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不是都把自己身体调理的很好?

如题所述

首先学中医的好处肯定是超多的啦。调理身体呢是肯定可以的。本人就是中医学专业,以前体质不太好,加上对中医感兴趣所以学了中医学。真的学好了以后,给自己调理身体非常方便,而且效果也很好。而且就算先不说调理身体,就是平时有病了不需要去医院排队挂号,自己开一副药就好了,这样既方便,而且小病或者有不舒服的时候也不会拖着,身体自然会好了吖。我们需要调理身体的原因除了先天因素,其他的就是平时自己不注意了。学了中医以后,对养生的知识也会有全面且正确的了解,也是对自己和身边的人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杏仁er们是可以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得很好哒。

然后就是我们学到的理论。有很多理论都会学到,绝大部分是中国传统理论,还有很多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包含在里面,除此之外,因为现下的西医科学广泛,所以还要适当学习西医的理论。下面举几个比较重要的中医理论。基本的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神,精气血精液,经络系统,体质学说,病机学说等等。其中,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与中医病机治法等方面进行说理等等,贯穿于整个中医得学习过程中;藏象学说现在普遍运用于疾病的辨证施治等等。这些学说在《黄帝内经》重都有比较完整全面的介绍。

如果觉得《黄帝内经》中比较晦涩,可以先看《中医基础理论》课本,课本内容均时根据黄帝内经编写的。

希望有帮到你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5

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本科生,可以告诉你,学中医确实可以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得很好。

我在上大学以前常常感冒生病,而且一病就病程很长,很久不能好,隔三差五就去医院。

但是我到大学,已经两年了,只有两次轻微的感冒,而且迅速被自己治好。并且各种亚健康的状态也能被调整过来,可以说是非常快乐了。

中医的理论有很多,例如《黄帝内经》讲到的“形寒寒饮则伤肺”,我们除了着凉会感冒咳嗽以外,过食冷饮也会造成咳嗽,于是我会有节制得吃冷饮,特别是在空调房里,绝不吃冷饮。

再例如“湿邪着重,其性黏滞”,告诉我们湿邪让人困倦,且湿邪夹杂的病有着比较长的病程。作为一个南方人,我也感受到自己有时候困乏,还有生病病程长是由于湿邪所引起的。

还有,中医的理论是“脾主湿”,即是湿邪生于脾胃。因此有一段时间,我吃了两周的参苓白术颗粒,祛湿效果非常好,从此改善了乏力,困倦,也增强了体质。

另外,“心主神明”,失眠常责之于心,我在失眠严重的时候,会吃一些天王补心丹,这样很快就能安然入睡了,同时提高了效率。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养生之道,也是大家对中医的印象。我会早上6点起床,洗漱好后来到操场打太极拳,7点半再去吃饭。太极拳也是中医调神调气的一门“功夫”,我也感受到自己的体质在增强。

总之,学中医很好的,除了带给自己身体的健康,也会受道家,儒家的影响,做一个心态平和的人。

第2个回答  2020-09-15

对于中医学是否可以将自己身体调养的很好这个问题,身为同样的医学生,我个人觉得并不是。拿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所有的医生包括不是医药行业的人都知道吸烟对身体有害,但是很多医生还是在吸烟,他们更加了解吸烟对身体的伤害但是还是没有戒掉。

随着生活水平的增加,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吸烟便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医生也不能免除。同样的身为中医学的从业者,他们也确实掌握了很多的养生之道,当然这里所说的养生之道都是科学的,并不是江湖上的无畏之谈。

作为中医的专业从业者,他们掌握了科学生活的方法,知道该如何调理自己的身体,但是作为普通的工作者,还是有自己的压力,也有自己的无可奈何。要想有好的身体,掌握科学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多方面的因素所在,比如调理身体肯定是长时间坚持才会有效果,这样就需要我们坚持。

