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框架体系
其特点是受力明确,平面布置灵活,为建筑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且结构各部分刚度比较均匀,具有较大的延性,自振周期较长,因而对地震作用不敏感,抗震性能好。结构简单,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施工速度快。但框架结构属典型的柔性结构体系,其耐久性侧向刚度差,易引起非结构构件的破坏。
二、双重抗侧力体系
1. 钢框架-支撑(剪力墙板)体系
为了提高钢框架的侧向刚度,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减少层间位移,通常在墙体平面内布置由角钢或槽钢构成的垂直支撑体系。支撑设置的位置要合适,一般布置在窗台下至下层窗顶之间,既隐蔽又能满足支撑体系的需求。支撑与框架铰接,按拉杆或压杆设计。设计时可根据建筑物高度及水平力作用情况调整支撑的数量、形式和刚度。为了有效地提高钢框架的侧向刚度,支撑应沿建筑物同一平面四周环向封闭布置,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加强箍。偏心支撑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性能,适合在强震区采用。
2.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
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在原有框架基础上,为了增加结构的侧向刚度,防止侧向位移过大,设立剪力墙或核心筒来抵抗水平荷载的作用。该体系以楼梯间或适当部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作为结构主要抗侧力体系,框架部分主要承担竖向荷载。常用的剪力墙体系有钢板剪力墙、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和带竖缝混凝土剪力墙等。
三、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体系
该体系以卫生间(或楼、电梯间)组成四周封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与热轧H型钢框架结合成组合结构。钢框架-核心筒体系的受力特性与钢筋混凝土的框剪结构体系相似。其特点是结构受力分工明确,核心筒抗侧移刚度极强,主要承担水平荷载(占结构抗侧移总刚度的90%以上);钢框架主要承担竖向荷载,可以减小钢构件的截面尺寸,国内已有较多的应用经验。
四、新型抗侧力体系
包括钢框架—抗剪桁架结构体系,结合电梯井、管道井或楼梯间墙体的布置而形成的长孙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剪力墙)结构体系和钢框架—抗剪钢板剪力墙结构核心体系等。这些体系使钢框架主要承担竖向荷载,而钢框架与抗剪桁架、剪力墙协同工作承担水平荷载,以确保结构水平位移控制在规范允许值内。抗侧力构件可为抗剪桁架、混凝土核心筒(剪力墙)或抗剪钢板剪力墙。设计时可根据建筑物高度及水平力作用情况采用不同的抗侧力体系。
五、交错桁架结构体系
由房屋外侧的柱子和跨度等于房屋宽度的桁架组成,桁架高度等于层高,在相邻柱上为上下层交错布置,楼板一端搁置在桁架的上弦,另一端搁置在相邻桁架的下弦。这种体系非常适合要求各单元灵活布置的住宅、旅馆建筑。同时,由于桁架隔层布置,减小了桁架弦杆引起的局部弯矩,使柱在框架平面内的弯矩很小,主要受轴力,有利于减小柱的断面尺寸,框架的横向刚度大,侧向位移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