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为什么越来越懒于创作歌曲了?

如题所述

周杰伦越来越懒于创作歌曲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时代审美在倒退,现今可以参加综艺就出道

自从互联网崛起后,整个华语音乐市场就开始迎来历史性洗牌。早期垄断音乐资源的四大唱片巨头,开始纷纷市值缩水。而一家又一家的娱乐公司开始结果唱片市场资源。比较有名的是:

湖南卫视的天娱传媒,这家由省级电视台出资成立的娱乐公司,以电视台的资源完成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是歌手》等音乐节目的举报,占据了华语音乐市场几乎一半以上的资源。而在80年代、90年代风光无限的滚石唱片、金宝丽唱片、麦田唱片,则飞速下滑,被天娱传媒、等娱乐向公司取代资源。

这种音乐专业领域被非专业类的商业并购倾向,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音乐话语权的迭代。早期的音乐话语权是在各大唱片公司顶级音乐制作人的手中,比如李宗盛、张雨生、周杰伦。而如今的话语权在商业集团手中。

如此一来,音乐的主要受众群体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早期的专业人士和大众二合一,变为了如今的全然由最大受众的下沉市场决定和买单。而对于下沉市场而言,他们无法区分好音乐和坏音乐只是决定好听与否,决定随大流就好。

对于商业而言,下沉市场的普通人听众养活了各种各样的音乐类竞技性节目,比如早期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蒙面唱将》、《跨界歌王》等。这些节目,除了《中国好声音》稍微好一点,其他的都是极为低级的音乐质量和审美,尤其是《跨界歌王》。所以,本质上音乐在华语市场上,越来越像商品,而不是本质的艺术质量化。

下沉市场的普通人如何取代了音乐专业资源呢?很简单,因为下沉市场的观看和关注,依附于湖南卫视的天娱传媒可以拿到极高的广告费,下沉市场付出了广告的被动观看时间,音乐成为了商业的附庸。

天娱传媒不断牟利做大,在音乐资源上开始玩挖墙脚,将原本各大唱片公司的高层和顶梁柱职业人员挖走,给他们做同质化较高的简单工作,又能获得较高的薪水。如此一来,音乐资源的人群很难凑成较好的阵容。

如此累计,每一家传媒娱乐公司,都是对于传统唱片行业的取代。而一切就来源于普通人组成的下沉市场。这就是音乐从艺术品专业品变为彻头彻尾的商品的核心原因。

这种大格局的改变,对于周杰伦而言,是十分严重 。因为周杰伦崛起于唱片时代最后的巅峰期,从《七里香》退出之后,整个唱片市场就开始萎靡。周杰伦是最能感受到专辑不赚钱的当事人之一,也是最能感受到明明在二十年后还备受好评的音乐,但是当年发行时销售数量很惨淡,比如备受好评的《以父之名》,当年的台湾销量不过40万张。

但这这种情况都没有《土耳其冰淇淋》和《告白气球》这两首歌对于周杰伦的冲突大。因为周杰伦逐渐意识到了一点:不要试图去更改主流的低审美,那样只会失败。

    2:精心打造的歌曲无人问津,随手一写没涵养的歌却火爆全网

这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也是由于审美下滑的下沉市场崛起,让资本取代了音乐话语权。周杰伦的《土耳其冰淇淋》是一个实验性作品,而《告白气球》是一个敷衍的作品。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土耳其冰淇淋》在发布时就有着请林书豪来做MV表演嘉宾,而《告白气球》本身就是凑数的,更本没有MV,是因为后来这首平平无奇的歌曲爆火之后,周杰伦不得不在唱片公司的要求下补拍了MV。

从音乐性上,《土耳其冰淇淋》他的质量高不高呢?我个人觉得很高,但又并没有那么高,对于华语市场而言依旧是天花板的地位。他标志着周杰伦开始注重实验性音乐,开始又一次试图拓展华语音乐的边界。

周杰伦写的就是这样一首歌,在《土耳其冰淇淋》之中,你几乎可以听到拾阶而上任何一种风格的音乐调式,充满了平行大调的跨度和跃迁。在底层音乐风格的架构上,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华丽。或者更为简单的词语:秀;

从《周杰伦的床边故事》开始,周杰伦发布音乐的时间就开始变的巨长无比。而最后居然发现,《告白气球》这一首歌赚的钱,比整张专辑都多,而且专辑的整体销量并不高,相反的单曲《告白气球》会员收听的分红却遥遥领先。周杰伦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个时代,单曲居然比专辑赚钱,不可思议的恶心事实。

