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早中晚期书法风格的变化

如题所述

颜真卿早中期书法风格变化如下:

一、早期作品:

颜真卿《郭虚已墓志》,约41岁书。据有关专家鉴定,这是当前我国发现的颜真卿最早的书法艺术作品。有浅线界格,字体端庄工整,刻工十分精细。

二、中期作品:

颜真卿《臧怀恪碑》,写此碑时,颜真卿55岁左右,正是颜体书法臻于定型的时候,具有苍劲浑厚,丰伟刚健的独特风格。

三、晚期作品:

颜真卿《颜勤礼碑》,71岁书。此碑是颜真卿晚年精品,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此碑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方形外拓,横细竖粗非常鲜明,方圆转折的笔法清晰。

颜真卿简介: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