同样调理的过程肯定不是那么地有趣,有些东西不能吃,科学的喂养有时对味蕾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再有身体的健康不仅仅是在专业的调养上,更重要的是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加强我们的免疫力,在面对一些病菌时有足够的免疫力来抵抗他们的侵袭。

还有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同样的调理在不同人的身上也会有不同的体现,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再有遗传因素也会对疾病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调理身体是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学中医不一定会将自己的身体调理地很好,但是他们拥有专业的养生之道,对自己身体的调理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本人的见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3个回答  2020-09-15

本人目前就读于北中医,是18级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

学中医肯定对自己身体是有好处的,我就是因为身体不好所以选择了学习中医。暂且不说学习了什么理论能够调理身体,就只是刚入学没多久的学生都可以在中医院校的氛围下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很多调理身体的方法。

举个栗子吧,我们学校有很多中医药相关的特色社团,比如推拿协会、耳针协会、脉学社等等。这类社团在中医院校应该是十分常见的。

我参加了推拿协会和脉学社,耳针也略懂一二,平时落枕或者长时间低头看书,肩颈不适时,同学之间互相帮忙推拿按摩都是能缓解很多,耳针的话,平时头痛、胃痛甚至女生常见的经痛,贴个耳豆,均能缓解。还有就是比如平时感冒发热了,耳尖放血可以有助于退热等等。这在我们学校都是非常常见以及实用的。

接下来我介绍下我们平时学习的一些专业理论。中医不同于西医,讲究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观念,我们最基础的理论即阴阳五行理论,紧接着是脏腑理论,了解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还有病因病机的一些基础知识,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

我们还需学习中医诊断学、伤寒选读、内经选读、金匮选读等等。学习了这些专业理论,对人体的一些症状基本可以有所判断,比如通过望诊、切诊、问诊、闻诊等等可以了解身体的一些病变,像人们最感到好奇和神秘的脉诊,我们同学之间都是日常把脉,互相学习,平时在临床上跟诊时也可以学习到许多。

在学习了这些专业知识后,我们平时吃食住行就会下意识地注意或者有意识地调整,比如中医讲究睡“子午觉”,也就是每日子时(晚11 点至凌晨1点)和午时(中午11点至13点)按时入睡,其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还有暑天腹泻的话,我们专业称作暑湿腹泻,服用藿香正气水就能解决。

还有在中医院校的操场上最常见的运动除了跑步以外,还有打太极拳、练易筋经等等,这些也是中医药文化的一部分。

希望我的介绍能对各位有所帮助。欢迎大家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喔~

第4个回答  2020-09-15

作为北中医在读学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学习的理论:

首先中医学的学生学习的理论一定是与中医有关的。刚一入学必会有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里包括阴阳学说、藏象理论、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等都是中医学非常重要的理论,中医不同于西医,讲究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观念。想要学习中医的话一定会了解到中医有四大经典,其中《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是大学本科阶段的必修课,其中也蕴含着中医学博大精深的理论。

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刚开始学习的阶段,因为接触到的理论并不是十分的充足,所了解到的也没有那么的全面,因此治病救人是谈不上的,敢于给自己治病的学生应该也不是非常的多。

但一般来说,在掌握基础理论后,大家也都会意识到平时的饮食起居的重要性,并且杯子里一般来说也都装的不是清水了。可以说在平时就会比较注意了,也包括会时常观察自己的舌苔和脉象。在这个阶段,学生们一般会从各个社团中获得很多知识。

真正的可以给自己治一些小病,应该是在学过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之后,一般就可以开始小试身手了。在经典课程开过之后,对于中医学的认识就又上了一个台阶,更加可以为自己,或是身边的人调理一下身体了。

当然中医更重要的是治未病吧,因此对于理论的了解,对于平日的身体反应出来的征象的注意也是十分重要的。

应该说平日里好好学习,掌握好学习的每一门课程,在本科结束之后是完全可以调理自己的身体的。同时,平日针灸相关学科等的学习,也对这方面有很多的帮助,可以说是非常容易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一门学科,也对家里人有比较大的帮助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