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你小,你养我老”年迈父母强迫儿子给生活费,最终酿悲剧,为什么?

如题所述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了。年轻人慢慢想在极端自私的道上越走越远,他们很自然地拿这件事和西方的文化相提并论。

可他们只看到对自己有利的,却装作睁眼瞎,看不到对自己不利的。例如:西方供养到孩子18岁以后基本上就撒手不管了,而中国的父母们却还要为他们结婚、买房子、有了孙子辈儿的还要帮忙照看更小的孩子,穷其一生所有,来帮助自己孩子们。

社会养老在我国现阶段还没有普及,农村的养老院只收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所以你既然是老人之后就必须养老,你死了,老人才可以进养老院。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多,社会老龄化到来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多,社会老龄化到来,一对夫妻四个老人,甚至因为人的寿命延长,出现来一对夫妻6个老人的情形,爷爷奶奶还在,父母也退休了,这样的家庭,还能用简单的孝敬父母来要求么,要分析情况,这种家庭,处在退休阶段的爸爸妈妈就要多为子女想想,能替孩子分担就要分单,能不麻烦孩子就不麻烦孩子。

现代社会给人的压力的确是超出了以前人的认知,房贷,孩子教育,无不给年轻的父母带来压力,我相信每一个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能有时间多陪陪父母,但是生活允许么?

都说终于熬到头了,去街上跟儿女一起享福了。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都独生子女,很多人情感缺失,动辄对父母大声呵斥,指手画脚,父母成了免费的吃力不讨好的保姆。他们那么理直气壮的理由就是:将来你们要我养老!

作为父母,为了孩子付出良多且不求回报

作为父母,为了孩子付出良多且不求回报。这份恩情实难报还。身为孩子,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母把我们养大,我们也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人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程。所以,趁着我们有能力,父母也健在的时候,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

当你蹒跚学步,是谁护佑在你的身边,搀扶着你稚嫩的小手,开始了人世间的第一步行走?应该是妈妈那温暖的大手,搀扶你走上人生的路途。

冷冷冬夜里,是谁夜间悄悄来到你的床前,为你一掖再掖温暖的被角?是母亲轻轻的脚步,唯恐惊扰了你甜甜的美梦。

父母健在,家就是你理想停泊的港湾

是谁在酷热难耐的夏夜里,为你手摇蒲扇,轻轻擦去你额角的汗珠?是母亲用她忙碌后的双手,为我们的世界送来无限清凉,却丝毫不顾汗滴已湿了自己的衣衫。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一定是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他对父母越孝敬,他的事业成就越大。这就是世界运行的规律,或者说是道之所存。

父母健在,家就是你理想停泊的港湾,故乡也是你最向往的地方。如果父母不在了,你只是故乡的一名过客。所以孝顺父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年纪越大,越眷顾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各种养老条件。即使是粗茶淡饭,父母也能享受来自家庭的天伦之乐。

我养你小,你养我老,其实是相互陪伴,到后来,连陪伴都算不上了

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带来的欢乐和充实,教会孩子走路、吃饭,感受生命的神奇。引导孩子树立人生目标,陪着孩子来实现,就像回到了从前奋斗的时光,生活会因此变得灿烂而充满朝气。

等孩子长大了,父母已经白发苍苍。到了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就等着儿子娶妻生子,然后照顾孙子、孙女,陪着他们长大。这就是所谓的儿孙满堂,幸福家庭。

所以,我养你小,你养我老,其实是相互陪伴,到后来,连陪伴都算不上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1

儿女众多,膝下却无人养老,这种现象在身边随处可见,实在令人扎心。似乎跟文化和受教育程度并无关联,放眼望去,无论是城市,或许落后的乡下,老人的身边很少能看见子女的身影,俨然成为了孤寡老人。

按理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他们的知识和文化水平相对比较高,为何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把老人一个人留在家里,不愿和他们同住,偶尔会看望一下老人。也有人把年龄比较大、行动不太方便的老人,送到养老院,时不时领着儿孙,带些水果,跟老人寒暄一下,口中说中,还有事要忙,不多停留,便离开了。留下老人再一次承受无尽的孤独。无人愿意与他们聊天。

