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如何看绘本

如题所述

1、发现

(1)封面。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时首先要从封面看起,让孩子通过封面的图画和文字来猜猜内容,这样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封面上有两只大小不一的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仿佛在说话,可以让孩子猜猜他们在做什么。

(2)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蕊之间的衬低,它并不只是装饰图案,很多时候它与正文故事息息相关,有时也会提升主题。

(3)扉页。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这个页面会写有书名以及作者的名字,从这一页可以告诉孩子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

(4)正文。孩子的思维与大人的不一样,他们总能发现正文内隐藏的神秘内容,也总能讲故事读出意想不到的意思,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不同感受,要积极鼓励孩子边发现边猜想故事,鼓励他们融入故事中去。

(5)封底。读完正文的内容,合上书本并不意味着绘本就已经看完了,有时候封底会有故事的延续,并且与封面相呼应,所以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在合上书本后认真看封底的内容,或许能让孩子继续发挥想象力。

2、思考

在阅读完绘本之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再现情节,让他们说出自己看完这本书的感受,以及对故事中感兴趣的人物的理解,从而逐渐引导他们联想到自己的行为习惯或者周边的生活环境。

3、表达

阅读绘本,能给孩子创造表达的舞台。绘本不仅能让孩子学习语言,还能让孩子丰富自己的表达。比如让孩子重述看过的故事,进行讲故事演故事或者是续编故事,又或者是让孩子改一改结局或者是情节,这些都能激发出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0
家长给孩子读绘本的过程中总是认为读一两遍文字,再让孩子翻着看一本书就算读完了。严格意义上这还不能算是真正读过,最终孩子也难以有所收获。

  读绘本,不仅要读字,也要将图画部分纳入“讲述”中。孩子在用耳朵听的同时,也需要用眼睛仔细读图,在文图合奏中进入故事情境,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大人是如何理解故事、图画的,又是如何运用声音语言、翻页动作等讲读要素引导孩子的,直接影响着阅读效果。那么家长要如何给孩子读绘本呢?



  1、大声朗读:在绘本阅读中,家长的语调请尽量抑扬顿挫,语言要情感丰富,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夸张一些。当动人的语言连接孩子的耳朵和心灵,不仅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增强,还能成为连接父母和孩子之间最亲密的纽带。

  2、尽情表演:绘本阅读不仅要读,更要表演。家长可以用不同的声音、夸张的表情、肢体动作去演绎和扮演不同角色,这样在家长的热情带动下,孩子也会更加乐此不疲地享受阅读的兴趣。

  3:、大胆改编和创作:在给孩子读绘本的过程中,除了绘本本身的内容外,家长还可以做一些延伸,比如:改编情节和提问引导。
第2个回答  2020-11-10
在引导我家多宝看绘本,培养他阅读习惯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个人觉得,引导宝贝看绘本,宝爸宝妈的作用真的是不可替代(关于我走过的弯路,挖过的坑,在这里就不细数了)

首先,买回了一本优秀新绘本,要如何吸引宝贝的注意力,让他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很开心的配合你翻阅,这就很费心思和精力了~当初我把《我爸爸》这本绘本亮在我家多宝面前,连续几天,基本上是连封面到环衬都没来得及翻完,他小哥子已然转身跑远了~!越是想抓过来看书,他跑得越远~!没办法,只能先搁置。某天,跟多爸密谋好了,再装作不经意的把书亮出来,让多爸配合着表演了里面让大灰狼出去的情景,让多宝模仿动作,乐得他咯咯咯的笑之后,这本绘本才算是引入成功。他会因为想看我们做这个夸张的动作,自己想模仿而主动拿出绘本,和我们一起翻读~

其次,引入成功的绘本,在一段时间内是需要反复翻读的,因为需要巩固,也需要做绘本精读,这是让孩子在阅读绘本中除了欣赏绘画的美,发现里面的细节,亲子高效互动的需要。一本绘本不是读几遍就完成任务的,值得反复读,每次翻读,在不同的故事环节里,和孩子的互动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他会强烈要求按他理解的动作完成互动,比如《我爸爸》里面,运动会比赛的那个场景,多宝发现里面有位爸爸跑步的时候在打电话,所以,每次到这页,他一定会有打电话这个互动~

再下来就是绘本的互动输出了,经过反复翻读之后,宝贝是有了绘本故事的自己理解的,尝试着让宝贝自己表达。我家多宝目前还没来得及把话说利落了,每句话一般不超5个字,所以他在这方面目前做得还不咋滴,翻到有太阳的出游场景,他能表达的大概意思是:晒,戴帽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