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社保最低缴费年限

如题所述

随着缴纳人数的不断上升,社保可以说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一些地方,缴纳了社保办事就方便了很多,比如买房、摇号等,都要求缴纳社保。实际上,人们的缴纳意识也越来越强,毕竟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确实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这两年,对于已经退休的人员来说,好消息似乎不断,因为养老金每年都上调。据了解,2022年将迎来“18连涨”,老人们又有福了。但对于还没退休的人员来说,坏消息似乎是一个接一个。

      去年的3月,“延迟退休”正式被确认,具体方案正在制定中,用不了多久就会出来。男60周岁,女55周岁和50周岁退休将不再适用,很多人将要工作更长的时间才能领到养老金。而在后来,又一个消息传来,那就是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目前,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只要缴满了这个时间,就可以办理退休,开始领取养老金。但如今却要上调了,意味着以后可能要缴纳20年,或者2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为什么要提高最低缴费年限?
      其实,提高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原因和推行延迟退休一样,都是因为养老金负担大,在未来将出现很大的缺口。
此前中国社科院就发报告称,养老金很可能到2035年耗尽,也就是说没钱养老了。因为老龄化日趋严重,而出生率却出现了五连跌。所以必须做出调整,延迟退休就是方法之一。多工作几年,延迟几年领养老金,可以缓解不小的压力。
      很多人可能会问,既然养老金将不够用,为什么还能“18连涨”?因为工资在涨,CPI在涨,如果养老金不涨,退休的老年人生活就会困难,所以要先照顾他们。至于以后的退休人员,那就只能另想办法。

      除了延迟退休,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也是方法之一。缴纳的年限长了,养老金自然也就多了。
      1997年,首次明确职工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如今已经20多年过去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出现,他们往往只缴纳15年,比例从10%提升到20%。也就是说按最低缴纳年限标准缴纳社保的人大幅增长,这势必让养老金越来越少。
      提高最低缴纳年限,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好处,因为退休后的养老金多少,与缴纳年限密切相关,缴纳时间越长,养老金也会越多。
延长到多少年合适?
      就目前我们的工作年限来说,15年的最低缴纳年限确实有点短。随着人均寿命的提升,延迟退休的执行,做出调整也是必然的。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缴纳年限很多都是二三十年,甚至是更长。比如德国,最低缴纳年限是35年,只有达到这个年限,才能领取养老金。而法国更长,想要领取到全额养老金,必须缴纳41年半。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最低基本养老金缴纳年限应在15年的基础上再提高10至15年为宜。也就是要缴纳25年或者30年,才能领取养老金。
      这个年限可能会让很多人有压力,毕竟中间可能失业,或者其它情况出现。但这将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延迟退休,延长缴纳”将会成为必然。
3类人将受影响
      一旦将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提高,那这3类人将受影响,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其实,人们不愿意缴纳更长的时间,而是担心失业。如果拥有“铁饭碗”,那就没事,反正有单位一起交。但铁饭碗就那么多,大多数人还是普通公司的普通岗位。
      第一类受影响的就是私企员工。如今职场竞争激烈,35岁现象非常普遍,到了这个年纪如果职位没有上升,很容易被淘汰。一旦失业,那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养房养车,养小孩老人,还要缴纳社保,那必定会击垮。所以,缴纳时间短,他们压力相对小一些。人们反对延迟退休,也是担心到了四五十岁,根本找不到工作,收入不稳定,日子会很难过。

      第二类受影响的就是灵活就业人员。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超过2亿。目前,这类人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20%,完全是个人承担。所以,他们一般都只按最低15年来缴纳,交满了就断交。如今要延长时间,他们的压力会大增。
      第三类是临近退休,才缴纳满15年的人员。这些人缴纳时间晚,有些是缴纳断断续续,最终到了快退休时,才想到尽快补齐,以便退休后能够领取到养老金。现在说要延长缴费年限,那还能不能正常退休都是一个问题。
      不得不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不小的挑战,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新退休人数将超过400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净减少3500万人。这组数据说明领取养老金的人不断增长,而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却在减少,这必然会导致养老金余额出现缺口。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延迟退休是一方面,而延长缴纳也是需要的。不过,具体是延长多少年,还要等最终的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