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gb2626是什么标准

如题所述

口罩GB2626分为GB2626-2006和GB2626-2019两种,GB2626-2006又叫做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19又叫做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这两种分别在吸气阻力、呼气阻力、气密性、呼气阀情况、实用性能、清洗消毒等方面有着不同的标准,具体如下:
1、GB2626-2006是一个口罩的国家标准编号,属于民用级别,不属于医疗级别。即俗称的“民用n95”口罩(还有医用n95口罩),平时不接触病患,或者不在高危环境中用这个级别的即可。
①呼气阻力:所有类型和级别的呼吸器面罩≤250Pa。
②吸气阻力:所有类型和级别的呼吸器面罩≤350Pa。
③气密性:未考虑一个面罩有多个呼气阀的情况;检测气密性时呼气阀为水平状态。与典型使用状态不符没有要求样品与检测装置之间应气密。
④实用性能:无规定。
⑤清洗消毒:未考虑产品宣称过滤元件可清洗或消毒的情况
2、2020年7月1日,GB 2626-2019将正式实施,将对 KN95 型口罩在呼吸阻力、气密性、实用性能、清洗和消毒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更能反映口罩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性能。
①呼气阻力:带呼气阀的各类面罩≤150Pa;
②吸气阻力:无呼气的随弃式罩:KN90/KP90:≤170Pa;KN95/KP95:≤210Pa;KN100/KP100:≤250Pa带呼气间的随弃式面罩:KN90/KP90:≤210Pa;KN95/KP95:≤250Pa;kN100/KP100:≤300Pa可更换式半面和全面罩:KN90/KP90:≤250Pa;KN95/KP95:≤300Pa;KN100/KP100:≤350Pa;
③气密性:未增加对一个面罩有多个呼气阀情况下应做出的要求:检测气密性时呼气阀改为垂直状态;增加要求样品与检测装置之间应气密;更改检测方法为在 249Pa 负压条件下呼气阀泄漏气流量不应大于30mL/m3。
④实用性能:在模拟使用的条件下,难以评价的性能,由受试者佩戴呼吸器,模拟实际应用状态下的一些动作,然后对使用感受提供主观评价。在温度为 16℃~32℃ 和相对湿度为 30%~80% 的环境中进行检测。
⑤清洗消毒:对产品设计允许过滤元件可清洗或消毒后重复使用的产品增加要求:在制造商应提供的信息部分:要求提供适用的颗粒物具体特性和/或范围;可清洗或消毒的最大次数,供使用者判断是否继续有效或更换的方法;按照制造商的说明方法做预处理后满足过滤效率、泄漏性和吸气阻力的要求。
法律依据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规定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本标准与GB 2626-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从《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调整为《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删除了“烟”“雾”“微生物”三项术语,增加了“穿透率”“佩戴气密性检查”“指定防护因数”“计数中位径”“质量中位径”“空气动力学粒径”和“空气动力学质量中位径”七项术语
修改了各类呼吸器的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要求;
修改了呼气阀气密性的要求和检测方法;
将呼气阀盖的称呼调整为呼气阀保护装置;
修改了对各类呼吸器的视野要求;
增加了对制造商声称过滤元件可清洗和/或消毒后重复使用的产品的要求和检测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