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年老了,才发现:抱团养老,根本不现实”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8

阿姨跟四位姐妹结义金兰,并且相约一起来到我们村的后山上报团养老,结果才发现报团养老根本就不现实,具体是什么情况导致报团养老不现实,且听我细细道来。

阿姨34岁的时候,姨夫就因癌症晚期求救无效去世了,留下一个六岁的儿子。她为了挣钱维持生计,于是就应聘进本地的工厂打工。当时工厂里有许多同龄人,在跟同事们相处两年之后,她跟四位同龄人并且也跟她一样失去丈夫的女人,相处得最很好。

因为她们觉得大家有同样的遭遇,都是可怜命苦的女人,有共同的话题,因此她们决定结义为姐妹并且相约,在退休之后找一个清净的地方,一起安度晚年。当时阿姨跟她们结义,论年龄排名次,阿姨排名第三,因为姐妹们相互陪伴,所以她们五个人都在工厂里工作,直到退休。

在她们结伴养老之前,她们已经有了在工厂里相处二十几年的经历,因此她们都觉得自己跟姐妹们难舍难分,在退休的时候就刻不容缓的找养老的地方。经过一个月的寻找,对比,她们最终选择在我们村的后山上搭建豪宅定居。

她们五姐妹刚居住在一起的时候,日子过得非常开心幸福,每天饲喂家禽,唱歌跳舞,一起锻炼身体,几乎一切生活都是同步的。可是在她们刚结伴居住的第一个冬天,由于天气太冷有一位姐妹感冒了,结果因为一起居住,相处的距离太近,最终导致把其他四位姐妹都传染了。

为此,她们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她们请来了建筑师傅,在豪宅旁边搭建了一个小房子,只要有姐妹生病的情况,就让生病的姐妹单独居住,防止病情传染给其他的姐妹。就这样,她们结伴养老了十三年,那个时候她们已经年迈,有个别姐妹要自理生活都困难。

于是她们请了两位保姆来负责做家务,而她们每天仅负责 娱乐 和锻炼身体。可是由于她们对子女以及亲戚们有牵挂,所以每次亲戚家或者子女有事或者设宴,她们都会赶回去参加,但是由于是居住在山上并且她们又已经年迈,行动又不方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们买了一辆面包车并且请了一位司机,让司机负责每天进城购物以及接送她们出行。岁月不饶人我们都知道,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在她们相伴养老的第十七年有一位姐妹因患病抢救无效去世了,为此她们悲伤了好长时间。

自从有一位姐妹去世之后,两年之内有三位姐妹陆续离开人世,最终只剩下我阿姨和她的四妹,她们居住在山上,每天都会回忆着姐妹们在一起生活的快乐时光,同时在晚上的时候,她们两人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所以阿姨和她的四妹选择下山回家各自养老。

如今,阿姨已经78岁了,在家里依靠自己在山上养殖以及积攒下来的养老金,聘请保姆来家里,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她说在家养老,虽然没有抱团养老的那种热闹氛围,但是事少,清净,这种方式才真正的适合养老,因为老人养老,需要的正是清净。

通过阿姨把自己跟姐妹们抱团养老的经历告诉我之后,我从中分析总结得出,抱团养老有利也有弊。抱团养老的好处,作者总结为以下三个。

抱团养老的第一个好处,是热闹开心不孤单。因为跟聊的来的人居住在一起,每天都有人跟自己聊天因此不会孤单,反而会因为人多聚在一起,所以 娱乐 的花样就会变多,因此她们会觉得热闹又开心。

抱团养老的第二个好处,遇到事情有人可以商量并且生活上相互也有照应。因为人多居住在一起,而且大家又都是聊的来的好朋友,所以她们家中遇到事情,她们相互会有商量,想办法去应对,同时在生活上能相互照顾。

抱团养老的第三个好处,不打扰子女们的生活而且能让子女放心。因为她们抱团养老不会选择在某个姐妹家,所以她们不会打扰到子女们的生活,同时她们几位好朋友居住在一起,相互有照应,子女们会很放心。

但是有利必有弊,作者认为抱团养老带来的弊大于利,因此抱团养老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根本就是不太符合现实,具体原因有以下三个。

