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幼儿园家长会育儿知识分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一、爱和规矩的原则

      成功的教育是爱和规矩的结合。

      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

      秩序规范关键期(2——6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象力发展关键期(2——8岁)

      从小培养孩子的遵守规矩,就是对孩子的爱,因为现实社会规矩无处不在,将来走向社会,破坏规矩面临的是严酷的惩罚。

      在家里要有家规,在学校有校规,在班级有班规,出门在外有交通规则……

      这些天,我总是会有意无意的把这些规则告诉小宝,给他输入这些概念。

      我们的家规就是:爱爸爸妈妈、尊重爸爸妈妈、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乱买东西……

      说到交通规则,我们母子俩就有一个长故事,小宝很喜欢车子,总是想去马路上开他的小车,我每天都要讲好多次交通规则、交通安全,为此还特意买了一套《交通安全故事》书。

      里面的警车人物他都很喜欢,刚开始他总是故意试探着走到马路中间去,因此我也恼火好几次。

      纳闷他为什么听到我的提示,看到车子来,确傻站着不动。我带着这个问题,和他一起看这一套绘本。

      后来发现,原来书里每一次遇到危险的时候,书里的警车伯利就会变身出现。

      他很喜欢伯利,也把自己相像成伯利,还会反复的讲伯利变身救人的故事。

      心想:“他会不会是想试探着尝试危险,让伯利变身来救他呢?”

      我带着这个疑问,在和他看完绘本之后,都会和他说一遍:“现实生活中没有会变身的警车救援队。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不会有伯利变身来救你。这些会变身的警车,是画这本书的人,想象出来的。不过里面伯利说的安全知识是真的,我们要照着做。不要去尝试危险,因为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没有人来救你。如果你和妈妈在一起,你去马路中间尝试危险,车子来了,只能是妈妈来救你,妈妈不是警车,是肉身,这样妈妈也会危险。……”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说,现实生活中没有警车伯利他是记住了,我安全知识也能自己说出来,可想要去探险的心,没有停。所以在外面,特别是马路上,我时时刻刻的都要盯牢他。

     今天早上,送他上学的路上,他提醒爸爸避让前面的电瓶车,看到电瓶车开到小车道上,他就说:“这辆电瓶车开到了小车道上,打叉叉。”

       当然,这个时候我不会放过与他强调安全规则、教育的机会,同时还要好好夸赞他:“墨墨说的对,电瓶车应该骑边上的路,骑到小车道上来是危险的,如果发生碰撞,他自己会受伤,小车车主也会遇到麻烦,这条路就会不畅通,警察叔叔就需要来处理。如果发生危险的事,就会很多人都受连,很多人不开心,还会影响他们自己的工作。如果受伤严重,就只能去医院躺着了,那他就没法工作,可能好些日子回不了家了……所以我们不能去做危险的事。”

      我不知道他能接受多少,一只要抓住机会,我就不放过,安全无小事,有了人身安全,有了健康的身体能,才有资格与机会谈人生。

      给我们培训育儿知识的老师说:1——6岁是孩子的关键期,6岁之前好好管管,6岁之前不管,6岁之后想管也管不了了,因为孩子的性格与习惯等都已经成形。

二、6岁之内,帮助孩子养成十个好习惯

1、会说谢谢

       懂得感恩,个人理解:当别人帮助你时,虽然是他人自愿或职责所在,能在得到帮助之后表示感谢,这是人品气度与素质的表现。

2、会交朋友

     朋友多路好走,朋友多见解多,朋友多眼界广……你懂的,当然这个交友,交的是良师益友。

3、喜欢看书

     看书可以学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可以拓展眼界,还有很多有趣又好玩的故事,之前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犹太人的教子方法,当孩子问到你一个不太懂知识点的时候,就是买一本这方面的书,让孩子自己阅读找答案。

4、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想法就要大胆的提出来, 才能有机会实现,也才能够验证自己的想法。

5、会做家务

     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人人都喜欢自理能力强的人。

6、喜爱运动

     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运动也能使人的身体得到健康, 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身体疾病。

7、活泼开朗

     做一个开心快乐的人,乐观的去对待每一个事情。

8、真诚

    没有人喜欢虚假的人,真诚才能够交到真正的朋友,在未来的事业发展道路上,也能给自己很大的帮助。

9、自信、自制

    自信是建立在多次成功事情上的体现, 给孩子建立自信,多夸夸孩子。

    教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建立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等待、自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0、有好奇心

      好奇心是探索新知识领域的火点,建立你孩子的好奇心, 同时自己多补充知识,别让孩子给问倒了,孩子问的问题,如果自己真的不知道,可以转移注意力。

三、培养孩子的以上十个好习惯,家长扮演好四个角色。

1、引导者

       随时随地、因势利导、把孩子自发的兴趣引导 到培养能力的轨道上来。

2、支持者

      创设条件、环境,帮助孩子获得成功;万一失败,教训中也要给他鼓励。

      鼓励孩子做对每一件小事,以使他逐渐养成习惯。

3、鼓动者

      要善于鼓起孩子跃跃欲试的热情,聪明在于多思、多说、多做。鼓励孩子发散性思维,多提问、比引导。

4、解释者

      帮助孩子整理零散的知识经验,要求是正确的、浅显的、生动的、形象的。

小结:

引导孩子把兴趣变为能力

支持孩子获得成功

鼓励孩子多思、多说、多做

帮助孩子整理零散的经验

四、培养好习惯,教出优秀的好孩子,家长还需要以下:

1、多放手,少包办,用一只手帮孩子。(这个一只手就是——引导,我自己就是我动嘴说、他动手做。)

      孩子最高兴的是,自己做对了事,得到大人的肯定和称赞。

2、多鼓励,少责怪,培养习惯不求水平。

      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越来越聪明。

      不是愚笨的孩子被指责,而是指责使孩子越来越笨。

     (夸奖不能只是,你好棒,你做的对,之类的简单不具体。要夸奖的具体,每一件事都会有亮点,抓住具体的亮点夸奖。)

3、多榜样,少说教,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做什么样的人。

4、多陪伴,少放任,给孩子最好的爱。

      有效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家长的陪伴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坚持的力量、进步的动力。

五、我get到的重点,孩子坏脾气的处理方法:

    1、1对1对待:他对谁发脾气,就由谁管理。

    2、找个安全的地方:他发脾气时不至于伤到自己。

    3、看着他:对谁发脾气,就由谁看管。

    4、不打、不骂、不走开、不说话、笑着对他。

    5、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答应。

    6、安静下来之后,问为什么:学会交流、学会沟通。

    7、合理的要求,不能每次都答应:因为现实社会中,看似合理的要求,不一定自己就非得拥有。

    8、多看书,多听故事。

    9、亲情:6岁之前有恩于他,6岁之后有威于他(威:威严、威信)

六、最后总结:

人才是多元性的,爱因期坦的活,爱迪生干不了,爱迪生的活,爱因斯坦也干不了,但是他们两个,人都是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人,很难说谁更重,。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人。

因此,人和人是不能相比的,只要有良好的品德、习惯、能力、情感,社会就有需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