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制作蒙古包?

都有哪些部分?怎么组合?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 (覆盖物)、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泥水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谓建筑上奇观,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

  1、架木

  架木包括套脑、乌尼、哈那、门槛。

  甲、套脑

  套脑为架木的首脑。现代蒙古包的套脑分联结式和插椽式两种。作套脑的木料要求木质好,一般以檀木或榆木为之。

  套脑长短大小的选择,是以其中间的横木(东西走向)为标准来度量。插椽式套脑分两个圈,内、外圈用互相十字交插的横木接连为一个整体,中间(圆心处)用钉子固定。另有固定内圈的四根小木条称为达嘎。套脑的大小 ,是以横木为标准量出来的,横木有四、五、六拃(zha)不等,因此说四拃长的套脑、五拃长的套脑……等等。套脑不是平的,要呈孤形作拱状。

  联结式套脑有三个圈,外面的圈上有许多伸出的小木条,称之为指,用来连接乌尼。这种套脑和乌尼是连在一起的。但因为一分为二,运载起来反而十分方便。

  乙、乌尼

  乌尼通译为椽子,略似也。乌尼为蒙古包的肩,上联套脑,下接哈那。其长短大小粗细要整齐划一,木质要求要一样。长短由套脑来决定,一般为横木的1.5倍。因此套脑大了以后,乌尼也要相应变长。其数量多少,也要随套脑而改变。长短一定要一样,这样蒙古包才能肩齐而浑圆。

  乌尼为细长的椭圆或圆形木棍。上端要插入或联结套脑,头儿一定要光滑而稍弯,否则建出的毡包容易偏斜倾倒。下端有绳扣,以便与哈那头套在一起。乌尼粗细以哈那来决定,一般在哈那头的丫形中,上端正好平齐为准。制造乌尼的木种和木质一定要一样,桦木易折,柳木易弯。松木为宜。红柳不折不弯,做乌尼甚宜。

  丙、哈那

  哈那承接套脑、乌尼,决定毡包大小,最小四个。数量多少由套脑大小决定:五拃套脑要五个哈那,六拃套脑要六个哈那……加一拃要加一个哈那,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儿子成亲都是搭建五个哈那的新包,生儿育女后变成六个哈那、七个哈那。一般没有缩小毡包减少哈那的。

  哈那有三个神奇的特性:其一是它的伸缩性,高低大小可以相对调节,不像套脑、乌尼那样尺寸固定。一般习惯上称为多少个头、多少皮钉的哈那,不言几尺几寸。皮钉一般有十个皮钉,十一个皮钉等等(指一个哈那)。皮钉越多,哈那竖起来越高,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小;皮钉越少,哈那竖起来越低,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大。头一般有十四、十五、十六个不等。增加一个头,菱形网眼就要增加,同时哈那的宽度就要加大。这一特点,为扩大或缩小蒙古包提供了可能性。做哈那的时候 ,是把长短粗细相同的柳棍,以等距离互相交叉地排列起来,形成许多菱形的小网眼,在交叉点用皮钉(以驼皮为最好,隔一个交叉点钉一个)钉住。因此用它做成的蒙古包可大可小、可高可矮。蒙古包要高建的话,包里容量就小;矮盖的话,包里容量就大。高盖的哈那的网眼要窄,低盖的哈那的网眼要宽。雨季要搭得立(高)一些,风季要搭扁(低)一些。这一特点,又决定了蒙古包 选址不严的要求。只要不是大坑大凹,稍微不平点儿、偏斜点儿都能对付,在网眼上做文章就行了。蒙古包四季游牧,不用为选择蒙古包地基犯愁,这是房子无论如何不能比拟的。

  其二是巨大的支撑力。哈那交叉出来丫形支口,在上面承接乌尼的叫头,在下面接触地面的叫腿 ,两旁和别一片哈那的丫口绑在一起的叫口。哈那头均匀地承受了乌尼传来的重力以后,通过每个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传到哈那腿上,这就是为什么指头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压力的奥妙所在了。

  其三是外形美观 。哈那的木头用红柳,轻而不折,打钉眼不裂,受潮不走形,粗细一样,高矮相等,网眼大小一致。这样做成的毡包不仅符合力学要求,外形也匀称美观 。

  哈那的弯度要特别注意掌握。一般都有专门的具,头要向里弯,面要向前凸出,腿要向后撇,上半部比下半部要挺拔正直一些。这样才能稳定乌尼,使包形浑圆,便于用三道围绳箍住。