抱团养老不理想的第一个原因,病情会感染。我们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会不断下降,因此很容易生病,若是抱团养老,本来只有一位老人生病,弄不好就会把所有老人都传染了。

如果是小病,比如感冒这种病还能轻松的解决,若是大病被传染到,可能会危急到自己的生命,即使做了隔离,但是她们不是医生,做不出正确的隔离方式,并且有些病是突发性的,什么时候感染上都不知道。

还有,老人们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有些老人被感染上了感冒之后,她能顶得过去可是其他人未必都能顶得过去。

抱团养老不理想的第二个原因,出行不便而且麻烦事多。因为她们对子女和亲戚事有所牵挂,所以每次家里有事,她们就得从抱团居住的地方赶回家,而抱团养老的地方不可能会离每一个人的家都很近,她们已经年迈,来回赶很不方便。

同时倘若一个人的家中有大事,比如她的儿子或者孙子结婚,那么她回家去参加婚礼的时候,大家也都得去参加,来回赶路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是一种折磨。而且倘若一个人有事,大家也会替她着急因此事情就会变多了。

而老人养老需要清净,又是经常来回赶又是经常有事发生,提心吊胆,所以作者认为抱团养老的方式,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养老方式。

抱团养老不理想的第三个原因,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抱团养老,总有一天会有人先离开这个世界,到时候剩下的最后一位或者最后两位老人,会触景生情,被伤过度影响身体的 健康 。

也可能会每天都想到,已经离开人世的伙伴而感到恐惧。因为她们活着的时候每天都结伴在一起生活,活下来的人心理会觉得已经离开的人,会不会回来找自己下去陪伴她们,所以心生恐惧。

作者认为,如果综合分析,抱团养老是有利但是也有弊,并且是弊大于利,因此抱团养老根本就不现实。如果要抱团养老还不如去养老院养老呢,养老院里至少有专业的护理人员,而且还能节约开支。

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老了之后要抱团儿取暖养老的问题。曾经好像是在一览电视节目当中看到这种现象。记得好像是一对老夫妻。在某一个地方买了一个独栋的别墅。因为房间很多,自己又住不了。这样就考虑就招募一些老人到一起抱团儿养老。在实际运作当中。也结识了许多的老人。参加了他们抱团儿养老的行动当中。但时间过了不久。一些老人纷纷的退出。紧接着又开始招募一些老人。但是最终还都是以不欢而散结束了他们活动

抱团儿养老的初衷是好的。因为目前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儿女们结婚成家之后,负担比较重,而且都有自己的小家庭。照顾四个老人确实是有些难处。那么依靠抱团养老可以在老人之间 形成互相照顾,互相帮助的氛围。 好人们既有互相的帮助和照顾,又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还可以结交一些新的朋友,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为什么这些抱团养老的最终都走向了散火的局面。

因为每一个老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生活习惯,在接触人当中也都有自己的选择方向。采用抱团儿取暖的方法就是把另一个 性格,脾气 性格和生活习惯等都不相符的人, 撮合到一起。这样长时间以来,很可能就有矛盾的产生。而且老年人在长期的生活当中都形成了自己个性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说老年人 抱团养老是根本不可能形成的 终究是会以失败而告终的。

俗话说,人与人不同,花有多样红。心相近,情相远,性各异,趣不同。俗话又说,老还小,时而和,时而闹,呕心斗气多烦恼。这应该就是题主说的“抱团养老,根本不现实”的内在原因吧。

现实生活中,能一辈子相敬如宾、恩爱好初,不吵不闹不斗气和眭相处的夫妻伴侣,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百里挑一。几十年吵吵闹闹、磕磕绊绊,共枕夫妻尚且如此,你能奢望一群性格脾气早己定型各异而又不可改变的群团耄耋一团和气、相处无纷争、情暖如阳春?即使存在有,也可遇不可求不是。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户户均存道不出的情。受自身家景、身体、经济条件的限制,受本人生活习性、儿女赡养观点的左右,很难有标准统一又称心如意的养老方式方法,只能因人因时而宜,毕竟想法与现实存在差距,有时还不可调和。我身边一位友邻就存在这样困惑。兄弟俩,家景都不错,但事业都很忙,没时间照料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兄弟俩数次将母亲送养老院,其母都强烈返回。单独租房请人侍候,母亲脾气怪,几次将保姆赶走,非要在两儿间来回居住供养。老人丢不下面子,与养老院人不对付,又与俩儿媳性格严重不相容,乍整?