到了这个年纪大老人,似乎连自己的儿女都不愿和他们交流,感觉没有共同语言。

影视剧是生活的缩影

有一部电视剧,叫《家产》,很多老人特别愿意看,收视率一度飙升。讲述了三个儿子养老的问题,当他们得知老人要分家产的时候,三个儿子及儿媳妇争得面红耳赤,闹出了矛盾,彼此不相往来,甚至兄弟之间差点成了仇人。而当老人需要照顾的时候,没有人争了,都以各种理由,分不开身为由,没有一个人想要尽孝道,照顾老人。这一家人,在这个时候,已经看不到所谓的亲情,更看不到孝道,只看到为了争财产,闹得鸡犬不宁。全都是为了利益,在利益面前,亲情看起来是那样地卑微,可悲又可叹,好在结局是令人欢喜的。

电视剧也是生活的一个缩影,之所以那么多中老年人喜欢看,也许他们是感同身受,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境遇,和电视里演的是一模一样。之所以电视剧选取这个题材,也许是因为,这样的生活现状随处可见。

有些道理,不是通过嘴上教育,就能让人改变的。比方说,你不能这样对父母,你应该怎样怎样,诸如此类的话,对一些人根本不起作用,反而会让他们感到心烦。

为什么电影或者电视剧会有那么多人去看,是因为这种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在消遣时光的同时,更容易从中领悟到一些道理,从而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能够在心底里做出改变。许多人看过电视剧后,觉得应该陪父母,孝敬老一辈,那这样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就达到了它真正的价值,比如《你好,李焕英》。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明一件事,年迈父母已经到了强迫儿子给生活费的地步,说明连最起码的亲情都没有了,甚至,给生活费让他们自己生活都不情愿,其中的缘由逃不过以下几点:

第一,跟利益有关。

不尽孝道的事,在城里也时有发生。越是文化高,条件好的人,和老人的感情似乎越淡。有些人,一旦见识广了,眼界高了,受环境的影响,变得利欲熏心,有些追求金钱和利益。而往往这些人更有时间观念,在这些人眼里,时间就是金钱,与其花时间照顾老人,还不如花钱雇人去照顾。也就是为什么年迈了以后,膝下难有儿女照顾的原因之一。

第二,现实生活压力大。

不得不说,这一代人的生活压力更大一些,不仅要买房子,还要养育孩子,等孩子结婚了,还要给彩礼或嫁妆。这就让一些人不得不拼命地工作,根本没有所谓的时间来陪老人,彼此间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淡。

即使,有些人退休了,有一定的退休金,但是也希望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之后,能够轻松地生活,颐养天年,不愿意整日被“锁”在老人身边,没有自由。

以上两点,会让老人与子女间的感情变淡。

第三,跟家庭教育有关系。

不得不说,有很多人,无论身份地位有多高,他们依然孝敬父母,愿意花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是因为,为人父母的做得称职,让儿女感到了敬佩。

有些人,为人父母没有做到一个好榜样,却要求自己的子女尽孝道。认准了“我养你小,你就应该养我老”这句话。更有甚者,有些父母认为,“无论我做得对与不对,你都该养我,因为我生了你”,这就霸道的思想,会让子女产生逆反的心理,甚至会与父母争吵,理论。

第四,一碗水没端平。

俗话说,养儿能防老,前提是对众多子女不偏不倚,一旦独爱某个孩子,就会令其他孩子感到不公平,在养老的时候就会说,“你看,你把好东西都留给了谁谁谁,你就让他养吧,现在怎么想起我了,我可不管你”。这种现象,在有多个子女的家庭中时常出现。

如果是独生子,儿子也不给养老费的话,更多的原因是老人没有给到儿子任何帮助,比如,工作的时候都是儿子一个人在打拼,赚的钱还要给家里,而父母不务正业又败家,令儿子感到心寒;儿子结婚的时候,父母没有拿钱,都是儿子自己赚的,结了婚以后,又有各种贷款,还要补贴老人,儿媳妇也不愿因,等等原因。当儿子的,他心里会感觉不平衡。

