寿命又是最长的,多少年呢?五十一年;魏国存在多少年呢?四十六年;蜀国存在多少年呢?四十二年。也就是在魏、蜀、吴这三家当中,东吴政权是最稳固的,原因之一就是孙策选择了一个好的接班人。 据说当天晚上孙策找来了张昭等人,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这里说的中国就是指的中原,说中原地方正是一片大乱,我们这个地方是可以相对安定一点来天下的成败的,请大家好好地辅佐我的弟弟。然后把孙权叫来,把自己的印绶交给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就是率领一支部队去打天下,弟弟你不如哥哥我;团结自己的部下,巩固已有的胜利成果,哥哥我不如弟弟你。那么这段话的意思就很清楚,孙策不但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接班人,而且留下了一个治理江东地区的既定方针,那就是保江东、观成败。也就是说孙策非常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是打江山,而以他江东集团的力量,能打下的江山也就是这么大了,下一步要调整政策,变进攻为保守,所以必须找一个老臣谋国,不急不躁,举贤任能,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够各尽其心、各尽其力的这样一个人,事实又证明孙策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第2个回答  2019-10-14
郭嘉评价孙策这个人“轻而无备”,必死于意外

* 孙策人称小霸王,作战非常骁勇,但是他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性急少谋。易中天先生认为,历史上的孙策是一位不怕功高盖主而且非常自信的英雄,像周瑜、张昭等江东重臣都是他聚拢来的,这为江东基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人脉基础。除此以外,孙策还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缺点呢?

孙策的优点除了自信以外,还有讲政治,有两件事情可以说明孙策讲政治。第一个就是袁术称帝的时候,孙策和袁术翻脸。我们知道孙坚原来是袁术的部下,所以孙策继承了父亲以后,他也归了袁术,应该说袁术对他还算可以,也仅仅是可以而已,也不是多好,总归算是袁术的旧部。但是袁术公然称帝,孙策马上就跟他袁伯伯断绝关系。当然这里面也有个人恩怨,因为袁术这个人说话不算话,多次对孙策封官许愿,到了事后他又不兑现,孙策有怨气。另外孙策反对袁术称帝也未必是他多么忠于大汉王朝,这个我们也要说清楚。但是孙策能够不稀里糊涂地跟着袁术跑,这个说明他有政治头脑,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以后,孙策也打了同样的主意,就是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作战的时候,孙策曾经准备袭击许都,迎奉天子。

不过孙策虽然是一个英雄,也有毛病,什么毛病呢?两个毛病,一个是喜欢杀人,二是死要面子。这两条倒是挺像项羽的。据说当时江东有一个隐士叫高岱,这个人是一个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人,而孙策想他讨论一下《左传》,就把他请出来了。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就冒出一个小人来,这个小人就去跟孙策说:高岱这个人很傲慢,他认为将军您就是一个武夫,不是文化人,没学问,根本就不屑于和您讨论什么学术问题,你看吧,他来了以后您问他什么他肯定说不知道。然后这个家伙又跑去跟高岱说:你要注意了,孙策这个人死要面子,他最讨厌人家跟他讨论问题的时候压倒他,比他说得好,所以你见到他你就说不知道。够坏的,孙策把高岱请来以后,来讨论学术问题,果然高岱就说不知道,再问,不知道,又再问个问题,我不知道,孙策勃然大怒,你果然瞧不起我,不屑于和我讨论问题,关起来!这一关起来不得了啊,几乎所有的那些文化人、那些名人、那些士大夫都出来求情,孙策走到楼上往下一看,黑压压的一片,把巷子里面堵满了,都是人,孙策想,这个高岱“粉丝”这么多啊,这还得了,杀,就把高岱杀了,为了他的一个面子,杀了一个不该杀的人。

实际上孙策最后死就死在这个地方,我前面不是讲了吴郡太守许贡上书朝廷,说他是小项羽嘛,许贡同时后面还有话,说像这样的人必须控制,因此建议朝廷把孙策召到京城去监控起来,不要让他在外面为非作歹。孙策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把许贡杀了,这个许贡被杀以后,他的门客就要为他们的主人报仇,有一次孙策出去打猎的时候,这些刺客就刺杀了孙策。那么这个事情据一些其他的史料记载,说当时也就是把孙策的脸划破了,并没有伤到要害,然后医生来看过以后就跟孙策说,我给你帖点膏药,静养百日,即可痊愈,无生命之虞。但是我们前面讲过孙策是孙帅哥呀,美姿颜,爱漂亮啊,他要去照镜子,一照镜子,脸上贴的,想想我们古代的那些膏药贴上去是不会好看的,他说我怎么变成这副样子了,结果说了这么一句话:“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就是我的脸都变成这个样子了,我还能建功立业?大吼一声,创口破裂,流血不止,当夜死亡。这叫什么?死要面子。哎呀,所以有时候帅哥也是麻烦啊。
第3个回答  2019-10-14
做事,急如闪电,势若奔雷。好像飞虎下天山。(受演义影响吧!)孙郎:急如闪电.势若奔雷;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二人你们更喜欢谁呢?说远一点:孙郎周郎是一对的,曹操郭嘉是一对,你们更喜欢谁?本人认为前者比后者强大得太多。
第4个回答  2019-12-14
因为并没有传承下来的历史资料,所以印度人文字怎么来的考证不出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