  丁、门

  门,包括门框在内。哈那立起来展开以后,把网眼大小调节好,哈那的高度就是门框的高度。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门不能太高,人得弯着腰进。毡门要吊在外面。谜曰:“两个躺的,两个站的,一个唱的”。两个躺 的是门头门槛 ,两个站的是门框两边的立木,一个唱的是指门。

  戊、柱和巴根

  蒙古包上了八个哈那就要顶杆子(巴根)。蒙古包太大了,重量增加,大风天会使套脑的某一部分向里弯曲。联结式套脑多遇这种情况。七个哈那的联结式套脑的蒙古包 ,如果向四周走得厉害,也要用柱子顶住套脑,两根即可。八至十个哈那的蒙古包 要用四根柱子。一般人家的蒙古包里,都有一个圈火撑的木头框儿。在其四角打洞,就用来插放柱脚。柱子的另一头,支在套脑上加绑的木头上。杆子形式多样,有圆、方、六面体、八面体等。柱上花纹要与蒙古包相应,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王爷一般才能用龙纹。

  2、苫毡的载制

  苫毡由顶毡 、顶棚、围毡、外罩、毡门头、毡墙根、毡幕等组成。

  甲、顶毡

  顶毡,人称毡包之帽、顶饰,素来看重。拆卸毡包时最先拿掉的就是顶毡 ,要放得离人脚远远的,防止践踏和跨越。它苫盖处于最高位置的套脑,为烟火所出,故重视之。迁徙时,和佛像放在一起,走在车乘的最前面。它有调节空气新旧、包中冷暖、光线强弱的作用。

  顶毡是正方形,四角都要缀带子。顶毡的大小,以对角线的长度来决定。载剪的时候 ,以套脑横木的中间为起点,向两边一拃一拃地来量,四边要用驼、牛梢毛捻的线缭住,四边和四角纳出各种花纹,或者是用马鬃马尾绳两根并住缝在四条边上,四个角上钉带子。在缝的时候,苫套脑的那面一定要缝紧(一共二层)。这样才能扣在如锅底似的(拱形)套脑上,才不会让风灌进来把顶毡掀起来。揪开顶毡的时候 ,要把前面一半正好拉得叠在后一半上,呈等边三角线,即所谓“白天三角形”。

  乙、顶棚

  顶棚是蒙古包顶上苫盖乌尼的部分。顶棚好像套在人脖子上的圆垫肩一样,每一半像个扇形。顶棚一般由三层或四层毡子组成。里层叫其日布格。量载顶棚的时候,以套脑的正中心到哈那头的距离为半径,画出来的部分为顶棚的领,把中间相当于套脑那么大的一个圆挖去,顶棚就剪出来了。苫毡的制作讲究看吉日。好天在包外铺好毡子,正中用木橛钉住,用绳子按上面的要求来度量和画圆,进行裁剪。什么包的顶棚,都要分前后两片。前后两片衔接的地方,不是正好对齐的,而是必须错开,这样才能防止渗进雨水、刮风进尘土。里层的顶棚要比外面的多出半拃。因为里层苫毡必须把哈那头和乌尼脚相交的地方包起来,这样外面的毡子就不那么吃紧,同时也使蒙古包的外观保持不变。

  顶棚裁好后,外面一层的周边要镶边或压边。襟要镶四指宽、领要镶三指宽。两片相接的直线部分也要镶边。一般是用蓝布边。如不镶边,可以用两根马鬃或马尾毛搓的毛绳,并起来以后压在边上,再紧紧缝住。这样做,可以把毡边固定结实(因为毡子是软的,容易拉长变形,易起毛边),同时看起来也比较美观。顶棚缀八根带子:领二、腿(与领相对的部分)二、领腿中间二、襟二。

  丙、围毡

  围绕哈那的那部分毡子叫围毡,它是蒙古包的腰部。一般的蒙古包有四个围毡。里外三层,里层的围毡叫哈那布其,围毡呈长形。

  裁缝围毡的时候,比哈那要高出一拃。在长度方面,西南的围毡从门框往西,比套脑的西横木长一拃;东南的围毡从门框往东,比套脑的东横木长出一拃;东北的围毡,从东横木往北,比套脑的北纵木长出一拃;西北的围毡,从北纵木到西横木就可以了。围毡的领部要留抽口,穿带子。围毡的两腿上也有绳子,围毡边外露出来的部分要镶边或压条。东南、西南围毡与门框相接的部分也要镶边或压条。东北围毡和东横木相接的地方用压条。围毡的襟(下面的部分)没压条,也不镶边。