总之,一句话,虽然父母只是把他生了,但没有尽到抚养的义务,不理解儿子的压力,一味地向儿子索取。到老来,有儿不养老,就再所难免了。

第2个回答  2021-02-20

在很多人眼中,父母和子女之间一直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小时候,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抚养长大,等到他们行动缓慢,头发花白,我们自然也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父母为了让儿女生活得更加体面,即使是退休了,依然会再找一份工作来补贴孩子,拥有这样的父母无疑是非常幸福的。

相反地,也有很多父母本身年纪不大,身体也很健康,但一过了50就开始提前进入了“养老”阶段。

他们不再劳动,也无视子女的压力,并要求子女每个月按时上交生活费。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养你小,你就必须要养我老,否则就是不孝。

年纪不大身体健康,50岁父母强迫儿子给生活费,最终酿悲剧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赵康是一名典型的“凤凰男”,出生大山,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入到一所985大学。

大学毕业后,赵康在一座省会城市找了份不错的工作,薪资虽然不是很高,但行业很有发展前途。

此时远在老家的父母听闻儿子顺利进了大公司,非常兴奋,同一年,赵康的妹妹也出嫁了。

老两口觉得两个孩子如今都不用人操心了,自己也就不用辛苦劳动了,索性在家里提前开启了“养老”模式,并且每个月都问儿子要2000元的生活费。

赵康是个孝顺孩子,虽然他有存钱买房的念头,但是在农村,儿子出钱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于是赵康这笔钱一给就给了3年。

这期间,2000元也随着物价水涨船高到了3500元。

由于要养父母,赵康的买房计划一直没有落实。

此时,他与公司里新来的一位女同事彼此钟情,两人谈了半年恋爱后,赵康决定减少给父母的生活费,留出一点钱来买房结婚。

谁知父母得知消息后竟大骂赵康不孝,挨不住电话里的一通哭诉,赵康只好妥协。

而此时女朋友又因为房子的事情给他施压,一时间,赵康觉得自己精神有些崩溃。

在赵康又一次给父母汇款完毕后,女友终于对他发火了:

你父母才50出头就什么都不干,指望儿子养老了,他们有没有想过儿子结婚买房要怎么办?既然你坚持这样毫无原则地补贴家里,我们就分手吧!

女友的话让赵康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而另一边,父亲又打电话来催他回去给七大姑八大姨过寿,回去的目的赵康不用想都知道,自然是要让他请客的。

最终,赵康在亲情和爱情的双重逼迫下,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当父母听闻这个特别有出息的儿子竟然从出租房跳楼时,犹如五雷轰顶。

现实生活中,为子女考虑的父母有很多,但也不乏像赵康父母这样,强迫子女为自己养老的老人。

这些父母很多来自农村,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完全寄希望于子女,认为既然儿子工作了,就理应花钱为自己养老。

网友评论:

@疯狂的蚱蜢

我父四十五六岁就收养老费了,农村风俗儿子只要结了婚,立马让你带着一屁股债单过。

他也不管你生孩子压力大不大,反正每个月都要交钱,为此我和老婆都吵了好几年了。

@ 风向北吹

我们老家好多父母不到50就开始提前养老、享福了,而且只要儿子成了家,他们就认为万事大吉,我特别羡慕那些拼尽全力帮衬着儿女的父母,真的太幸福了。

@ 张月亮

这可能就是城市父母和农村父母的差别吧,我爸妈是城市的,他们退休后还不肯闲着,又找了份工作来干,想着赚钱能贴补孩子。

反观我公婆,没有工作没有退休金,不到60就在家躲清闲了,每个月找几个孩子要点生活费,见人就显摆孩子多孝顺,其实每个子女心里都有意见。

第3个回答  2021-02-21
这是因为儿子觉得自己的父母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而且自己无法达成他们的要求。
第4个回答  2021-02-21
都说养儿防老,父母养育子女是应尽的义务,也是责任,如果子女生活并不如意,父母强迫孩子给生活费,会让孩子压力过大,赡养父母是义务也是美德,但请不要加任何前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