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临终前究竟做了什么准备来应对自己的死亡?

如题所述

这个事情还要从1908年11月14日说起,在这一天,光绪帝突然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病死,享年38岁。此后仅仅过去不到24小时,慈禧太后也在寝宫中死去,享年73岁。

大清国两个最高统治者,年龄相差近36岁,结果去世时间相差却不到24小时,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换句话说,慈禧太后以73岁的年龄病逝,这实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光绪正值壮年,生前又没有任何疾病,却为何恰好在慈禧病逝前一天去世呢?

因为类似的原因,后世人免不了各种猜测,说是慈禧在去世之前,她为了给3岁的溥仪铺位,也为了防止光绪帝趁她死后夺权报复,所以特意命人毒杀了光绪帝。不过,很多人觉得慈禧虽然狠毒,但总不至于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出来。

因此,很多人认为,光绪帝之死,主要是因为他在政治上接连受到打击,以至于患上了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尤其是他在世的最后几年中,经常会出现心悸、厌食、失眠等症状,最后也因长期患病而引发心肺衰竭,并伴随急性感染,导致突然暴毙。

然而,等到一百年后,事实却狠狠的打了这些人的脸,同时也向世人揭示了慈禧有多狠毒。

原来,在2008年,也就是光绪去世的第一百周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联合组成了“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

当时,为消除外界对研究的质疑,研究者们特意进行了缜密周致的计划,并严格按照法医鉴定的程序来进行,用刑侦的办法来验证。他们先仔细对照了记载着光绪皇帝入殓时穿戴的《万年吉祥账》,确保检测的葬衣残片确为光绪入葬时所穿。

接着,他们把光绪的头发取出并洗干净、自然晾干,截成一厘米一段的发段,再运用中子活化等最先进的实验方法进行检验。据记载,最开始检验时,前面的几段都没有化验出又什么异常,但等到第九段时,砷的含量有了明显的升高。到了第十段,砷含量则已经达到惊人的地步。

随后,研究者们又对崇陵地宫内外的环境样品等进行了细致的检验,发现这些样品中的砷含量远低于光绪头发中的含量。同时,他们还对光绪旁边的隆裕皇后进行检测,发现她头发中的砷含量,要比光绪帝的低261倍。

最后,在经过反复研究后,当时的研究人员联合署名的《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出炉,报告中写明:光绪皇帝是因三氧化二砷过量致死。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中毒。自此,这桩关于光绪死因的百年疑案终于真相大白。

那么,既然证实了光绪是被毒杀的,凶手到底是谁呢?毫无疑问最大的嫌疑人,当属太后慈禧。

一方面,当时除慈禧之外,其他人绝不敢去毒杀光绪帝,因为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在没有得到慈禧的首肯时,没有人会去冒这个险,也犯不着冒这个险.

另一方面,根据《崇陵传信录》《清稗类钞》《诊治光绪帝秘记》等多本史料中的记载来看,慈禧在病重之后,曾经犹豫过如何处置光绪。

当时光绪在日记中写下了“我心觉得老佛爷一定会死在我之前,到时我重新掌权后一定要报仇”这样的话。而且,据说这话还传到了慈禧的耳中,因此慈禧最终决定让光绪死在自己前面。

另外,清室后裔、书法家启功指出,他的曾祖父,也就是当时的礼部尚书的溥良,曾亲眼看到太监从病重的慈禧宫中传出一个盖碗,并称这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

这里的“塌喇”,就是酸奶的意思。而光绪在吃掉酸奶后,便开始大喊肚子疼,不久便去世。在这种背景下,慈禧毒杀光绪一事,终于真相大白,世人也再次见识到慈禧的狠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慈禧临终前做了很大的计划。她几乎把大清国的财富都搬进了她的坟墓。其中包括很多的金银财宝。
第2个回答  2020-12-05
慈禧在临死前特地派人毒杀了光绪,还在口中含了一粒夜明珠来防止尸体腐坏。
第3个回答  2020-12-02
给自己做了一副珍贵的棺材。慈禧在临终前给自己做了一副珍贵的棺材,让自己风光体面的死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