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拔罐海报图片-艾灸、拔罐、刮痧,究竟有什么区别?哪个效果会更好?

如题所述

背部刮痧后能拔火罐吗,背部刮痧后拔火罐有什么好处呢?

刮完背可以拔罐吗?刮完背就可以拔罐了。刮痧其实是为了驱散表面的瘀滞,拔罐是为了拔出深层的问题,两者可以相互配合。如果几条经络一起治疗,也可以同时进行。刮痧和拔罐的方法不同,但治病的原理是一样的。

一、中医认为过不去则痛,两者都能疏通局部但痛苦会熬过去。

现代医学认为,二者都可以通过外力改善局部肌纤维的粘连,使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通畅。两者结合可以相辅相成。刮痧和拔罐一起用。一般先刮痧后拔罐,也可以先刮痧后拔罐。当然,前者更常用。先刮痧,再拔罐,可以让祛邪的力量加倍。刮痧后拔罐的好处刮痧和拔罐是我们生活中或者中医里经常用到的调理身体的方法,对调节新陈代谢很有帮助,不仅如此,还能有效的给身体排毒。根据患者病情,可有效驱寒,缓解寒性头晕症状,提高免疫力。

二、患者可以尝试一下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刮痧拔罐虽然对身体有好处,

但是也不能太频繁,对皮肤非常不好。刮痧是用专门的器械在皮肤表面反复刮擦,拔罐是利用拔罐时产生的负压在皮肤表面吸拉。刮痧和拔罐的作用差不多,都是在操作中反复刺激皮肤表面。因此,宜选择同一部位的治疗方法,既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损伤皮肤。需要多部位治疗时,两种方法可以并用,疗效互不影响。背部、腰部、臀部、面部肌肉丰富光滑时,可采用刮痧或拔罐。拔罐是治疗感冒引起的疾病的最好方法,刮痧更适合面部美容。

三、如果病变在头、颈、四肢等不能凹陷的部位,可以选择操作更灵活的刮痧。

拔罐至少要间隔一天。如果罐封较深或水泡较多,应在罐封变浅或水泡消失后拔罐。刮痧应间隔5-7天进行,待所有斑点消退后,方可在同一部位再次治疗。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一样,要遵医嘱治疗。

艾灸、拔罐、刮痧,究竟有什么区别?哪个效果会更好?

艾灸与

刮痧

、拔罐都是中医外治法的精髓所在,它们的最终目的一样,但是在操作过程还是有一些不同。

一般来说,艾灸——身体虚弱和强壮的人都适合;刮痧、拔罐——这些能“见血”的只适合身体强壮的人。

同样是通经络,艾灸与刮痧拔罐具体有何不同?

1.艾灸

艾灸跟刮痧、拔罐最大的区别在于,艾灸本身具有培补人体阳气,生血活血的作用!就是这一点决定了艾灸的不可替代性。

人体的元阳之气与生俱来,如果损耗了,是不能再生的,只能补充,而药性和热性都是强大的外援,艾灸不仅调动了人体自身的力量,还借用了

艾草

的药性和灸火的热性来,这是刮痧、按摩等方法所不具备的。

因此,在中医界有一句话:艾灸补虚人,刮痧治壮汉!

2.刮痧

刮痧的实质就是泻掉实邪之气。但是,刮痧必须刮在淤堵的地方,才可以泻去多余的淤积气血,促进经络通畅,而如果刮在经脉空虚的地方,只会让该处更加虚弱。因此,身体健壮的人刮痧可以通经络,

血虚

血亏刮痧则会伤气血。

也就是说,刮痧是给邪以出路,相反的,换了身体虚弱的人,如老人、儿童或者正气不足的,仅仅凭借刮的力量是无法把邪推出去的,而且还容易适得其反。身体虚弱的人你去刮痧,根本出不了痧的。

3.拔罐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而我们通常在外面拔罐时总是满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将气血引入

