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三国时代最能装逼的人

如题所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其中有个故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这个故事最早是小学老师将给我们听的,老师把管宁当榜样来宣传,而把华歆作为反面教材。但那个时候我颇不以为然,总觉得这个管宁和我们班长一样令人讨厌,装腔作势,非常之虚伪。班长啊,管宁啊,你也太TMD能装了!尽管如此,还是多少受了老师的影响,把华歆看成了坏人。 等上了初中,听评书《三国演义》,得知华歆这个坏蛋居然在曹操那里当了很大的官,位列三公(那时候不知道三公是多大的官,后来才知道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长和政协主席),还帮着曹操干了不少坏事。华歆都能做大官,那个管宁一定更牛逼了吧?谁曾想,演义里竟然没有听到过他的任何消息。带着这样一个疑问一直过了好几年,但迫于当时手里没有这么多书籍资料可以查,更没有百度可以搜索,只得放在一边。 及至后来,读了《三国志》中的华歆传,才知道华歆为官不但清誉传世,品德清纯,气量更是恢宏,更不计前嫌,多次为魏王举荐管宁,甚至让管宁取代自己三公的位置。故陈寿总评华歆四个字:“清德纯素。” 华歆的道德品行如何呢?有两件小事情可以看出来。 有一次,适逢动乱,华歆以及好朋友郑泰等避乱逃难. 路上有一个男人要和他们一起走,那几个人想要答应他.华歆却说:“不行.我们现在已经处在危险之中了, 怎么能无故接受一个不了解的人 ?”大家不忍心抛开那人,终于带上那个人一起走了.路上,这个男人掉进井里,大家急着逃命,不想管他,华歆说:“他已经和我们在一起了,既然接纳了他,那么再抛弃他是不道义的.”于是大家一同把那个人救了出来, 大家都赞成华歆的品德。 华歆又是怎样对待金银的呢?《三国志·魏书第十三》说:华歆离开东吴去魏,为他送别的人有一千多人,赠送了数百金。华歆全部接受,但是暗自做了记号,等到临走的时候,把东西都拿出来,对大家说“本来没有拒绝大家的意思,可是这么多好东西,路上带着实在是不安全,还是请大家拿回去吧。”大家都拿走自己东西,更加敬佩他的德行。 那么管宁呢?应该更伟大更值得大书特书了吧?怎么却默默无闻了?读读《三国志·管宁传》,说这家伙一生都在隐居,保持清廉,不接受别人的馈赠,甚至自己亲自搭房子住。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人数次征召管宁,明帝更是求贤若渴,把他的声音比作凤凰的鸣叫,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听到,然而管宁每次都毫不犹豫地以身体不好加以拒绝,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身体不好的老家伙居然活了84岁,先后熬死了文帝武帝明帝三个皇帝。由一些已知的记载,不难判断出真实的管宁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第一,虚伪做作,尖酸刻薄。人品值得怀疑。华歆是他的好朋友,都能因为摸摸金子,看看车子而被他割席弃之,丝毫看不出他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和互相帮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没有一点包容和宽厚之人,却以道德君子和圣人自居,实在令人可笑。再,既然不食人间烟火,就该学学水镜先生黄承彦崔州平等人该隐居山林,为何却终身都在逃难,屡屡托靠于军阀之下? 第二,不思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是为不忠。 我们来看看同时期的两个正面英雄人物--诸葛亮和周瑜。诸葛亮隐居隆中,受先主三顾茅庐之请报效国家,救黎民于水火,未出山而有“隆中对三分天下”,既出山则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郎公瑾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强虏飞灰湮灭。拔剑吟唱“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豪气直干云霄,为后人所羡叹。管宁空有一肚子学问,自诩为圣人,与此二人比,如何? 第三,没有著作传世,足以说明他学识上的浅薄。此人一生好像就写过一篇《氏性论》,还不被人认可,更别说像孔子《论语》之类的著作传世,也没有听说有几千弟子多少贤人,好像连一个也没有,空有一身本领,难道就此失传了?足见此人并没有真才实学,哪是什么圣人,分明是一个活脱脱的孔乙己,估计会四种茴香豆的“茴”字的写法,然后告诉大家读书人偷东西不叫偷而叫窃。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于政治目的,编写符合某些阶级利益的文章和书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历史上华歆这么伟大的人,居然沦为标榜管宁的一个牺牲品。个人认为,管宁只是一个被社会和谐后产生的怪胎,是个影子而已。 可见,学校教育多弊端,野史演义不能信,政治宣传害死人啊。 Z3 L# m( _, 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