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的赏析是什么?

如题所述

赏析: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诗的前两句是说,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期间,宛如团团锦绣。“锈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秀岭、西秀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义双关。接着,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的打开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的后两句是说,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第三句写了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驰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直至最后,才含蓄委婉地揭示了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两字,透出事情原委。

杜牧这首诗不明说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的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封建皇帝为讨宠妃欢心不惜劳民伤财,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穷奢极欲、权力不受制约的最高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其一》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这组诗作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其中的名作。

诗词典故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里的妃子就是杨贵妃,杨贵妃很爱吃岭南的荔枝,曾有“日啖荔枝三百颗”美名。

对于杨贵妃宠爱有加的唐玄宗,作为一国之君,对杨贵妃的要求总是尽量满足,杨贵妃想吃新鲜的荔枝,但神都长安离岭南千里,最快的快马驿官也要三天才能达到,因此杨贵妃所吃到的荔枝都是不那么新鲜的。

由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自然会尽力满足她的偏好。吃荔枝,而且要吃新鲜荔枝。刚采摘的荔枝为了保持新鲜,只有靠驿卒快马传递。整条官道上,气氛肃杀的怕人。每隔五里,十里都有驿站和望台,驿卒和公人们紧张的等待着,有人伸头探看着远方,有人给马匹反复检查着鞍具。

突然,道路尽头传来越来越响亮的马蹄声,驿马来了!驿站里每个人的毛发都几乎直立起来,他们攥紧了拳头吞着口水,像迎接皇亲国戚一般紧张。驿马紧急停驻扬起的飞尘还没有落下,公人们快速的行动了。

早已准备停当的马匹被牵出来,吃饱喝足的一位公人扎紧腰带,他接过了包裹严实的竹筒,在旁的驿卒麻利帮他系在后背。带子还没有完全绑紧,驿长已经在心急火燎的呵斥催促。公人赶忙抓紧缰绳急跨上马,扬鞭飞驰而去。

骏马继续奔驰在蜿蜒的山路上,那管他路旁坑谷里摔死的人马交错重叠。连山里一字不识的百姓都知道,那就是妃子想吃的荔枝啊!经过千难万险到达长安时,荔枝依旧清枝绿叶,果实仿佛刚从树上采摘一般。

当驿官背负着荔枝到来的时候,长安的城门依次打开,所有的守卫都得为贵妃吃荔枝这件事服务。

由此可见,晚唐统治者如此荒淫无道,爱美人不爱江山,更谈不上爱社谡百姓了,昏聩到这种地步,所以天下豪杰揭竿并起了,安史之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历史上有很多学者把安史之乱归结为唐玄宗荒淫无道造成的,更有甚者直指安史之乱祸水是杨贵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