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如题所述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干涉儿童自由行动的教育家太多了,一切都是强制性的,惩罚成了教育的同义词。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她特制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家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儿童进行感官练习。

蒙台梭利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学说的基础。过去许多人批评她在这个问题上纯属遗传决定论,其实并不尽然。

纵观蒙台梭利的全部学说,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而实现的”(蒙台梭利:《有接受力的头脑》,1949年英文版,第97页)。

蒙台梭利肯定,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及早进行教育,丰富儿童的经验,可以消除和防止智力落后的现象。

扩展资料

蒙特梭利的初级教学法适用于3~6岁的儿童,为了促使幼儿生理的正常发展,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动作熟练化,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的肌肉练习,她除了顺其自然,让幼儿通过坐、起、走、穿衣、脱衣、取物、照料动植物等行为得到良好的体育练习外,还发明了种种器具,如螺旋梯、摇椅等等,帮助幼儿进行训练,还编制了体操乃至于呼吸、唇、舌、牙等方面的特别练习。

如穿衣、个人卫生、室内整理等,使儿童不需别人帮助而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上的事项,培养其独立性。不难看出,蒙台梭利上述做法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有许多可取之处。至于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还须作进一步的分析。

这是蒙台梭利方法中的中心环节,下文将予重点述评。蒙台梭利认为,感官训练既为儿童将来的实际生活作准备,又是儿童接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础。

结合感官训练,提早让儿童接受读、写、算、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同时,通过谈话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通过特别设计的教具操作流程与数学教具,帮助孩子掌握“数量”的抽象概念。

通过大量的语言活动与教具,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文字书写与阅读能力,并增加儿童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台梭利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5
 (一)推崇遗传,重视引导儿童的自发冲动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人的遗传素质和内在的生命力。她说: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他的生命力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中发展起来的”。(3)对内在力量的推崇,必然把外界影响置于隶属地位。“环境无疑在生命的现象中是第二位的因素,它能改变,包括助长和抑制,但它从来不能创造。”
    既然遗传是第一位的,则由遗传决定的生命力就具有头等地位。对儿童来讲,生命力的表现就是自发冲动。对儿童的自发冲动是压制还是引导,这就成为区分教育的好坏的分水岭。蒙台梭利对旧学校压抑学生的自发冲动的做法给以猛烈抨击。她说:“在这样的学校里,儿童像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每人被束缚在一个地方--桌子边。”(4)这给学生带来极大的痛苦。在身的方面,骨骼畸型;在心的方面,教师为了把零碎干瘪的知识塞进儿童的头脑,用奖励和惩罚诱逼儿童集中注意和缄默不动。蒙台梭利说:“奖惩是强加的一种刺激,它将导致一种非自然的结果。”(5)即人的尊严丧失殆尽,类同机器。可见,扼杀儿童的自发冲动,必然使儿童身心受害。蒙台梭利明确指出:“我们窒息了他们的自发冲动,结果也许是我们就窒息了生命本身。”
    显然,蒙氏抨击旧学校压制儿童主动性的观点是可取的,但她把做为个性发展物质基础的遗传素质绝对化,视为决定性因素的看法则是不科学的。
    (二)强调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教育必须跟儿童发展的敏感期相吻合
    蒙台梭利既认为遗传是第一位的,又认为环境具有头等重要性。长期的教育经验使她坚信,环境对人的智力发展是举足轻重的。她说:“把头等重要性归咎于环境问题,这形成了我们教育方法的特点。……以至造成了我们整个体系的中心。”(6)那么遗传与环境二者之间的矛盾,蒙台梭利是如何解决的呢?
  她是从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与关键期的观点提出并解决这一矛盾的。她认为,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生命力不仅通过自发活动呈现和发展,更表现出一种节律。即生命力在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感官的敏感期。例如,对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敏感期在两岁到六岁,对颜色、声音、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在两岁到四岁。某种感觉能力在相应时期内出现、消失。当它们出现时,能最有效地学习。许多低能者之所以低能,就是因为忽视了敏感期的训练,这是一种很难甚至无法弥补的损失。在这里,环境和教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至此,“遗传的第一位”“和“环境的头等重要”就统一起来了。蒙台梭利还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必须跟敏感期相吻合。这就意味着要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为此,必须进行个别教学,儿童各自按自己的需要进行活动,儿童的自由成为教育的关键。
    应当指出,敏感期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的思想是有意义的。这已被心理学家所广泛承认。美国教育家亨特在1964年版《蒙台梭利方法》的序言中明确地指出,蒙台梭利方法重视儿童早期经验,主张通过感知和运动的协调,促进智力发展等思想符合当今的儿童心理学的见解,这是它目前在美国流行的主要原因。(7)
    (三)注重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在其《蒙台梭利方法》一书中,花了四分之一的篇幅来论述感官教育,可见感官教育在她的方法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的重要性表现为,从心理学意义讲,符合儿童该时期心理发展需要。“刺激,而不是对事物的思维、吸引着他的注意”。从教育学意义讲,算术、书写、言语、实际生活的能力、良好程序的规范都由感官教育引出。既然感官教育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而制定的,则上述的生命力活动的特点在感官教育中就反映出来了。
  蒙台梭利教具(部分)
  
    第一,由于儿童对不同的感官刺激有不同的敏感期,为此,感官训练必须细分为触觉、视觉和听觉等,并相应地设计各种教材。由于生命力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得到满足和发展,为此,感官训练必须由儿童自己操作。例如,蒙台梭利有一套教具是训练儿童的视感知能力的,在一块木板上有十个大小不等的孔,每个孔相对于一个圆柱体,每个圆柱体直径只差1毫米,要求儿童能正确地把混杂在一起的圆柱体放进相应的孔中。蒙台梭利认为,在操作教具的过程中,通过对细微差异的注意、比较、判断,感觉就敏锐了。
    第二,由于儿童的自由是使教具跟儿童敏感期相配合的关键,为此,感官教育要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外人尽量不干预。它表现为两方面:首先,实施个别教学,每人可自由选择符合自己内在需要的活动;其次,教具能控制错误,便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以刚才的例子来说明,如果儿童把一个圆柱体放进一个比它小的孔,则放不进去;如果把它放进一个比它大的孔,则到最后,终将至少有一个圆柱体放不进孔中。所以,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错误,就必须重新选择。因此,“这套教具控制了每一个错误,要求儿童能进行自我纠正。”
    第三,由于生命力的活动服从一定的节律,它在不同时期“保持在某个限度之内,被某种不可战胜的规律约束着。”为此,每种感官的训练都由一套逐渐加大难度的练习组成。例如,跟文字学习有关的感官教育分五步。(1)手、眼联合感知圆柱体的差异。(2)单纯用眼感知棱锥、立方体等的差异。(3)单纯用手触摸、感知沙纸上略高的字迹。(4)用笔临摹字迹,进行肌感的训练。(5)用水彩、绘画自发地写字。实际技能的训练,算术的学习等,都有类似的渐进的顺序。蒙台梭利用此法训练,使四岁的儿童用一个半月,五岁的儿童用一个月,学会了写字。而按传统方法,五岁的儿童至少要两个月才能学会写字。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1
旺财梭利教育的主要观点是快乐教育,然后就是散养,但是现在的散养不是借啊,不是创建美好的人生。
第3个回答  2020-05-18
1重视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2环境的教育作用
3幼儿自由与作业相结合
4教师的作用
5感觉教育
第4个回答  2021-03-2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