随着咱们国家老龄化程度的日益临近,探讨多种养老途径迫在眉睫。无论居家独自养老,还是社区团体、养老机构...都只能因人而异,量体裁衣。老年朋友们也要立足现实,放弃幻想,体谅儿女、家庭、 社会 。喜欢清静的,就自个养老,喜欢热闹的,就到养老院,选准性格、志趣、各方面条件相当的,就抱团养老也不差。开心、大度、乐观过好每一天,就0K。

当前空巢、独居老人的规模很大,相反养老院的数量难以满足需求,于是抱团养老便应运而生了。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养老方式,到底靠不靠谱?我们通过相关资料分析一下。有一家报纸发起了“要不要抱团养老”的调查,结果显示:结果是近九成的市民对此感兴趣并表示支持,想尝试。但是大家也知道失败的比例也很大,有70%以上的老人担心抱团养老中的问题不好解决,干不长。

一,抱团养老的好处。老人参与互助,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活充实,心情较好。最大的好处是降低疾病风险,尤其是夜间,遇到紧急情况时身边有人。

二,抱团养老存在的问题在哪里?有参加讨抱团养老的市民总结出以下几点:1.人们的生活习惯差异很大,容易产生矛盾;2.经济条件不同引起心理失衡,条件好的有人炫耀,差的出于自尊心而退出;3.有的人计较吃亏占便宜这类小账,久而久之难以共处。

总的看来,抱团养老看上去很美,正如人们所说的:理想很幸满,现实很骨感。尽管人们对此兴趣很大,但很多人下不了最后去行动的决心,生活习惯不同成了最大的障碍。我们试想一下,一对夫妻组成家庭尚有诸多矛盾,何况来自不同家庭的老人临时组合,俗话说“老小老小”,谁都不愿意在这个年龄“委屈”自己,可见难度之大。

对于养老,个人认为,国家除了养老金、医保政策以外,在养老机构的建设方面还需要更大的政策支持。庞大的而艰巨的养老事业,没有“国家队”的参与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有了“国家队”的主力军作用,再辅之以其他 社会 力量,养老事业才有希望。如若如此,则是养老事业之幸,老人之幸!



抱团养老,美好的愿景,在现实面前,自然是不堪一击。

人老了,即使可以自理,性格也必然会发生变化,曾经在一起玩玩的亲戚、朋友或同学,玩玩也还会产生些矛盾,况且要一锅搅马勺,谈何容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老去,有人生病不能自理,谁来照顾,一起抱团养老的老人吗?一日两日,天长日久,不是说说就可以过来的,久病床前尚无孝子。

人老了,麻烦就多,如今儿女指望不上,只能是靠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可以自理,社区养老是最好的选择,希望政府能发展支持社区养老服务业,设立监管机构,让老人诉求有出口,让服务机抅有章可循。

当不能自理时,医养服务是最好的选择,建立安宁医疗服务制度,让老人尽可能有尊严的走完最后一段人生路。

我认为抱团养老不现实,在一起 旅游 几天还行,一起过日子真不行。为什么?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包括饮食习惯、卫生习惯、消费习惯、作息时间都不同,短时间在一起还能互相包容、互相体谅,长时间问题都暴露出来了,谁也受不了。

能参加这些活动的老人都是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有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有主见的、遇事善于做主的人。大家都善于做主,听谁的?

所以,我认为报团养老不现实。


抱团养老也不能说不现实,最起码比孤独地一个人呆在家里强。抱团养老,主要是针对收入不高,进不起养老院低收入群体。倒是一种有效的好办法。不过这群体都是能自已自理的。大家玩得好,脾气相投,租一套农舍,自已种菜养鸡,欢聚在一起打打牌,跳跳老年舞,拉拉家常,交流交流,对身心 健康 是有益。合得来就在一起,合不来就散,好聚好散,行动自由,何乐而不为!

