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首诗?

如题所述

此诗出自西乡隆盛,原诗为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本诗改编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僧人月性的诗——《锵东游题壁二首》之其二。以下为原诗:

其一

二十七年云水身,又寻师友向三津。

儿乌反哺应无日,忍别北堂垂白亲。

其二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

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另附毛泽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1909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西乡隆盛

  (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Saigō Takamori、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原名西乡隆永,隆盛是其父的名字。他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1
网络上很多人都说这两句诗出自清末著名诗人龚自珍的著名组诗《己亥杂诗》中的一首诗,还说这首诗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实,这两句诗跟龚自珍及其《己亥杂诗》毫无关系,只要去查对一下那315首《己亥杂诗》,就可以很清楚了。但是,太多的人不愿意花时间去查对,就不假思索地信以为真。于是,以讹传讹,这种手法在网络上流传极广,甚嚣尘上。
其实,这两句诗的准确出处应该是日本人西乡隆盛的一首七绝,具体诗题不详,全诗如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该诗改编自日本诗僧月性的诗《将东游题壁》,原诗为:“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不成不复还。埋骨何期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其实,我们国人对日本人西乡隆盛的那首七绝的了解,主要源自毛泽东对他那首诗的改作,1909年毛泽东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1909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若论诗句的分别具体源出,可知,“青山处处埋忠骨”一句很可能是出自杭州岳王庙的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作者据说是松江女史(一般称徐氏女)。杭州岳王庙位于在浙江杭州市西湖畔栖霞岭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建,岳庙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这副刻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楹联原为作者七律中的一联,摘出刻挂后成为一副几乎家喻户晓的名联。“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句中的“马革裹尸”一典则是源出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马革裹尸,指用马的皮革把尸体包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该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这句诗反用此典。亦见于清末民国时期的革命家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第2个回答  2021-05-11
“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尾句。
第3个回答  2021-05-11
出自龚自珍 的《己亥杂诗》。

全诗如下: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4个回答  2021-05-12
出自清·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