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液盐是什么

如题所述

补液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属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无水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可以补充钠、钾及体液,调节水及电解质的平衡。口服补液盐能用于治疗因腹泻、呕吐、经皮肤和呼吸道的液体丢失,而引起的轻、中度失水。

产品说明
口服补液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属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无水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可以补充钠、钾及体液,调节水及电解质的平衡。口服补液盐能用于治疗因腹泻、呕吐、经皮肤和呼吸道的液体丢失,而引起的轻、中度失水。此外,成人的急性腹泻,以及小儿腹泻补液治疗,也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

用法用量
口服补液盐在使用时,一般先用1000毫升的温开水稀释一份补液盐(含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和葡萄糖20克)。服用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据体重及脱水程度正确估计需用液量。一般轻度脱水,应按每公斤体重补充50毫升口服补液盐,中度脱水为每公斤体重80毫升。儿童用量应咨询医生。稀释时要严格按配方要求,不可过浓或过稀,一般临床上建议一次性稀释到一定浓度,服用时要少量、多次、慢服。

功能主治
对于脑、肾、心功能不全、高钾血症患者,应慎用口服补液盐。新生儿因肾功能发育不太成熟,也应慎服。服用过程中出现呕吐、腹泻不止、脱水加重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用并请医生诊治。小儿喂服时不宜加热,以防变质。

服用补液盐四个误区
  腹泻是婴幼儿高发的急性胃肠道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英文缩写为ORS),是最经济、方便又科学的口服补液办法。很多家长反映在给宝宝服用口服补液盐时心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小编将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家长朋友。

  来源:腹泻治疗直通车

  1、为什么宝宝刚发生腹泻时就要喝口服补液盐?

  国内外指南均指出:腹泻治疗首要原则是预防脱水和治疗脱水,要求一开始就使用口服补液盐III。

  因为腹泻的主要危害是脱水,脱水是腹泻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腹泻时人体内的水和电解质会随大便和呕吐物一起排出体外,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特别是儿童对水需求量大,细胞外液水平不够稳定,特别容易出现脱水,一旦出现脱水,就会造成水和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其实很多儿童疾病的严重或者恶化并不是因为病情本身,而是因为脱水以后造成的,有的会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所以预防脱水和治疗脱水是腹泻治疗的重中之重。

  口服补液盐III(博叶)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低渗口服补液盐,不仅能预防和治疗轻中度脱水,还能减少粪便量20%,减少呕吐率30%,减少静脉补液率33%,WHO要求90%以上的腹泻儿童用上口服补液盐III。

  因此,家长应该从宝宝腹泻一开始就给予口服补液盐III来预防脱水,不要等到拉脱水了再给予,这样可以避免增加患儿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

  2、口服补液盐III的具体使用剂量是怎样的?

  腹泻患者需根据脱水程度及年龄体重来确定服用剂量:

  情况一:无脱水症状

  一般原则是: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在每次稀便后服用一定剂量的口服补液盐III,直到腹泻停止。具体如下:

  例:1岁左右的腹泻患儿,一天腹泻5次,且没有出现明显脱水症状,则应于每次腹泻后喂100 ml,一天共喂100 ml/次 x 5次=500 ml(即2袋)。

  情况二:轻中度脱水

  轻中度脱水表现:口唇干、烦渴、排尿减少、精神萎靡、哭时少泪或无泪、眼眶凹陷等。

  剂量(ml)=(50~75)ml × 体重(kg),儿童4小时内服完。

  如果4小时后脱水得到纠正,再按情况一预防脱水的量服用,直至腹泻停止。

  例:18个月的腹泻患儿,体重10 kg,有轻度脱水,则使用剂量=50 ml/kg × 10kg=500ml(即2袋),即4小时内喂完500 ml,如果此时脱水已得到纠正,再按情况一无脱水症状的剂量来补充,即每次稀便后服用100ml,直到腹泻停止。

  情况三:重度脱水

  重度脱水表现:淡漠、昏迷、不喝水、眼窝深陷等。

  重度脱水的患者需立即送往医院急诊治疗,首先采取静脉补液,采取静脉补液同时,只要患者能口服,即给予口服补液盐III;待重度脱水纠正后,可完全改用口服补液盐III,直到腹泻停止。

  3、感觉宝宝喝不完要求的剂量,怎么办?

