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年三十晚上12点要放鞭炮?

如题所述

大年30晚上12点要放鞭炮是因为,传说在这天“年”(年是一种怪兽)会到有人居住的地方出来吃人,有一次某某人点燃了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把年给吓跑了,现在有些地方管鞭炮还叫“爆竹”,一直延续至今,每到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放鞭炮!

春节的高潮是“大年三十”。这也正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定要赶回家团聚。

大年三十风俗习惯:

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大年三十这一天,是台湾年俗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习俗也相当多。先辞年,布置“厅头”,即在奉祀“观音妈”和诸神像的大厅上,换新版画和联轴。到了下午举行“辞年”仪式。

在供桌上盛设五牲及各种年猪供奉诸神,然后拜祖先,行三跪九叩大礼,以表示感谢诸神明及祖先的保佑,并祈求新年更多的赐福。神桌前还要供“春饭”,即盛有饭的小碗,饭上插上用红纸做的花,神佛前各三碗,灶上一碗。

这些花又叫“春仔花”或“饭春花”,这个饭叫“过年饭”。(在闽南语中,“春”与“剩”谐音,意思即怎么吃也吃不完,还有剩余)。桌前还摆放三堆橘子及一些红枣。红枣表示年年好。橘子到元宵才能拿下来,有句俗话“上元瞑(夜)拆柑棚”。

最后,还要烧金纸、放爆竹,才算结束辞年仪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