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社会法学派代表人物庞德及其思想

急啊,各位高手,后天考试用。文字越多越好哈

庞德 (三国中)个人资料 性别 男

籍贯 [雍州]南安狟道 [今甘肃陇西东南]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立义将军 关门亭侯 谥曰壮

家族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配偶 未知

兄弟姐妹 庞柔

子女 庞会

相关人物 马腾 马超 马岱 曹操 关羽 于禁

曾效力过的势力 魏 张鲁 马腾|超|韩遂

庞德 - 简明历史传记

庞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少年时任郡吏及州从事。从马腾进击反叛的羌、氐等外族,数有战功,迁至校尉。曹操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时,郭援、高干等略河东;庞德时随马腾之子马超拒战郭援、高干于平阳,为军中先锋,进攻郭援、高干,大破其军,更亲斩郭援首级,于是拜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马腾被征为卫尉,庞德便留属马超。曹操破马超于渭南时,庞德随马超逃入汉阳,保守冀城;不久又随马超投奔汉中,从属于张鲁。曹操平定汉中后,庞德便随众投降。曹操素闻其骁勇,拜庞德为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后庞德领军与曹仁共攻宛城,斩叛将侯音、卫开,遂南屯于樊城,以讨关羽。其时樊城诸将以为庞德之兄庞柔时在汉中,对庞德颇有猜疑;庞德遂奋意力战,深为关羽军所忌惮。军败后庞德誓死不降,结果为关羽所俘杀。曹操闻知此事甚为伤悲,为之流涕,于是封其二子为列侯。

庞德 - 简明演义传记

庞德,字令明,南安人,为西凉马超帐前心腹校尉,于演义第五十八回登场。其时曹操擒杀马腾于许昌,马超誓报父仇,于是攻打长安,庞德与马岱并为左右折冲。双方攻防战中,庞德献策筹画,成功攻陷长安,并亲斩郡守钟繇之弟钟进。后曹操亲征马超、韩遂于渭南,韩遂以庞德为先锋,循河与战,中计遭围;庞德奋勇步斗,破敌突阵救出韩遂,又杀曹仁部将曹永,夺其马护韩遂而走,其悍勇遂知名。后马超兵败,庞德随之逃入汉阳,保守冀城;不久又随马超投奔汉中,从属于张鲁。马超降蜀,庞德因病未随,所以曹操攻汉中时,张鲁功曹阎圃便劝张鲁用庞德以敌曹操手下诸将。曹操素闻庞德骁勇,以计擒之;庞德思张鲁不仁,亦愿拜降。曹操自此待庞德甚厚,庞德亦数卫曹操于危难。后曹仁被蜀将关羽围于樊城,庞德受任为先锋,随于禁引军赴救。其时诸将皆以庞德之兄庞柔、故主马超均在蜀中,对庞德颇有猜疑;庞德遂奋意力斗关羽父子,又箭射关羽,深为关羽所忌惮。然而于禁惧其立功,处处加以制肘。魏军败后,庞德誓死不降,结果为关羽所杀。曹操闻知此事甚为伤悲,为之流涕。

庞德的历史评价

◆文帝赐谥策曰:「昔先轸丧元,王蠋绝脰,陨身徇节,前代美之。惟侯式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寡人愍焉,谥曰壮侯。」(《三国志魏书十八庞德传》)

◆陈寿评曰:「庞德授命叱敌,有周苛之节。」(《三国志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庞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也。少为郡吏、州从事。初平中,从马腾击反羌叛氐,数有功,稍迁至校尉。建安中,太祖讨袁谭、尚于黎阳,谭遣郭援、高干等略取河东,太祖使钟繇率关中诸将讨之。德随腾子超拒援、干于平阳,德为军锋,进攻援、干,大破之,亲斩援首。拜中郎将,封都亭侯。后张白骑叛于弘农,德复随腾征之,破自骑于两肴间。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后腾征为卫尉,德留属超。太祖破超于渭南,德随超亡入汉阳,保冀城。后复随超奔汉中,从张鲁。太祖定汉中,德随众降。太祖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邑三户。

