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的翻译!

如题所述

翻译:

何况刘豫州乃大汉皇室的后裔,英才盖世,群士仰慕,犹如众水归海。

一、原文

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二、译文

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一个壮士,尚且坚守节操而不投降受辱,何况刘豫州乃大汉皇室的后裔,英才盖世,群士仰慕,犹如众水归海。如果功业不能成功,此乃天意所定,岂可再做曹操的下属!”

三、出处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二、作品赏析

《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也倍加赞赏,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竟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

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今天。

三、作者简介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西晋史学家。

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蜀国天文学家),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况且刘豫州(豫州是地名,刘豫州指的是刘备,汉末有用姓氏+地名的说法)是皇室的出身,英才非常的出众,很多的士人都很仰慕,如同流水期盼着回到大海一样。我觉得也就刘豫州需要稍微解释下,,其他的很多现在也会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0-08
出自《伶官传序》,何况刘豫州是汉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所有当地人,很多人才仰慕他就像河水流到大海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