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木希典肉弹攻击的愚将

如题所述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乃木希典再次担任侵华日军第三军司令官,以中将军衔参与战争,决心一战成名。他自备三口棺材,表明与子共赴国难的决心。然而,在大连盐大澳登陆后,乃木希典指挥的肉弹战术——包括大规模步兵冲锋、地道战和敢死队进攻,面对3.3万俄军,历时近百日,却以5万余日军战死的代价未能攻克旅顺。这令山县等将领主张撤换乃木,但天皇出于愚民愚军政策的考虑,否决了这一提议,保住了乃木的职位。


无奈之下,12月1日,大山岩将军命令儿玉源太郎代替乃木指挥,儿玉的炮兵战术更为有效,仅八天就攻下203高地,俄军败局已定。尽管如此,乃木仍坚持与俄军决战,但俄军已无斗志,最终在1905年1月1日接受投降。乃木的“水师营会见”歌词塑造了他威严仁厚的形象,但实际上,他在这场战斗中是败将。战后,乃木在203高地上建纪念塔,并写下诗歌,但他的行为并未改变战争的残酷事实。在增援会战中,乃木部下的家属因战死士兵而对其不满,俄军对日军的恐惧也在增长。


战争结束后,乃木带着数万日军遗骨和两个儿子的尸体回国,回国途中满心悲痛,承认自己无颜面对父老。尽管他承认自己的错误,愿以死谢罪,但明治天皇再次宽恕了他,封赏他为伯爵,担任军事参议官,并在晚年成为学习院院长,显示出对他的深深信任。然而,这些荣誉无法掩盖他在战争中的失败和悲剧性角色。


扩展资料

乃木希典(1849.12.25~1912.9.13),日本军事人物,因日俄战争攻克旅顺口成名,在二战前被多数日本人奉为“军神”。现代的日本史学界对其武功,特别是在日俄战争旅顺战役中的战役指挥,基本持否定态度。有些更激进的如司马辽太郎干脆就给他戴上一个愚将的称呼,战前对乃木的肯定和吹嘘,实则是鼓吹愚忠天皇的人为神话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