膀胱经

,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但这对于气血虚弱的人便大为不利了。

04罐、艾灸的区别

刮痧、拔罐、艾灸的区别

1,刮痧作用在浅部,而拔罐的作用更深层。同时拔罐还有泻火的功能,治疗各种实症,包括热症和寒症。

2,艾灸对于身体虚弱和强壮的人都适合,而刮痧、拔罐只适合身体强壮的人。否则身体虚弱的人进行刮痧、拔罐会适得其反,起不到作用。

女人为什么刮痧拔罐

女人为什么刮痧拔罐

女人为什么刮痧拔罐,现如今,人们对于身体的健康非常的重视。可以使皮肤保持细嫩润泽,还能缓解关节肌肉疼痛等一系列症状。下面看看女人为什么刮痧拔罐及相关资料。

女人为什么刮痧拔罐1

研究表明,女人后背经常拔罐,只要频率并不是非常高的话,是很好的,因为在后背拔罐的话能够加速火毒的代谢,改善女性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或者是胃火大引起口臭的问题。而且后背拔罐还能够加速女性的身体血液循环,从而使皮肤和身体,呈现出来更加健康,更加有活力的状态。与此同时,还能够改善女性上班族容易出现的后背疼痛问题。但是如果是拔罐的频率太高的话,就有可能是气血出现亏虚。这个时候体质虚弱的女性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问题,比如说更容易出现寒凉侵害身体细胞或者是脏腑的健康。

相信现在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更加的清楚,那么在后期保养身体的时候,就一定要注重好保养的方法,以及保养的频率,一旦过度保养的话,身体就容易受到不必要的影响和伤害,使得身体更加的虚弱,亚健康或者是疾病更加的突出与明显。

刮痧通过在经络、穴位上刮痧,不仅对发烧、中暑、感冒等实证有较好的疗效,还能很好地缓解上火等热证。刮痧有排毒去热的作用,对于上火,特别是实火,也就是有口干口臭,胸闷烦躁,易怒等症状时,刮痧症状很显著,刮痧只能用在有实证、热证的人群身上,老年人、小孩、体弱者不建议刮痧;孕妇禁止刮痧。

拔罐能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解毒等。因此,拔罐常用于治疗经络不通所致的月经不调、颈肩腰腿痛等症。同时,拔罐还有泻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实证。

因此上火选刮痧,着凉宜拔罐。一般情况下不是根据性别而决定的而是根据疾病是否适合刮痧和拔罐而决定的,所以建议女性患者按医生的医嘱执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女人为什么刮痧拔罐2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的活动,而在代谢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废物需要及时排泄。而刮痧能将体内代谢的垃圾刮试到体表,并将其沉积到皮下毛孔,再通过刮痧使皮肤表面出现的血痕的症状,便可将毒素排出体外。所以经常刮痧能使我们体内的血流更加畅通,也能恢复代射能力,对排毒素也有很好的效果。

还有就是背部是调节太阳膀胱经的主要位置,如果在背部刮痧拔罐,可以治疗和预防全身疾病。而且脊椎是背部的主体,同时也是中枢神经的主要通道,并且其分支还散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传递着各组织器官间的兴奋抑制等信息。而脊椎具有很好调节的作用,所以经常在背部刮痧或拔罐对健康很好。

同时拔罐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的作用,拔罐多以火罐,水罐和药罐为主,可以刺激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速度,并能改进充血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加速排出。还能增加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血管壁的通透作用,对增加机体的免疫力也有帮助。而且也能起到温经散寒和清热解毒等作用,便能促使疾病慢慢好转。只要坚持这样的保养方法,自然就能让你变得更加健康年轻。

女人为什么刮痧拔罐3

一、排毒减肥

中医认为肥胖主要原因是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问题,脾胃运化出现问题可以造成营养物质在局部聚集出现局部肥胖;

也可出现水湿代谢问题出现全身性肥胖,刮痧拔罐减肥主要是打通脾经胃经,使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正常,多余的营养和水湿被代谢掉,人体就自然可以减肥。

1、刮痧部位

第一步、背部的背俞穴,主要是脾俞、胃俞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胃俞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

第二步、胸腹部,章门(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中脘(前正中线,脐上4寸);