  丁、外罩

  外罩是顶棚上披上披苫部分,用红布或蓝布做成,它是蒙古包的装饰品,可以看作是等级的象征。

  裁缝外罩的时候,其领正好和套脑的外圈一般大(和顶棚的领重合)。外罩的腿有四,和乌尼的腿平齐。东面和西面的腿,要顺着套脑的东西横木向下延伸。南面和北面的腿,要顺着套脑的南北纵木向下廷伸。外罩的襟多缀带子。它的领子和襟都要镶边。有云纹、莲花、吉祥图案,刺绣得非常美丽。远望着洁白的包顶如降祥云、开莲花。外罩的起源大约很早,从前一般的人家都有,后来才变成贵族喇嘛的专利。

  戊、门

  门,原指毡门,用三、四层毡子纳成。很重,怕风刮起。长宽用门框的外面来计量。四边纳双边,有各种花纹。普通门多白色,蓝边,也有红边。上边吊在门头上。

  门头和顶棚之间的空隙要用一长条毡子堵住,有三个舌(凸出的三个毡条),也要镶边和纳花纹。

  3、带子和围绳

  除上文间接提到的以外,还有带子、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等。这些东西虽然零碎,却能起很大的作用:保持蒙古包的形状,防止哈那向外炸开,使顶棚、围毡不至下滑,在风中不掀起来,总之,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固坚定和廷长寿命都有很大关系。

  甲、围绳

  围绳是围捆哈那的绳子,分内围和外围绳子两种。用马鬃马尾做成。把鬃尾毛搓成六细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绳子,再二,四,六根并排起来缝成扁的。夏天雨季怕沤烂围毡,也有缝成圆的,其佘季节都是扁的。用这种围绳的好处是能吃上劲,不伸缩。内围绳是蒙古包立架时,在赤裸的哈那外面中部捆围的一根毛绳。哈那的压力很大,内围绳的质量一定要特别结实。内围绳一旦断裂或没有捆紧,哈那就会向外撑出来,套脑下陷,蒙古包有倒塌的危险。外围绳捆在围毡的外面,分上、中、下三根。围绳的颜色有的搭配得很好,搓出来是花的。外围绳不仅能防止哈那鼓出来,还能防止围毡滑落。

  乙、压绳

  压绳也叫带子,分内压绳和外压绳两面种。立架木的时候,把赤裸的乌尼横捆一圈的绳子叫压绳。内压绳蒙古包内有四或六根,也用马鬃马尾搓成,较细。这些压绳和乌尼压绳一样粗细,防止套脑下陷或上翘(套脑半边下陷、半边凸起,尤其联结式套脑易出现这种情况),使包顶保持原来的形状。

  外压绳分为普通八条压绳、网络带子和外罩带子三种。普通压绳比内压绳要粗,外压绳用在苫毡的外面。前面四根,后面四根。网络带子和普通压绳不同,像妇女的头套一样,套在顶棚上,从包四周像流苏一样垂下来。尤其在顶棚襟边的制作更为精致,垂下来缝压在围毡上。外罩带子是有外罩的毡包才有的。有外罩的毡包不用其他外压绳,外罩本身就起到了包顶压绳的作用。外罩与其说是苫毡,不如说成压绳更准确。外罩脚上、领上钉的带子,将顶棚的襟、锅捆压得很妥贴,大风吹不起来。

  丙、捆绳和坠绳

  捆绳是把相邻两面片哈那的口绑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细绳,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是套脑最高点拉下的绳子。蒙古人对这根带子分外看重,用公驼公马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风起时把坠绳拉紧,可以防止大风灌进来把毡房吹走。

  蒙古包的搭盖

  1、立架木

  甲、圈哈那

  立架木的第一道工序是圈围哈那。圈哈那时,在选好的包址上找好放火撑的地方(蒙古包的正中),将套脑纵木向北放在这里(联结式套脑平躺,插椽式套脑扣下)。将门框门头迎东南立起来。如果是有柱的大包,则首先要放下圈围火撑的框木,把柱子立在框木的四角。圈围哈那从西南开始捆绑,把相邻两片哈那的口子对好以后,从头上开始捆紧,如此几片哈那都捆完以后,立起门框,把留在哈那两边的口和门框(有时是门框两边的立木)捆在一起。然后用内围绳捆哈那。门框的东西立木上,各有四个双孔。捆内围绳的时候,把一头从西立木最上面的孔穿过来,在哈那上挽个疙瘩,再从哈那的上部围过来,从东立木上面的孔把另一头穿过来,虚挽在东南哈那片上,等架木全拴好后再抽紧。

