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计算方法

如题所述

目前,碳排放量的核算主要有三种方式: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实测法。

排放因子法(基于计算):

特点:排放因子法是适用范围最广、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碳核算办法。

计算公式:温室气体(GHG)排放=活动数据(AD)×排放因子(EF)

质量平衡法(基于计算):

特点:可以根据每年用于国家生产生活的新化学物质和设备,计算为满足新设备能力或替换去除气体而消耗的新化学物质份额。

计算公式:对于二氧化碳而言,在碳质量平衡法下,碳排放由输入碳含量减去非二氧化碳的碳输出量得到:二氧化碳(CO2)排放=(原料投入量×原料含碳量-产品产出量×产品含碳量-废物输出量×废物含碳量)×44/12。其中,是碳转换成CO2的转换系数(即CO2/C的相对原子质量)。

实测法(基于测量):

实测法基于排放源实测基础数据,汇总得到相关碳排放量。这里又包括两种实测方法,即现场测量和非现场测量。现场测量一般是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中搭载碳排放监测模块,通过连续监测浓度和流速直接测量其排放量;非现场测量是通过采集样品送到有关监测部门,利用专门的检测设备和技术进行定量分析。二者相比,由于非现场实测时采样气体会发生吸附反映、解离等问题,现场测量的准确性要明显高于非现场测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