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是什么?有何作用?

如题所述

无害,最小宽度用于修改手机的DP值。DP值越大,屏幕显示的内容越多,字体越小。

dp就是为了使得开发者设置的长度能够根据不同屏幕(分辨率/尺寸也就是dpi)获得不同的像素(px)数量。

比如:将一个控件设置长度为1dp,那么在160dpi上该控件长度为1px,在240dpi的屏幕上该控件的长度为1*240/160=1.5个像素点。也就是dp会随着不同屏幕而改变控件长度的像素数量。

在同一手机上,392dp显示的内容会比320dp显示的内容多,但392dp显示的字体也会比320dp小。如下图:

扩展资料

关于dp的官方叙述为当屏幕每英寸有160个像素时(也就是160dpi),dp与px等价的。如果每英寸240个像素,1dp—>1*240/160=1.5px,即1dp与1.5px等价了。

不同的手机/平板可能具有不同的像素密度,例如同为4寸手机,有480x320分辨率的也有800x480分辨率的,前者的像素密度就比较低。

Android系统定义了四种像素密度:低(120dpi)、中(160dpi)、高(240dpi)和超高(320dpi),它们对应的dp到px的系数分别为0.75、1、1.5和2,这个系数乘以dp长度就是像素数。

例如界面上有一个长度为“80dp”的图片,那么它在240dpi的手机上实际显示为80x1.5=120px,在320dpi的手机上实际显示为80x2=160px。如果拿这两部手机放在一起对比,会发现这个图片的物理尺寸“差不多”,这就是使用dp作为单位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