  圈围哈那后,就要决定门的中心位置,以正北哈那的中间与门头垂直的位置为门的正中心。从门口往前望,不能正对山尖、峡谷、沟壑。宜对山背或平滩。但也不能正好对正,须向左右稍偏。据说这样是为了躲开山水神的眼睛,避开各种伤害。定好门以后,去掉哈那上的毛剌。哈那头要对整齐(哈那的菱形网眼大小一样,哈那头就会对齐)。对齐以后,门头和哈那要一般高。

  乙、立套脑

  立套脑时,要使其上的纵木(南北向的)对着北举起,且使纵木北端对着正北的哈那,南端与门头正中垂直。举的时候,联结式套脑要抓住几根乌尼往起举,插椽式套脑要站在粪筐上往起举。先在四个方向上少插几根乌尼,使套脑固定,再从门两边开始插挂乌尼。如只从一头开始,受力会不均衡,蒙古包容易偏 。乌尼往哈那上固定的时候 ,必须把乌尼脚上的皮环儿挂在哈那头上,使乌尼的压力向下传导。如果挂在哈那外面的头上,哈那头外面的丫形就会向外撇出,哈那头和皮钉有挣断的危险。乌尼腿一定要与哈那头很好地对正以后再挂环。没有对好使劲拽或硬往上挂,架木就会走形。

  丙、架木的调整

  蒙古包的形状美不美,全在架木的调整上。调整架木有三种办法:

  其一,站在哈那正北,看哈那的正中、套脑的纵木、门头的正中在不在一条线上。如果错开就得纠正。这样包里的空间才能匀称,形状浑圆美观。

  其二,在离包十来步,从各个方向看哈那平滑不平滑,平整不平整。哈那头要完全在一个水平线上。再看乌尼腿挂在哈那头上以后,是不是拗着(拧劲,别扭)。

  其三,调整哈那网眼,决定毡包搭得高一些,还是低一些。网眼大小均匀,搭出的蒙古包也匀称美观。网眼的大小要看季节,春秋风大,包要低一些;夏天雨大,包要高一些;冬天适中。

  2、盖苫毡

  甲、冷季盖苫毡

  冬营地上盖苫毡 ,不同于其它三季:最先苫顶棚(即围绕套脑外圈,把乌尼——包顶苫住),多为三层。苫时先放前片,带子放在里面,为了卷放方便,苫时注意顶棚中心与纵木对齐,不要让套脑下垂,套脑木片不要翘出来。顶棚的领要和套瑙外圈对好。前片放好后,后片要对好前边的口来放置。里面的顶棚放好以后方能苫围毡,先放顶棚的用意,主要是为了保暧;压住顶棚的襟再放围毡,可以使包内不透风,所以能保暧。此外,先放顶棚,哈那头、乌尼脚都用顶棚的下部覆盖,这样围毡不会被顶破,从而能延长围毡的使用时间。

  苫围毡,就是用围毡圈围住哈那。苫围毡时,迎风的那片要压住下风头那片的口子。从西南开始苫起或西南、东南同时开始。从两边开始时,两边的边要与门框对齐,其襟(下部)要扫地(冬天)。要用顶棚的襟(下部)把围毡的上部包住,两片围毡抽口上的绳头要系住。如此苫盖的时候,所有围毡上部都把哈那头包住,并用抽口上的绳子抽紧,使其正好贴紧如伞般的乌尼。下部把哈那腿苫住缝好,内顶棚苫好、内围毡也苫好后,再放中层的顶棚、中间的围毡 。苫外面的苫毡与前两层的不同处,在于先苫住围毡,后捆中间的那股围绳,最后苫顶棚。顶棚苫好,用两片顶棚的带子把顶棚固定。

  乙、暖季盖苫毡

  与冷季盖苫毡不同有三:

  其一,围毡苫得靠上,因为暖季雨水、露水多,地潮,会把围毡下边沤烂,同时也是为了通风,使包里凉快。

  其二,围毡苫在里面,这样适合雨季。先盖围毡 ,后上顶棚,这样围毡 就到了里面。雨水再大,也不会从毡 缝流进包里。只能在外面沿着顶棚、围毡流到地上。

  其三、暖季苫毡薄。一、二层围毡和两层顶棚足矣。因而热天不仅凉快,下了雨也干得快,防止毡子沤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6
首先是地坪要平整;第二是立柱;第三是各个立柱之间的围挡;第四是顶部的结构的造型及其及其铺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3-07
有侧栏一般是伸缩的一体的,很好弄得,还有顶盖,还有外面的毛毡搭上就行有绳子可以固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