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下场说明了什么

袁世凯的下场说明了什么

袁世凯的下场说明——谁想世人都给他下跪,那他必将灭亡。

清朝灭亡之后,中国人追求人性解放的思潮是大势,顺之则生,逆之必亡。袁世凯逆潮流而动,下场是注定的。

客观评价

袁世凯的英文秘书、著名外交家顾维钧

“袁世凯是军人出身,曾任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务衙门总办,僚属中也有像唐绍仪先生那样受过新式教育的秘书和顾问,但他完全属于旧派。和顽固的保守派相比,他似乎相当维新,甚至有些自由主义的思想,但对事物的看法则是旧派人物的那一套。他以创练新军和任直隶总督知名,是个实干家、卓越的行政官吏、领袖人物。但不知为何他却不喜欢旅行,从未到过长江以南。他为人精明,长于应付各种人物,但从未想过把才能应用在治理国家、使之走上民主化道路这一方面。”此外顾维钧通过自己在外交谈判中的亲身经历以及对袁世凯的观察,指出袁世凯“是一个爱国者,即他在处理对外关系中,特别是对日关系中,唯恐丧失中国的主权

加拿大华人历史学家陈志让

“袁世凯公开的目标就是要创建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如果这意味着无视共和国的民主原则的话,那么,他正是准备往此方向发展。袁世凯设想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由他统一的强国的愿望,是他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本质的反映”,“如果他在1911年结束其政治生涯,也许我们对他的评价还不至于那么苛刻。然而,就史实而言,他既不能作为一个政治家、也不能作为一个诚实正直的人而受到我们的尊敬。甚至袁世凯为其自身的利益所作的努力亦遭失败,这就是一个铁腕人物的结局。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

“虽然袁有个人野心,也热望贯彻他自己在中国政体应该如何组织这个问题上所持的观点,但他还不是极端利己主义者,不要求别人屈从和谄媚。他冷酷无情,为了政治目的杀人如草菅。而他个人的种种工作联系却是亲切、随和的。他重视下属在政治上对他的忠诚,但并不鼓励对他个人的广泛崇拜。作为总统,他的种种过分行为,与其说是由于自我夸大引起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严格的官僚政治的观点引起的。” 至于袁世凯为何迟迟不能认识到决定称帝是一件无益的事,这“既可以归咎于受到野心的蒙蔽,也可以归咎于顽固坚持对中国国情的独特分析,两者都一样恰当。”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

第一流的行政管理人才。大小政务一把抓。事必躬亲。其为人也,虽乏远大的政治理想,然亦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不治私产。虽妻妾众多,然并不沉湎于酒色。对诗词歌赋,他也颇能哼两句,但不搔首弄姿,以咏吟自傲;更无玩物丧志的恶习,收藏甚么骨董字画,品箫吹笛,风流自赏。平生所好,唯抓权秉政;纵横捭阖,他确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动物,对政敌的斗争,也你死我活,初不稍让。袁世凯晚年之做皇帝,和汪精卫晚年之做汉奸,异曲同工,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契机只在一念之间。悲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6
长子克定 次子克文(子:袁家骝1912~2003年 华裔美国物理学家。子媳吴健雄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 三子克良 四子克端 五子克权 六子克桓 七子克齐 八子克轸 九子克久 十子克坚 十一子克安 十二子克度 十三子克相 十四子克捷 十五子克和 十六子克藩 十七子克友 女 长女伯祯(成年后嫁与清两江总督张人骏的儿子) 次女仲祯(嫁给了两江总督端方的侄子) 三女叔祯 四女(早亡) 五女季祯 六女籙祯(嫁民国总理孙宝琦的儿子) 七女复祯 八女(早亡) 九女福祯 十女思祯 十一女奇祯 十二女瑞祯 十三女仪祯(续五姨太的女儿季祯嫁苏州陆状元家) 十四女怙祯(怙祯嫁给了民国总统曹锟的儿子,后离婚去了美国) 十五女(早亡) 一妻九妾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 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总和达79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