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东坡诗词,感悟人生成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前些时,朋友圈被创业青年甘来跳楼自杀刷屏。

如今,类似新闻不算少,也还会不断出现。每每看到这些,长吁国人生活压力太大,也短叹很多遭遇失败的灵魂无处安放……

人生,短暂又漫长,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些无处安放的灵魂,真的需要自我拯救。如何拯救?来读读东坡诗词吧!

在很多人眼里,世间事,唯成功最重要。而成功,几乎与“升学、升官、发财”划等号,“金榜题名、步步高升、财源广进”成了最悦耳动听的祝福。

人生在世,追求成功,没毛病!嘉佑二年(1057年),苏东坡进士及第,被视为王佐之才。但是,挫折失败有时也会不请自来。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而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苏东坡的一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

多数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对甘来来说,三次创业,历尽艰辛,全力以赴,却依旧失败,最后万念俱灰跳楼自杀……

当然,多数人不会这么极端。但,又有多少人,会觉得自己很幸福?人的欲求,总是太多……

我的前半生,未取得过为人称道的成功,更体会过刻骨铭心的失败……

记得那时,焦虑和失眠成了我暗夜里最亲密的伙伴,时常感叹命运不公……

前几天,西窗记周老师组织“东坡之旅”,我报名了。最先告知先生,临行头晚告知母亲和儿子。儿子问我去哪儿,我说:参加东坡之旅,应是文化之旅。他即刻拿出课本,让我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等……

于是,在参加高考25年后,已忘记苏轼就是东坡的我,囫囵吞枣重读诗词,被文字之美深深震撼……

怀着激动,揣着期待,踏上旅程。

路上,有幸遇见各具特色的皮囊,邂逅各种有趣的灵魂。一小宝问妈苏东坡是谁?妈说是我偶像,娃没听懂,妈说就是我的男神啊……

苏东坡?偶像?男神?我暗自笑了,心想:好睿智的娘!她回家后,又会如何跟小宝讲述她的男神呢?

写到此,不禁想起多年前,还在教书的先生爱写字,偶尔自写自裱挂于家中。

儿半岁时,他写了一幅《念奴娇·赤壁怀古》挂于门背。有时,会抱儿指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年幼的儿,只会咯吱笑,稚嫩的笑声为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许多欢喜。儿的笑声,在耳边回荡,我的嘴角,也微微上扬……

不过,那时的我,并未弄懂、也没想弄懂诗词含义。对学生时代的我而言,语文只是一门高考科目,只用死记硬背,从未发现文字之美,更未领悟诗词真谛;对成家之后的我来说,诗词只关风月不能糊口,无法满足我对一套大房的渴望,更不能减少我对“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

还好,一切不算太晚。在步入中年,常叹自己碌碌无为、人生惨淡之际,有幸踏上东坡之旅,加深了我对人生的认识。

在周老师带领下,我们一行三十余人,途经麻城岐亭、浠水清泉寺和绿杨桥、巴河口、黄州南湖、禹王城、定惠院、国安寺、月波楼和赤壁、鄂州西山和樊口等九处。寻故址,观新城,忆往昔,思今朝。经过周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苏东坡和他的诗词,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慢慢复苏,渐渐变得鲜活起来……

东坡赤壁,是本次旅行最重要的一站。在二赋堂,周老师重点讲解了《前赤壁赋》,大家再次领略诗词的文字之美,也领悟苏轼的人生之美。

东坡诗词,是文学遗产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也是人生哲学里一粒无比珍贵的种子。品东坡诗词,思世间万物,原来,其根本就是“和”与“爱”。

“和”,指“和谐”。对身处顺境的人来说,容易;但对身处逆境的人来说,颇难。“怨、恨、恼、怒、烦”,不是许多身处逆境的人难以摆脱的情绪么?

“爱”,指“爱人、爱物”。今天不说人,就说物吧。一花一草,一枯一荣,一山一水,一风一雨,皆是物……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听为声,目遇成色。和在心中,爱也在心中……

大江东去,浪淘尽……

逝者如斯……

东坡先生仙逝近千年,但他豁达的人生观,身处逆境也能超脱乐观、随缘自适的精神,更值得被生活重担碾压的现代人学习。

伫立于东坡赤壁的这扇窗前,窗内,是东坡诗词;窗外,是黄州新城……

我想,这不仅是一次人文之旅,更是心灵之旅;这不是一扇普通门窗,而是通往幸福的心灵之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