  很多家长反映宝宝一次喝不完那么多,能不能少喝点?

  不建议,一定要足剂量地给患儿喂服,因为如果不及时不足剂量地补充口服补液盐III,那么患儿因腹泻和呕吐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就得不到及时充分的补充,会导致脱水的发生。

  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足剂量地给患儿喂服口服补液盐III。

  在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III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最好每 2 - 3 分钟喂 1 次,每次 10 - 20 毫升。这样每小时就能给孩子补充 150 - 300 毫升的液体,对于较小的婴幼儿,可以用勺子、滴管或小杯子频频地喂,直到喂够所需剂量。如果孩子出现呕吐,停10分钟后再慢慢喂。

  4、有些书上建议将口服补液盐稀释后再喂宝宝喝,到底需不需要稀释呢?

  如果喂服的是口服补液盐III,则不需要稀释,按说明书一袋冲250ml温开水,然后按剂量服用。

  有些书上说将口服补液盐进行稀释后服用,是指的在无法获得口服补液盐III的情况下使用传统的口服补液盐I、II时建议稀释,因为传统的口服补液盐I、II钠含量稍高,将其应用于营养状况良好的小儿可能出现高钠血症,所以建议稀释后服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较难稀释到最佳浓度和最佳渗透压,另一方面稀释后也会降低溶液中其它电解质如钾的浓度。

  因此,宝宝腹泻时家长应尽量选择低渗型的口服补液盐III足剂量服用。

  口服补液盐III与传统口服补液盐I、II相比减少了钠和葡萄糖的含量,渗透压为245mOsm/L的最佳渗透压,避免了传统口服补液盐的不足,且快速补液的同时还能减少腹泻粪便量和呕吐次数,缩短腹泻病程。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在2006年的“腹泻治疗指南(第二版)”中推荐:全面改用低渗的口服补液盐III作为腹泻病首选药,替代口服补液盐I/II。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补液盐对于正常人而言是不需要补充的,补液盐一般是病人出现了严重的腹泻,导致出现电解质和水分的缺乏,这个时候又没有很好的输液条件,但是病人没有严重的恶心、呕吐症状,可以通过服用补液盐来补充电解质和水分,所以正常时候无需给病人补充补液盐。当然如果病人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同时伴有水和电解质的紊乱的时候,因为没有办法补充补液盐,喝了就会恶心、呕吐,可能服用的时候吸收效果也会比较差。因此当病人没有严重的恶心、呕吐,但是同时又伴有因为腹泻所导致的水和电解质紊乱,补充补液盐效果还是很好的。口服补液盐是用来,预防和治疗因小儿腹泻病所引起的脱水征。口服补液盐含有氯化钾、氯化钠、碳酸氢钠、葡萄糖等成分和电解质,其成分和渗透压与腹泻所丢失的体液相接近。如果宝宝无呕吐,可以频繁大量口服补液盐,可以代替输液纠正脱水。因为因小儿腹泻病所引起脱水,可以导致严重后果,当大量口服补液盐应用后,脱水征会得到纠正,从而减少休克以及输液所带来的疼痛和恐惧感。

第2个回答  2020-11-23
补液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属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无水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可以补充钠、钾及体液,调节水及电解质的平衡。口服补液盐能用于治疗因腹泻、呕吐、经皮肤和呼吸道的液体丢失,而引起的轻、中度失水。

口服补液盐在使用时,一般先用1000毫升的温开水稀释一份补液盐(含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和葡萄糖20克)。服用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据体重及脱水程度正确估计需用液量。一般轻度脱水,应按每公斤体重补充50毫升口服补液盐,中度脱水为每公斤体重80毫升。儿童用量应咨询医生。稀释时要严格按配方要求,不可过浓或过稀,一般临床上建议一次性稀释到一定浓度,服用时要少量、多次、慢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