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原名《我还能做善良的人吗?》)

如题所述

随着对现代文明带来的成就与缺憾的反思,人们认识到自己面临的世界不只是一个物质世界,还有一个价值世界。而价值世界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甚至更重于物质世界。 价值观是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按其对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的最基本形式,是人们关于自身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对社会和人生意义的衡量。道德行为有一个递进的层次,最基本的是按社会规则来行事,最高标准是具有真、善、美的高尚情操。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许又新教授认为:“一个人在进行自认为对别人有利的行为过程中,或当他看到行为给别人造成有益的效果时体验到的愉快,叫做道德愉快,“这是一种道德情感,“道德愉快实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统一,是个人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也是矛盾统一的最高形式。道德愉快有减轻和消除任何精神痛苦的作用,特别是他能抵消和清除道德痛苦的体验及其消极作用。道德愉快给人以平安和欣慰之感,它本身可以构成行为的最高目的``````道德愉快对人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信心、勇敢、坚忍不拔和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的坚实基础。”道德愉快产生于正确合理的道德价值观和利他行为。而东方传统道德价值思想主要倾向就是利他行为和个人心灵的安宁。价值观问题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常见的价值观问题的共同特点是价值体系残缺不全,缺乏内在的独立性、自主性,稳定性。价值取向过多受外界左右。比如我们常听到的这样的话:“善良值几个钱,老实能当饭吃吗?”这样的价值体系不能是人真正的尊敬、接纳自己,无法合理的进行自我评价,一遇风吹草动就容易衍生出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价值感低下,自我评价过低,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自我不满意。如没能赚大钱、未能得到向往的职位,甚至不会蹬三轮、不能修电灯等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可以让一些人觉得低人三分、自责无能、自贬自卑。好像他们把自己的价值全部押在了这些事情上,其价值选择过多受社会上流行一时或身边某些权威人物之观点的影响,因此他们的价值观缺乏稳定性。他们有自己的道德规范要求,却并不看重她。他们把道德价值放在次要的位置上。或者,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优秀品质。另外自我评价过高的情况也如此,自负的人与自卑的人的心理特点往往同出一辙,他们很担心会被别人瞧不起,他们的自负是为了掩饰自卑。有些人可以说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们完全盲目的随波逐流,并且把道德价值放在更低微的位置,甚至完全抛弃,无论有权没权,有钱没钱,他们的精神世界都是空虚的,其中的极端者可能会吸毒、会犯罪。有的人追求完美,过于敏感,自尊心很强,却不够高,过分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强烈的需要赞同,以致别人一个不好的脸色可能使他难受好几天。孩子偶尔考试不力、自己工作偶尔不满意都会引起挫折感。他们对自己和别人都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要求,但对道德行为的价值却不十分重视,反而更在乎别人的评价或自己的面子。这样很容易形成心理压力,导致烦恼、抑郁等恶劣心境。他们的道德行为可能引起一些自豪感和自我满意,但这些感觉很快会被烦恼冲散。一部分人实际上处于准道德阶段,他们的道德行为需要赞赏和回报,如有时得不到这些,他们会因不公平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对自己人性的美德视而不见,而把与道德毫无关系的事当作道德一样对待,是神经症和部分病态人格的特征之一很多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婚姻家庭问题中的不负责任、赌博、酗酒,以及前面所说的吸毒、犯罪等,都与人的价值观问题密切相关。东方传统道德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中的道德思想深刻的影响着东方世界的意识形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儒学的主旨:“仁”。无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以“仁、义、礼”为本。用辜鸿铭先生的话讲,它们的全部含义就是“善、真、美”。墨子的兼爱思想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他认为做人“必以其友之身,若为己身;以其友之亲,若为己亲,然后可以为高士于天下”。更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些思想的特点都是由此及彼,有自己推及他人,实际上突出和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曹聚仁先生曾提到:“中国哲学的最大贡献在人生至道论, 而人生至道论之最大贡献,是人我和谐之道之宣示。