    3:专辑时代已经消亡,单曲才是王道。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 也是音乐彻底沦为商品的实锤。专辑的定位从这里发生割裂,越来越多的歌手开始发行单曲,或者是发行EP(微量专辑),就是不发行专辑。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下沉市场的受众只关系,专辑的主打歌或者说专辑中最火的那一首歌,并不关系那一张专辑之中其他的所有音乐。造成这种局势的原因又是很复杂的:基本上有以下几点:

1:音乐审美桎梏;

2:工作忙,并没有太多时间听音乐;

3:专辑太贵,单曲便宜。

对于我个人而言,是第二种。大部分情况下更本没有主动地去听过音乐,都是工作需要采才去听。而对于有时间听音乐的受众学生而言,他们的音乐审美又不完善。最终就是消费,买典藏专辑的人毕竟是少量,而电子专辑着实差点意思,还不如开会员听歌来的轻松。如此一来,专辑几乎在数字时代,就是一个捆绑消费的累赘。单曲的地位无法动摇。

    4:单曲不如演唱会赚钱

这个很简单的逻辑。因为唱片时代终结,成为了历史。而演唱会本身就是一个追忆的最好场合,所以唱片时代终结之后的最大受益就是演唱会了。演唱会的门票水涨船高,又能看到明星,又能上万人合唱。对于粉丝和歌手而言各取所需。

所以,不论是是张学友、周杰伦还是刘德华那是能开演唱会就一场不落。不需要太多的阐述。而一年巡回演唱会的收益,基本上一场在1000万左右,所有演唱会有多赚钱这个就不需要再说。既然演唱会赚钱,那又有什么理由去费尽心思去创作呢?创作又费脑,而且人员很难凑齐,远远不如演唱会的风险低。

所以,综上,周杰伦越来越懒是市场、时代、审美、利益多方面的综合效果。这种现象还将持续下去,估计得等道周杰伦开始感受到苍老,开始回忆自己的20岁时,才会进入最后的巅峰创作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8

近年来,周杰伦所推出的新歌曲里面,再也没有出现所谓的“神”作,Mojito虽然不错,也有一定的传唱度,更是在娱乐段子中,成为了一个梗,但是,它的出现,并没有让歌迷们感觉满意,只是让人有种久旱遇甘露的味道。

其实,歌迷们早已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呼吁周杰伦出新的专辑,但是,周杰伦一直在推脱,从我个人的角度去分析,这已经不是周杰伦想不想出新专辑的问题了,而是有其他的原因导致他没有办法去专心的创造,毕竟,周杰伦的才华依旧存在,我们依旧有信心可以期待他新的作品。

然而,影响到新专辑一直没有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重心的转移

周杰伦工作重心已经从歌手转换成了综艺节目的导师。之所以做综艺节目的导师,其实很简单,是因为他们给太多了,多到周杰伦无法拒绝,而歌手是需要好的作品才能支撑起他的地位,二者选择,利弊谁重谁轻,对于已经称霸歌坛已久的周杰伦来讲,做一个综艺节目导师,收益更大。

第二点,更热衷于提携身边的朋友

这也是周杰伦演唱会水准直线下降的水平之一,因为,周杰伦对于身边朋友的倾情所出,导致演唱会里面的表演内容从个人秀变成了集体秀,歌迷买票进来是为了看自己喜欢的歌手,而不是看一大堆人在场上嘻嘻哈哈,何况,场上的内容还比较单薄,完全支撑不了一个华丽舞台的表演。

第三点,回归家庭

自从周杰伦结婚有了小孩之后,他更多地把时间放在家庭,而对于自己的本职歌手工作相对消极平淡处理,现在都是在啃以前留下来的老本,虽然,我们身为歌迷都可以理解他的行为,但是,上一个专辑已经接近六年,六年的时间,已经让歌迷淡然对待周杰伦的“退休”。

综上所述,周杰伦越来越懒于创作歌曲也是合乎情理。

第2个回答  2021-12-26
我觉得周杰伦之所以越来越懒于创作歌曲了,是因为他的歌曲风格与现在的音乐风格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创作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如果随便出一首烂歌,这是对他自己也是对歌迷的不尊重。
第3个回答  2022-01-04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年龄大了热情减了,其次是功成身退重心转移了,再然后心态转变了,作了半辈子音乐了有足够的能力去发展其他爱好,想活出更精彩的人生,最后就是华语乐坛的凋敝,算是一个比较烂的环境了,觉得没意思趟浑水,偶尔做几曲玩玩就好。
第4个回答  2021-12-26
因为周杰伦自从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比较着重照顾自己的家庭,也在非常用心的陪伴自己的妻子,所以才会忽略自己的歌曲创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