第三步、下肢部,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粗隆下外侧一横指处)。

2、操作方法

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主要用刮法,一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或一个部位刮10—15次,从上向下刮拭。

减肥时一般上述穴位都配合留罐。

二、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肿痛虽然在乳腺,但是病根却在双侧乳腺投影的背部,刮痧拔罐治疗乳腺增生主要是要把其背部的“病根”祛掉。

即用刮痧拔罐方法以出痧形式是打通背部经络、祛掉“病根”。

1、刮痧部位

双侧乳腺投影的背部,主要是第三胸椎到第七胸椎,背部正中线两侧各旁开1.5寸这段区间。

2、操作方法

在这段区间刮痧和走罐、若发现皮肤下结节较多可在此用角推法等手法和留罐。一个部位刮痧和走罐时间应控制在3—5分钟留罐可留置10分钟。

三、痛经(月经不调)

1、刮痧部位

第一步、背部肝俞(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

第二步、胸部,期门(锁骨中线上,当第六肋间隙中);

第三步、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

2、操作方法

在背部肝俞刮痧拔罐,痛经病人一般在肝俞穴附近会出现结节,结节有很多种表现如黄豆大、蚕豆大、铜钱大,在结节明显处应进行留罐,一般可留10-15分钟。

四、去痘痘

中医认为肺主皮肤,如肺热就可以使脸上长痘痘,引起肺热的原因有很多,如外感风热,吃辣椒过多,大便干燥移热于肺,所以皮肤问题主要从肺而治。

1、刮痧部位

第一步、背部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大肠俞(在背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

第二步、胸部,中府(胸前臂的外上方,距任脉6寸),天枢(脐旁2寸);

第三步、上肢内侧尺泽穴、上肢外侧支沟穴。

2、操作方法

在背部肺俞、大肠俞进行刮痧走罐和留罐;在中府、天枢主要是留罐;尺泽穴主要刮痧和留罐,支沟穴主要是用砭石刮痧板棱角点按。

五、抗衰老、养颜

中医讲脾胃乃后天之本,脾的工作之一:是将食物中的精华输送到全身,脾脏运化功能正常,则不但肌肉壮实,四肢有力,而且皮肤弹力很好,脸色红润。

1、刮痧部位

(1)血海,归聚之处为海,本穴为脾血归聚之海,犹如江河百川归于大海,又主治血症,故而得名。

本穴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肌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属足太阴脾经,刺激血海可治疗皮肤干燥。

另外,刺激血海对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均有满意之疗效。

(2)阴陵泉,本穴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合穴在五行中属水,水穴与肾与膀胱的水液代谢有关。

(3)三阴交,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会之所,故而得名。

本穴在内踝骨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处,属足太阴脾经,具有运转气机补益气血、健脾利湿、舒肝补肾之功效。

2、操作方法

以上三个穴位可进行刮痧和留罐;并用砭石刮痧板棱角点按。点按穴位时一定要让受术者有酸、麻、胀、痛的感觉,方才有效。

六、子宫肌瘤

刮痧拔罐治疗子宫肌瘤主要是要把其腰骶部的“病根”祛掉,即用刮痧拔罐方法以出痧形式是打通腰骶部经络、祛掉“病根”。

1、刮痧部位

双侧腰骶部,主要是第二腰椎棘突下肾俞(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到骶部膀胱俞这段区间。

2、操作方法

在这段区间进行刮痧和走罐、若发现皮肤下结节较多可在此用留罐,留罐可留置10—15分钟。

七、宫寒不孕

刮痧配合艾灸可疏通和温暖肾经,以此来达到治疗宫寒不孕的问题。

1、刮痧部位

命门(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肾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关元(前正中线,脐下3寸)。

2、操作方法

在命门、肾俞、关元进行刮痧,待出痧后再在此穴进行艾灸,灸的时间因人而异。

对于宫寒不孕的病人因寒气很重,灸的时间可较长。只要局部皮肤不感觉烧灼感就可以一直灸,可以是半小时也可是一个小时,视病人感觉而定。

艾灸,寒症需要灸肚脐和肾输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