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影片评价

如题所述

该片是一部非常美丽、单纯的影片。该作品的简洁性突出了深奥和精湛的艺术感。金基德导演不仅分离出了人类本性的核心,而且同时惊人地理解到人类经验所波及的范围。(《纽约时报》评 )
该片是一部像宝石一样的作品。该片丰富地描写了寂静和暴力、圣爱和俗爱、智慧和无差别等主题,几近完美。(《芝加哥论坛报》评 )
该片以寓言形式写了一名僧侣的成长过程,大量画面向我们展示了这位曾学过水墨山水的导演的美术表现力。简约的手法,默片般的场面调度,将影片处理得精致美丽。除了尽收韩国的四季靓景之外,五个大段落如同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的短片一般,结构完满。而最难得的是,影片大部分的段落都不需要对白,但让观众不觉得沉闷,实在颇为难得。(申江影视评 )
这是关于一个和尚的人生岁月,镜头后的金基德宁静而又形象地述说着生活的流逝。他始终保持着故事的趣味和曲折,不是灌输给观众空洞的理论,而是依仗物化的镜头和佛学的概念,抽取出人与自然的共性,把人的本性与动物的本能穿插交融的隐性描绘。他对主人公生命过程的展示,有意地掐头去尾而予以他人的生活代替:片尾的婴孩,正是主人公幼年寄居佛门的谜底。主人公还俗时老僧对徒弟命运的先知和点化,暗示了老僧曾和他有着相仿的人生经历。秋季老僧的孤苦伶仃和安然超脱的自焚死去,也将是主人公晚年的最终命运。
影片的基调整体上比较灰暗,仅存的温馨希望之处,是金基德对佛的肯定。抵消人类罪恶净化灵魂的唯一途径,便是来自佛的救赎。佛教徒的慈悲善意超凡脱俗,与世人的阴险狡诈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在主人公中年逃逸的一段最足以体现:杀妻后的主人公焦躁易怒心神不安,并带有暴力和自虐倾向。而师傅给予他“雕刻般若心经”的疗法,俨然把他由魔鬼变成了圣徒。晚年后的主人公再度返回寺院一心行善普度众生,走上了真正意义的信奉之路,在佛的指引下不谙世事刻苦修行,是其灵魂上的觉悟,也是对其所做错事的忏悔。片尾弃婴后的母亲滑入冰窟窿,是神佛对恶人的惩罚。显示出佛的公正和明察秋毫,也体现出儒家善恶有报的思想。(新快报评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