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性”这样的孩子是怎么来的?这时候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孩子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养育者说起,应该会找到一些共同的问题。喜欢评价批评的养育者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正是因为不断地尝试孩子才能不断地发展出各种可能性,如果在孩子迈出的每一步,养育者都以一种过来人的态度不断挑剔,可想而知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我无能、我不行、我不值得被爱的一种核心信念。核心信念一旦形成,孩子就不可能自信阳光起来。那作为养育者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在孩子不断尝试或者试错的过程中我们给予肯定和鼓励的多还是给予批评和指责的多呢?

大多数家长都在培养有“奴性”的孩子。学习上,很多家长为孩子做了太多,剥夺了孩子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孩子不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等。家长的很多言行和想法都在暗示孩子学习是给家长学的。比如,很多家长习惯说“给我把这道题做了”。让孩子认为学习是给家长学的。其次,生活上。家长为孩子做了太多,导致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有些孩子十来岁了,还从未洗过自己的袜子。上学放学路上,家长要为孩子背书包,等等。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自觉。给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自主。

孩子是需要尊重、平等和民主的,之所以会犯错,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被大人告知不能这么做,大人通常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必须完全听从自己,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缺少主见和判断,变成奴性的性格。设定一定的要求和界限是必要的,大人如果告诉孩子怎么做,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一起遵守规则,让孩子觉得自己和大人处在平等的地位,同时多倾听孩子内心想法,不要强制为孩子做决定,让孩子摆脱奴性,成为有主见有自己判断力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17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非常强势,凡是都要孩子听自己的安排,这样孩子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越来越自卑,没有自我,父母说什么是什么,身上就有了奴性;这个时候父母要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给孩子一个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多注意跟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法,让和孩子可以依照自己的一直去做事,也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多接触一些朋友,同时父母也要经常鼓励孩子,这样孩子才能越来越好。
第2个回答  2022-01-17
孩子的东西都是长期被家庭所影响的,家中父母一直严厉要求孩子经常会打骂孩子,所以会导致孩子产生这种性格;这个时候要及时停止这种教育方式,改善自身的教育方式,平时多鼓励孩子,不要去过分的打骂孩子,不要将其他不良情绪带回家中反映给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
第3个回答  2022-01-17
主要是由于家庭的教育才让孩子有了这样的性格;好好关心孩子,照顾孩子,尊重孩子,不要打骂孩子,让他体会到温暖,体会到爱,体会到什么叫尊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