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读本中的应感指的什么

中国古代文论读本中的应感指的什么

"应感"出自西晋陆机《文赋》。
陆机《文赋》:“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说明了灵感对文学创作的作用。灵感之获得非人力能左右,而应顺应自然。文思之通塞取决于灵感的有无。
以下为具体阐释:

一、应感说的内容
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个真正地对创作中的灵感现象予以关注、并作了相当详细的描述的,是西晋文论家陆机。他在《文赋》中写到:“若夫应感之余,通塞之际,来不可遇,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也。”在这段文字中,陆机虽未使用灵感这个术语,但他意识到了“感会”的存在及其在艺术构思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灵感来临及去后的心理状态做了精彩的客观经验性描绘。陆机明确地指出,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非作者所能自觉把握的一种突然的“开塞”现象。它不同于艺术构思、艺术创作中的冥思苦想而是一种“来不可遇,去不可止”的精神状态。“陆机还明确地指出了灵感的另一本质特征是‘应感’。他把艺术构思中突然开塞同‘应感’联系在一起,用‘应感’来解释艺术构思阶段的突然开塞现象,较之西方的那种‘神赋天授’的理论解释,更具有科学性。”这里的“应感”就是一种心物交感,心物感应。陆机这里对灵感的阐述所指的心物感应活动,往往心有所感,但“口不能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艺术构思处于阻塞阶段,受某一外物的刺激开启,而使思路豁然开朗,从而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文赋》还十分强调“收视反听,耽思傍讯”这一构思运神规律。“收视反听”,注重其“神”,“耽思傍讯”谋求其“象”。此言构思之始,须聚精会神,静思慎虑,反复求索,依物寄情,达到突发性的灵感闪现。这与“精鹜八极,心游万切”的神明远驰,想象飞腾是相扣合的。可见,“耽思”是灵感萌动时的重要心理因素。“耽思”是写作者在构思时必须使精神处子“宁静专一”的状态。此时,由于神经过程负诱导规律的作用,使构思兴奋中心周围的神经活动受到抑制,迫使思路由宽变窄,这样通过负诱导规律,再使抑制状态的神经区域复苏兴奋,保证更多的相关记忆表象在无意中活动,为灵感提供原料。这就是《文赋》谈到的“罄澄心以凝思,吵众虑而为官”。写作者在构思之初,万象纷呈,思绪万千,必令神情如水之清澈,火之明朗,方可鉴照万物,调动起潜意识中的盲点错移,使自己与所描绘的客观物象相融会。
二、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对应感说的继承发展
陆机之后,灵感问题引起了广泛注意,许多作家、理论家都论及到了灵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灵感理论的总体框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齐梁之际的刘勰,他发展和完善了灵感理论。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细致具体地描写了作家在灵感状态下的创作活动:“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这段文字虽不是专门论述灵感问题,但也涉及到了灵感的内容。“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描述了思路通塞时不同的情状。“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说的是当灵感闪现时,作家的创作欲望极强烈,想象极为丰富,无数生动艺术形象纷至沓来,文思如泉涌。这些看法都从不同侧面论述了的特征及其运行的内在规律。
不难看出,由陆机而来的“应感”之说,是对灵感的本质特征的把握。由应感出发,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灵感术语,如“兴会”。“兴”的本义是“起也”(《尔雅》),“会”是“会聚”,“兴会”就是情感兴起会聚一处抒发的意思,含有心物契合,心物相感的意思。宋代的杨万里在《答建康府大宰库监门徐达龙》一文中认为,“兴会”是“我初无意于作是诗,而是物是事适然触乎我,我之意亦适然感乎是物是事,触光先焉,感随焉,而是诗出焉。”神韵说的倡导者王士祯,特别注意灵感的生发,及其重视兴会。他在《渔洋诗话》中说:“古人诗祗取兴会超妙,不似后人章句但作记里鼓也。”[2]在《池北偶谈》中又说到:“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缘木求之,失其旨矣。”兴会状态下涌现出来的艺术形象、意境等等都是独一无二,精彩绝伦的。在殚精竭虑的创作构思中,如果单纯模仿古人经典,是不成功的,失去了创作的本质。
三、应感说与“天人感应”说的关系
陆机的“应感”之说与汉代的天人感应说有很大的关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来源于先秦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先秦的“天人合一”观为董仲舒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不但继承了关于“上帝”、“天道”、“天命”等学说,且汲取了已有的阴阳五行说和诸子百家学说的有关内容,将其熔于一炉,建构了适应汉代政治需要的“天人感应”理论。董仲舒援引前人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普遍有效的公理,并将之发展,用以解释宇宙构成、自然现象,阐明人事活动。董仲舒所谓的天人感应是自然的内部感应,即天通过与人的互动,以祥瑞或灾异的形式体现赏善罚恶性能,但此类警告对人而言并不表现出“天”的恶意,反而恰恰表示了“天”对人的仁爱之心。从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出发,将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还原到社会与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之中,还原到西汉的时代背景之下去考察,可以发现,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在汉代封建社会,成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并为国家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提供思想指导。并且,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是在融合先秦诸子思想基础上形成的,推动了儒家学说的丰富和完善,为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陆机已经探到,只有“伫中区以玄览”,“瞻万物而思纷”,方能“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的创作规律。也就是说,写作者大脑中已经存储着纷纭万状的材料。这些材料又受大千世界穷极变化所制约,因而可随时的、以意想不到的态势呈现出来,即所谓灵感的诱发。五彩缤纷的生活画面,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都是诱发灵感的“媒介”。“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人的创作情感、感受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