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这个词的来历

主要是历史

语出唐李益《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诗: "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 古诗文中,月亮的名称很多。了解这一知识,可以为我们的鉴赏古诗文扫清障碍,同时也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添学语文的情趣。 月亮名称: 一、月宫。神话传说月中有宫殿,为嫦娥所居住。如白居易《东城桂》:“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二、蟾宫、王免、蟾兔、蟾蜍。传说月中有蟾蜍与白兔,故名。如李俊民《中秋》:“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古诗十九连》:“三五明用满,四五蟑免缺。”后用成语“赔宫折桂”比喻参加科举考试得中 三、烟挂、桂它、桂魄。传说月亮中有~棉大桂树,高五百丈,故用桂魄等代称月亮。如李贺《巫山高》:“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官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四、玉盘、银勾。 月圆时或缺时的形状比喻而来。如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漫铺澄碧,朦胧吐 玉盘。”苏武《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E盘。” 五、婵娟。多用来指美女,又因月色美好,也用于指月亮。如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