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了,是否该选择复读呢?

如题所述

高考对每个人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考得好的,已经在计划自己将要去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了;考得差的,却在苦恼自己还能去哪所大学。当然,除了这两种选择之外,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复读。有许多没有考出满意成绩的高考生,就会选择重回高三去就读,或者报考相关的复读机构,为的是能够在下一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考生没有考出理想成绩,是否要去复读?
知名大学教授给出专业意见
但有些家长可能会不太同意子女去复读,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经过一轮压力重重的高考的已经很累了,如果再经历一轮的话,恐怕会承受不住;另一方面是认为孩子再复读的话,可能还没有这一次考的高,到时候又给孩子一次打击。
今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了,每年都会有一部分人引起讨论,除了那些优秀的学霸们,还有哪些每一年都坚持扎根考场的复读者。
在复读的高考生里,有一些成绩是真的不太行,却仍然立志要上重本的;还有些是明明已经考上了好的学校,依旧固执再来一次的。这些人年复一年走在高考最前线,让人捉摸不透究竟是为了当初的理想还是为了体验考试了。
吴善柳,复读八年后终于靠上了清华大学,现在已经从清华毕业了,是郑州某高中老师。他几乎每一年都能考上重本类院校,甚至有一年还达到了北大的分数线,但他都没有去读,就是为了考上清华。
而在从清华毕业之后,吴善柳已经三十四岁了,我们都说“三十而立”,但吴善柳的人生仿佛刚开始,又仿佛看到了结局。
而曾经和吴善柳在同一所高中一起复读的唐尚珺,今年也三十二了,曾经达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分数线,但现在,他依旧是一名在忐忑等待高考公布的“高龄高考生”。
人大的郑也夫教授曾经表达过关于复读带来的消极影响,会严重少年人的好奇心与创造力。郑教授表示,孩子们的好奇心是比成年人更强烈的,人在成长的时候就会慢慢失去好奇心,但好奇心是一个人在思维方面的活的源泉。
这是人类进化的基因决定的,为何幼年的时候是好奇心强烈的,到了中年就变成平平无奇了。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让孩子们投入到他周围的环境之中,并去了解每一个小细节,从而可以完整地适应环境,也为之后的生存做足准备。
但好奇心其实是有成本的,因为它使得人会有更大的投入。当孩子逐渐适应周围的环境,继续去投入的话其实很浪费时间,那么拒绝浪费就是把好奇心给减少,所以成年后的好奇心就没有孩提时期强烈了。
青少年的时候,特别是学生时代,常常会进入某一个超越利益和前途的思考经历中,当他们度过了这个时期并且稳固在某一个职业后,便将这种思考给扔掉了,而青春期本身就对智力上有强有力的刺激。
当每一天都沉浸在重复的知识系统中,可能就会失去这种刺激,复读就此将好奇心给扼杀了。那为什么长期的复读会有这样的影响呢?坎贝尔教授提出了“习惯化”的概念来解释。
习惯化,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形式。在习惯化之下,动物会识别一些无害的刺激,可以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时候远离他们,当然也是让他们忽略了其他的刺激,在持续几分钟的习惯之中,释放的神经递质越来越少。
这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有些高考生越复读越走不出,表面上也许是未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实际上是他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复读生活,也不想走出这样的舒适圈,唐尚珺便是典型的例子。
无聊也是一样的,肯恩教授提到,我们让自己无聊,让别人觉得无聊,是因为我们在这其中只发挥了人格潜力的十分之一,而且每次都是这一点点。

接触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可以让我们发挥潜力,但是学习的时候没有这种发挥,那无聊将埋没我们。
青少年的学习本应是每天接触新的内容,也就是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但频繁的复习,就是拒绝知新,一直温故。高三的整整一年,接触的不再是新尝试的东西,更别说那些都复读好几次的孩子了,他们明明是青少年的年纪,但精神上可能趋近于老化了。
复读得越多,看世界的方式就越来越狭隘,思维的固化型就会特别严重,以至于很久都走不出这个圈子,也不愿去面对真正的现实世界。
多次复读是强力复习带来的“归宿”,高考的激烈带来了激烈的复习,而弥补这些失败的手段就是继续复习和继续高考。
并不是说复读是不好的,而是说反复的复读是会让自己造成机会上的损失,社会资源的浪费,比如有些孩子成绩还可以的,但大考的时候发挥失常了,需要再次弥补是可以的,但如果你总是这样,就要考虑是否应该停一下。

复读次数最好不好超过三次,毕竟那么多次的复读,对社会和自己,都是一种浪费了。就像唐尚珺,这已经是他第十三次参加高考了,和现在的应届生们比起来,三十多岁的他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了,就算他今年选择上大学,毕业也要三十六了,已经过了一段有利的年龄期了,不论是在就业还是在成家上,都比较辛苦。
每一年考上了都不去读,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也把别人的机会给占去了,其实影响的不只有自己,还有被挤占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