人我和谐一方面有益于人与人之间更多的理解、接纳、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利他主义的道德情操可以产生自豪感,是道德愉快不尽的源泉,使人在困苦面前更有韧性,立于不败之地。 儒学的修身要求“慎独”,也就是人在独处时,也要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这些原则规范变成了人的内心信念,随时随地支配着人的行动。这样人们就可以保持高度自尊、自信,根据自己良知的判断取舍自身的行为,而不只是让别人的态度操纵自己的情绪,不去使用别人的价值观,从而达到足够高的、稳定的价值感,保持心理的动态平衡。这从另一个角度上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成长,促进了人的价值观的稳定,继之促进了人们价值感的稳定和心理的健康。 儒学中还强调“中庸”,所谓执其两端取其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一思想对客观合理的认识、评价自己和他人,避免绝对化的判断事物,以及合适的表达、宣泄情绪有很好的作用。社会型价值取向对自己的益处: 社会型价值取向主要内容是利他行为、道德愉快。善的行为可以引发道德愉快,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而“真诚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力量”,一个人除了与他人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外,还要对自己真诚,敢于真正面对自己的痛苦,面对自己的缺点不气馁,完整地接受自己、面对困难甚至失败不推诿,敢于对自己负责而不是怨天尤人,这对保持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从某种角度讲,下意识地回避内心痛苦,不能完整地接受自己都是心理障碍的成因。 哲学家们认为,至善的价值契合了人类本质的发展需求,只要人类不愿在相互为恶中毁灭自身,其价值的天平在总趋势上总是倾向至善。“道德价值是人诸多价值中的一种价值,它主要体现在人的心灵在反观自照中,力求境界提升的那种自律的努力中,因此它不过多地依赖外部条件,一个人想做道德高尚的人,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自我成全。……人在正常条件下可以做一个高尚的人,人在非正常条件下——例如被迫作了奴隶或是被禁锢做了囚徒——依然可以做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由此可见,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在他面前也有更多选择的自由。无论面前是肆虐的洪水、是杀人的刑场、还是不治之症,一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理想、事业、道德行为而自豪、喝彩!拥有这样的道德价值观,一个人可以没有权势、金钱,没有名利地位、失去工作、面临困境、身体残疾等等,但他们都不会因此而自贬自卑、一蹶不振,都可以为自己的美德而尊敬自己,赞美自己。这样一种愉悦、明朗、充满希望的行径,才是焕发积极努力、奋发进取、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潜能的最坚实基础。 举两个例子。瑞士的丹尼什先生谈到当今世界物质的富有掩盖着精神的缺乏,起码的道德修养、信念和爱心的缺乏时,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中年男子因为自己生活平平淡淡、毫无意义,是个彻底的失败者而自杀,在又一次的“失败”之后,接受了心理治疗。治疗医生发现他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他本人也承认善良是他最重要的品质。面对死亡之后,他丢掉了羞耻心理,敢于承认他实际上是一个替别人着想的、善良和富有爱心的人。不过他一直认为,他的这些品质与他所不具备的咄咄逼人、强烈的进取心、力量、成功等相比只具有次要价值。从许多方面看,这位男士的情况反映了这个社会人为什么是价值、声望和成功的标志。从个人角度看,也反映了其本人的价值观不够独立,缺乏内在支柱性,过于受外界影响。至于“丢掉羞耻心”后才敢承认自己的善良,这样的道德价值观对自我认知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治疗的结果是,这位先生决定在医院做志愿者工作,“从此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目的和精神世界。” 被称为个体心理学之父的阿德勒先生,非常重视“社会兴趣”即“个人具有地为他人、为社会的自然倾向”。他主张从小就应当教育孩子的合作精神、利他精神。他在维也纳很多中学建立了心理诊所,随之当地的青少年犯罪明显减少。这些外来的例子也完全可以说明人的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重要性。结语需要申明的是,心理疾病的成因是多元化的,不是有了合理健康的价值观念就不会出现心理疾病。但是,独立、稳定、成熟的价值体系既可以产生道德愉快,又有助于消除自卑自贬情绪,这对维护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历史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社会剧烈的变化,如何建立起正确、独立、稳定的价值观念,使他既崇高又不鄙视世俗生活;既继承古代传统精华,又充满时代精神;既保持强烈的民族精神,又吸收外国优秀思想;既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又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面对今天多元化的价值世界,我们应当有自己独立、理智、成熟的选择。这是大家都应当关注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