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樊下诸将以德兄在汉中,颇疑之。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后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德被甲持弓,箭不虚发。将军董衡、部典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德谓督将成何曰:“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战益怒,气愈壮,而水浸盛,吏士皆降。德与麾下将一人,五伯二人,弯弓傅矢,乘小船欲还仁营。水盛船覆,失弓矢,独抱船覆水中,为羽所得,立而不跪。羽谓曰:“卿兄在汉中,我欲以卿为将,不早降何为焉?”德骂羽曰:“坚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遂为羽所杀。太祖闻而悲之,为之流涕,封其二子为列侯。文帝即王位,乃遣使就德墓赐谥,策曰:“昔先轸丧元,王蠋绝脰,陨身徇节,前代美之。惟侯戎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寡人愍焉,谥曰壮侯。”又赐子会等四人爵关内侯,邑各百户。会勇烈有父风,官至中卫将军,封列侯。

庞淯字子异,酒泉表氏人也。初以凉州从事守破羌长,会武威太守张猛反,杀刺史邯郸商,猛令曰:“敢有临商丧,死不赦。”淯闻之,弃官,昼夜奔走,号哭丧所讫,诣猛门,衷匕首,欲因见以杀猛。猛知其义士,敕遣不杀,由是以忠烈闻。太守徐捐请为主簿。后郡人黄昂反,围城。淯弃妻子,夜逾城出围,告急于张掖、敦煌二郡。初疑未肯发兵,淯欲伏剑,二郡感其义,遂为兴兵。军未至而郡城邑已陷,捐揖死。淯乃收敛揖丧,送还本郡,行服三年乃还。太祖闻之,辟为掾属,文帝践阼。拜附马都尉,迁西海太守,赐爵关内侯。后征拜中散大夫,薨。子曾嗣。

初,淯外祖父安赵安为县李寿所杀,淯舅兄弟三人同时病死,寿家喜。淯母娥自伤父仇不报,乃帏车袖剑,白日刺寿于都亭前,讫,徐诣县,颜色不变。曰:“父仇已报,请受戮。”禄福长尹嘉解印绶纵娥,娥不肯去,遂强载还家。会赦得免,州郡叹贵,刊石表闾。

阎温字伯俭,天水西城人也。以凉州别驾守上邽令。马超走奔上邽,郡人任养等举众迎之。温止之,不能禁,乃驰还州。超复围州所治冀城甚急,州乃遣温密出,告急于夏侯渊。贼围数重,温夜从水中潜出。明日,贼见其迹,遣人追遮之,于显亲界得温,执还诣超。超解其缚,谓曰:“今成败可见,足下为孤城请救而执于人手,义何所施,若从吾言,反谓城中‘东方无救’,此转祸为福之计也。不然,今为戮矣。”温伪许之,超乃载温诣城下。温向城大呼曰:“大军不过三日至,勉之!”城中皆泣,称万岁。超怒数之曰:“足下不为命计邪?”温不应。时超攻城久不下,故徐诱温,冀其改意。复谓温曰:“城中故人,有欲与吾同者不?”温又不应。遂切责之,温曰:“夫事君有死贰,而卿乃欲令长者出不义之言,吾岂苟生者乎?”超遂杀之。

先是,河右扰乱,隔绝不通,敦煌太守马艾卒官,府又无丞。功曹张恭素有学行,郡人推行长史事,恩信甚著,乃遣子就东诣太祖,请太守。时酒泉黄华、张掖张进各据其郡,欲与恭艾并势。就至酒泉,为华所拘执,劫以白刃。就终不回,私与恭疏曰:“大人率厉敦煌,忠义显然,岂以就在困厄之中而替之哉?昔乐羊食子,李通覆家,经国之臣,宁怀妻孥邪?今大军垂至,但当促兵以掎之耳;愿不以下流之爱,使就有恨于黄壤也。“恭即遣从弟华攻酒泉沙头、乾齐二县。恭又连兵寻继华后,以为首尾之援。别遣铁骑二百,迎史官属,东缘酒泉北塞,径出张掖北河,逢迎太守尹奉。于是张进须黄华之助;华欲救进,西顾恭兵,恐急击其后,遂诣金城太守苏则降。就竟平安。奉得之官。黄初二年,下诏褒扬,赐恭爵关内侯,拜西域戊己校尉。数岁征还,将授以侍臣之位,而以子就代焉。恭至敦煌,固辞疾笃。太和中卒,赠执金吾。就后为金城太守,父子著称于西州。

