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如何实施音乐教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9-02
如何在家庭中实施音乐教育

关于音乐方面的培养有3点。
1、在孩子身边有能够用歌曲、器乐曲表达自己情感与感受的人,孩子能够大量长时间的得到模仿的榜样。
这个人能够把生活、情感与音乐链接起来。也就是说,他教给了孩子串连音乐与情感、生活的绳子,而不是交给他了知识。比方说,看到麦苗青翠,这个人内心生出感情,动情的去歌唱麦苗“麦苗儿青青,菜花黄。”这样就把这首歌曲图景化(慧性),情感化了。
其实在过去,7岁前的孩子,有了这样的音乐熏陶就足够了。因为过去的艺人教徒弟都是口口相传。现在我们看到的乐谱都是西方来的。乐谱让音乐标准化,但是同时又有过分的对错观念在里面。所以现在的孩子如果以后要学习音乐,还要再增加两个连接。
2、歌曲与乐谱之间的关系。还是那首麦苗青青的歌曲,我们不仅用歌曲带给孩子,再用歌谱的形式带给孩子。我们可以唱道:

。孩子就会体会到乐谱与歌曲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因此了解各个唱名的具体音高。

3、节奏的强化。平时多多给孩子读一些古老的儿歌。《北京童谣》就很不错。边念边敲打梆子。梆子要按字敲打。这样就会带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切分音、符点音符了。孩子就会感知到。敲打梆子的时候,要注意带出节奏中的强弱规律。
好了,有了这样的底子等到8~9岁就可以进行技能技巧的学习了。我工作室里半日引领中,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做这些内容。愿在音乐艺术领域,中国也能多一些艺人,少一些匠人。

在给孩子选择的乐曲上,要非常留心。
90后坏女孩牛文荣,看看这个幼儿教师的忏悔录吧。她有抑郁症,他讨厌孩子们整天嘻嘻哈哈的,他觉得忧郁多美啊,比快乐好多了。于是他就把他喜欢听的抑郁的音乐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刚开始没有反应,三天以后很多孩子都不说话了。
一生都不能错过的一堂音乐课。这个视频也是在讲音乐对人的影响的。建议各位听听。
像给孩子的绘本一样,音乐、故事都不能随便拿给孩子听。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在乐曲的选择上,7岁前的孩子要听清唱的曲子,音部不复杂,易于孩子模仿的。妈妈如果音唱不准,没有关系的,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没有什么音感的,更多的是第一点,他需要获得音乐与生活和人的情感的连接。
第二点:要给孩子选择真善美的情绪流露的音乐。作曲和乐手是心灵健康的。他们有爱,爱生活、爱家乡。当然很多朋友容易从歌词上做出判断,其实从旋律上也是很容易做出判断的。
第三点:要给孩子选择天真的音乐。什么是天真?和气得天真。常常花儿、草儿、动物、石头,然后又寓意人生的歌曲都挺好的。
第2个回答  2017-09-02
相互信任。家教是父母在和子女的共同生活中,通过语言和情感交流来进行的,双方的互相信任是成功的关键,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孩子充分信任,不干涉他的自由,不强迫他干不愿干的事,要他做事前先说明理由,充分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孩子有什么烦恼都愿对父母说,从而真实地了解他的感受,对症下药,效果更佳。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促使孩子涉足各项领域,从中寻找他的强项和成功点,并及时进行鼓励,从而提高他的自信心,勇于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