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一天到晚说个不停,让人感到心烦,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话唠?

如题所述

身为家长,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看到宝宝的进步,宝宝什么时候翻身、什么会爬、什么时候会走,最最令人期待的是,宝宝什么时候会说话,我们家儿子开口说话倒是不晚,但是一直停留在叠词阶段,已经两岁多了还不会说稍难一点的词语,看到同龄的孩子都能正常聊天了,老母亲的心中急得不得了。

焦急的我只能加大和儿子交流频率,有事没事就和他聊一会儿,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的语言能力终于有所进步,但是又一问题随之而来——儿子变成了“小话痨”。尤其是起床和睡觉之前,一家人躺在床上,儿子总是絮絮叨叨直到起床或是睡着,抱着我们的脖子甜腻腻的说着“妈妈,我好爱你”!简直是甜蜜的负担。

等到小朋友再大一点,孩子摇身一变,成为了“十万个为什么”。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着我回答,就算自己玩嘴巴也不会停下来“我要搭一个最漂亮的城堡,这是绿色,绿色的墙壁好像不好看,对了,把他换成红色的,看,这样就好多了……”为了能让他安静一会儿,我试着和他玩木头人的游戏,可是坚持不到两分钟小朋友就坚持不住了“妈妈,时间到了吗?这太难了!”

我想,这种情况一定不止我们家会出现,经常有宝妈问我:我们家孩子太能说了,打断他又觉得不太好,究竟应该怎么办?

首先,家长要知道,孩子为什么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说话是我们与外在世界联系的方式,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婴儿来说,摸一摸、尝一尝,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而对于已经学会说话的幼童来说,“问”就是了解世界的方式,他们对世界有着太多太多的好奇,于是就会出现一个个问题。

其实,孩子爱说话,说明他们正处在快速发展之中,不仅仅是语言发展,还有思维的发展,我们经常说,孩子只要身体在动,大脑就在动,而自言自语正是边操作便思考的过程,严格来说,他们其实是在和自己的思维对话,还有的时候,他们会模仿成人说话,比如:浴室很滑,要小心走哦!这不是在模仿家长,而是在“指导”自己应该怎样做。

面对“话痨宝宝”,家长应该怎么做?

首先,面对宝宝无休止的话语,家长一定不要对之不管不顾,更不能打击孩子:你真是太吵了,能不能安静一会儿?殊不知这样做,只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同时会对小朋友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一旦错过孩子的语言敏感期,之后再想要开发小朋友的语言就会难上加难。

家长要知道,只要小朋友度过了这一阶段,自然不会再像现在一样滔滔不绝,所以,不如趁此机会对小朋友读读培养其语言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利用绘本、故事书,让小朋友试着自己讲故事,一段时间之后,家长会惊奇的发现,小朋友的语言能力会获得很大的提升。

面对小朋友的问题该怎么办?

小编认为,这一点完全要根据家长的情况而定,如果孩子问的问题刚好是你知道的,完全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给孩子听,如果是不知道的,就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一种是自身时间比较充足的,可以带着小朋友一起寻找答案,这个过程不仅能帮助小朋友解决疑惑,还能培养他们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的习惯;

而另一种是自身时间不怎么充裕的,有的小朋友只是为了问问题而问题,并不是为了寻找答案而问问题,所以没有必要回答他们的所有问题,但是要巧妙拒绝,态度不能生硬,这样会打击他们的好奇心,温柔的告诉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同时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答案,之后教自己,让孩子身上有了“责任”之后,寻找答案的过程就会是有趣并且十分认真。

孩子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他们的特殊意义,尤其是小朋友的语言黄金期,家长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一时间段,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语言启蒙,切不可因为话多就对其没有耐心,话痨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要让孩子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5
很有可能是因为家庭的影响。比如说家庭成员,有一些人是比较话唠,所以孩子也会养成这个习惯。
第2个回答  2020-08-15
孩子总是说个不停,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耐心的听过孩子讲话,作为家长一定要多了解孩子的心声,要做孩子的倾听者,这样孩子才能更加自信。
第3个回答  2020-08-15
可能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经常跟他聊天,他性格比较活泼,这样挺好的呀,说明他的脑子里有许多小想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