评曰:“李典贵尚儒雅,义忘私隙,美矣。李通、臧霸、文聘、吕虔镇卫州郡,并著威惠。许褚、典韦折冲左右,抑亦汉之樊哙也。庞德授命叱敌,有周苛之节。庞淯不惮伏剑,而诚感邻国。阎温向城大呼,齐解、路之烈焉。
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是一位颇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个在美国当代历史中有争议的人物。1885年生于美国的爱达荷州。1908年,他来到伦敦,发起了一场旨在改变当时文坛诗风的意象派运动,开创了美国现代派文学的先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庞德迁居当时的世界文化中心巴黎。1924年庞德去意大利,并在政治上开始向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靠拢。二次大战期间他公开支持法西斯主义,并在罗马电台的对美国广播中发表数百次亲法西斯、反犹太人的演说。战争结束后,他被美军逮捕,押回本土等候受审。后因医生证明他精神失常,再加上海明威和弗罗斯特等名人的奔走说项,他只被关入一家精神病院。1958年,庞德结束了12年的精神病院监禁,重返意大利居住,直至去世。
庞德一生的著述颇多,主要作品有《面具》(1909)、《反击》(1912)、《献祭》(1916)、《休·西尔文·毛伯莱》(1920)和《诗章》(1917~1959)等。此外,他还写了不少文学评论文章。他的早期诗歌遵循意象派的理论,用准确、鲜明、含蓄的意象来表达事物,文字简洁,通俗上口,并富有流畅的音乐美。他的某些诗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讽刺了西方社会中商品化倾向和市侩气息对文艺的侵蚀,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险恶境遇。不过,他的诗也有内容空泛、一味追求形式和个人色彩太浓的缺点
他对语言文字爱好,始于中学时代。这一爱好到了他硕士研究生阶段,成了他研究法语、古英语、拉丁语的动力。后来,他致力于世界文明与文化历史的探索与研究,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1908年,他到了欧洲。在离开美国之前,他曾在一所大学任教。可是,由于他不合乎时势,工作不到6个月,便被解除了职务。此后,庞德在欧洲生活和工作了约40年。在他离开美国到了伦敦以后,他与文学界人士交往密切,曾担任过著名爱尔兰诗人W.B.叶芝的秘书。他热情地帮助过不少作家,T.S.艾略特、詹姆士·乔伊斯等人都是他的知心朋友。在诗歌创作中,他是“意象派”诗风的倡导者,提出了“创新”的口号。
早在年轻时期,庞德便对中国古诗有极大兴趣。1915年,他出版了中国古诗的英语译本,题名为《中国》,收集并翻译了17首诗篇,大部分是李白的作品,此外还有古诗《青青河畔草》等。在他的《华夏》译诗集的扉页上,有一段简短的注解,说明他的译作是以厄内斯特·弗诺罗塞(Ernest Fenollosa)的笔记以及莫利(Mori)和埃列伽(Ariga)两位教授的解释为根据的。弗诺罗塞是美国的一位研究东方文学与艺术的先驱,曾在日本从事教学工作约12年,回到美国以后,任波士顿博物馆馆长。
显然,庞德通过中介翻译中国古诗,其译作与原文的出入之处在所难免。比如李白的《长干行》成了英语中的《水路商人的妻子———一封信》;他给我国古诗《青青河畔草》所加的英文标题是《美丽的梳妆台》。他的译作充分反映了他的丰富想象力,也强烈地表明了他的执著精神和良苦用心。
庞德从翻译中国古诗开始,进而研究中国的古代文明和儒学思想。他的孜孜不倦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体现在他的《诗章》中,进入了他的诗行。一笔一画地写成的工整的方块字被镶嵌在他的诗篇中,同时又以罗马拼音字符的形式出现在诗句中,如“尧”、“舜”、“禹”、“正名”等。请看下面他写的诗行:
YAO like the sun and rain
Saw what star is at solstice
Saw what star marks mid summer
(大意是):
尧像雨和太阳,
知道什么星星的位置在二至点(注)上,
知道什么星星表示着仲夏时节
庞德敏锐地注意到儒学对于中国历史中各个朝代兴衰的作用,他把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翻译成英语。他的译文字字句句体现着他对儒学的研究与理解,向全世界传播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