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一喷三防,最后打一次药可以吗?

如题所述

“一喷三防”是小麦在生长发育中后期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是指在小麦生长中后期,通过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杀菌剂、杀虫剂等混配液,通过一次施药达到防干热风、防病虫、防早衰的目的,实现增粒、增重的效果,确保小麦丰产增收。

一喷三防”喷施是指小麦抽穗扬花至灌浆期,这一时期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

1、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的主要农药有三唑酮和烯唑醇等,每 667 平方米可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80 克或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60 克,对水均匀喷雾防治。

2、防治赤霉病的药剂主要有多·酮(多菌灵和三唑酮复配剂)和甲基硫菌灵,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10%扬花)第一次喷药,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需在第一次喷药5~7 天后进行第二次用药,每667平方米用60%多·酮可湿性粉剂70 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20 克对水均匀喷雾防治。

3、防治纹枯病的主要农药有井冈霉素和三唑酮等,当田间病株率达 10%时,每 667 平方米可选用 5%的井岗霉素水剂 250 毫升或 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60 克对水 50 公斤,对植株中下部均匀喷雾,重病田需间隔 7~10 天再用药防治一次。另外,多菌灵和三唑酮混用可以防治包括赤霉、白粉、锈病和纹枯病等多种病害。

综合:在小麦抽穗70%~80%时进行穗部喷药效果最好,用48%毒死蜱、40%辛硫磷或40%氧化乐果。小麦抽穗期一般与小麦吸浆虫成虫出土期吻合,整个抽穗期都是小麦吸浆虫侵染的敏感期,是吸浆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需要进行穗期喷药防治。

小结:小麦一喷三防”已经被列为小麦生长后期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纳入国家全覆盖的农业技术补贴项目,适用于全国各类麦区,详情咨询当地农业部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5

2020--2021冬小麦“一喷三防”具体配方

第2个回答  2021-01-27
小麦开春后的一喷三防或者多防是非常关键的,关系到一年的收成。
主要是打一些杀虫剂和杀菌剂,还有成长调节剂,以及叶面肥。
能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粒增重,是确保小麦增产的关键措施。
小麦虫害主要是蚜虫、金纹细蛾、潜叶蛾和红蜘蛛,杀虫可用吡虫啉复配氯氟氰菊酯或苦参碱;杀螨药可用阿维菌素复配哒螨灵或三唑赐、加叶面肥磷酸二氢钾。
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可用三唑酮或已唑醇等,要以预防为主。
打药的时候还可以配上芸苔素加戊唑醇。
不仅杀虫,还能减小戊唑醇的抑制生长作用。
市面上有很多农资平台实力都比较不错,产品种类也都能满足种地的基本需要。
比如芸苔素 磷酸二氢钾 氨基酸水溶肥,都比较有保障。
种地保 这类农资的模式,大多是省去了多个中间商环节。
网购农资也成为很多新农民的工作趋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