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法可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有机物、重金属离子。
一、化学沉淀法的原理
化学沉淀法是利用化学试剂与污水中的杂质发生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将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去除的方法。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成沉淀物
在化学沉淀法中,通常会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如金属盐类(如氯化铁、硫酸铝)、无机酸或碱等,将其加入污水中。这些试剂与污水中的杂质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2、提高沉淀速度
为了提高沉淀速度,常常需要调节污水的pH值。在酸性条件下,金属盐类会形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在碱性条件下,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会形成金属盐的沉淀。通过调节pH值,可以加快沉淀物的生成和沉淀速度。
3、混凝作用
化学试剂还可以在污水中发挥混凝作用,即使悬浮固体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这些较大的颗粒有利于沉降和分离,进一步提高沉淀效果。
二、化学沉淀法包括的主要步骤
化学沉淀法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了解污水的性质和污染物的种类、浓度等。根据不同的污染物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并根据需要调节污水的pH值。
2、混合反应
将选定的化学试剂逐渐加入到污水中,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化学试剂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或形成较大的颗粒。
3、沉淀与分离
经过混合反应后,沉淀物会逐渐沉降到污水底部。可以采用沉淀池或沉淀槽等设备,让污水停留一段时间,使沉淀物充分沉降。然后,通过设置合适的排水口,将上清液排出,实现沉淀物与清水的分离。
4、净化处理
经过沉淀与分离后的清水可以进一步进行后续处理,如过滤、消毒等,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和达到排放标准。
三、实际应用
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含氟废水处理工程,采用原有的“碱性钙盐沉淀+铝盐絮凝沉淀”二级化学沉淀工艺参数运行,处理出水不达标的现象,在保持原有构筑物不变的前提下,在实验室尺度范围内对原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应用于现场实践。
针对二级化学沉淀法在工程应用中出现的为达标排放就必须以增加药剂消耗和环境风险为代价的问题,提出了“中性钙盐沉淀+铝盐絮凝沉淀”二级化学沉淀+活性氧化铝(γ-Al2O3)吸附工艺,在实验室条件下优化出各级处理单元的工艺参数,并探讨其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