有不少人迈出第一步,寻找抱团取暖养老的对象,在我们家乡就好几位这样的老人,她们原来就是很好的朋友,认识已经有很多年了,有些是同事,有些是一起长大的姐妹,还有一些是在网络上认识的好朋友。


她们每年都相约一起 旅游 ,参观祖国的大好河山,拍下自己最美丽的画面,她们有退休金不用工作,也不想给儿女当免费的保姆,更不想二婚找一个老而无用的男人,为自己带来烦恼。

她们几个姐妹在一起,每天都非常快乐,一起干活,一起玩乐,一起跳舞,一起锻炼身体。

她们朝夕相处,每个人的优缺点时间长了全部爆露出来,生活习惯不同,生活方式不一样。

比如有的人喜欢吃甜的,有的人喜欢吃辣的,有的人喜欢吃大鱼大肉,有的人喜欢吃素菜素餐,性格不同,信仰不同。

有些人急性子,有些人慢性子,有些人每天吃斋念佛,有些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想法不同。


卫生习惯不一样,有些人房间整理的井井有条,每天换洗衣服,有些人却比较懒惰,动都不想动。

生活观念不一样,有的生活条件比较好,买些好吃的,有些生活条件比较差,比较节省,而有些人总喜欢占便宜,白吃白拿,甚至偷吃对方的零食。

有的人花钱比较大方,有的人比较节省,比如生活费、水电费支岀就不均衡,有的自己很省,有的人很浪费,而实行AA制,有些人就不平衡。

众口难调,比如养小动物、种花,有的人说会过敏,不喜欢。有的人却把小猫抱在床上睡觉,开始还能忍耐,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


感情也不是单纯的,有的姐妹看到异性产生好感,喜欢和他交朋友,把他带到房间,甚至偷偷出去约会。

而有些人对这些事情很厌恶,不能接受,农村比较偏僻,如果万一遇到生病很麻烦的。她们也很难照顾,自己的家人,都不愿意照顾,她们作为朋友的姐妹,谁想照顾一个病人呢?


抱团养老是60后70后的热门话题,现实中远没你想的那么美好,因为我有切身体会。

我退休快10年了,身边有一大堆各种类型养老的朋友,打一个简单比喻来讲好了,就像大伙年轻时刚怀小宝宝时一样,免不了和要好的闺蜜或朋友指腹为婚,可事实上未来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同样的道理,许多人在没退休前也常常和要好的朋友谈起抱团养老计划,但临到退休后大部分人都不了了之,就算很少一部分能凑到一块养老也不尽人意,细说起来其中的原因太多了。

抱团养老想法很好,谁牵头,谁组织?

既然要抱团养老,必须要有一个组织者,不然就是一盘散沙,这个组织者还必须具有个人的人格魅力,在朋友圈中有绝对的权威性,试想一下,大家同是退休人员,就算你在职时拥有绝对的权力,可退休后大家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啊,上班时你可以一呼百应,退休后凭什么还要听从你的号令,除非你全身心的付出,包括时间,金钱,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等等,服务大众的同时换来的也许是风险,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谁愿意干?
大家也许会说,商量着来呗,那好,我告诉你,我老公的朋友中就有这么六七家人,从2013年就开始谋划抱团养老,现在7年过去了还在商量,其中有一位朋友等得不耐烦,去年夏天先到马克斯那报到去了。

抱团养老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的朋友圈中就有一个抱团养老的例子,说起来已经是8年以前的事了,刚好那两年我们家外孙需要人照顾,好多次邀我加入都被我推辞了,没想到两年后等我回过头来想加入的时候,她们那个群体在半年前就一地鸡毛,由于各种原因己经各奔东西,当初美好的愿望已化作乌有,后来我从朋友中打听,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

我那个抱团养老的同学圈子有七个人,其中有一个女同学中年丧夫,但经济条件是这个圈子里最好的,很久以前她就在离市区不远的老家开了一个农庄,为此她关掉生意把几个要好的朋友拉到一起,牵头组建了这个抱团养老圈子。

1、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一样
这个圈子里有六对夫妻,13个年龄差不多的男女,大家平常走得都很亲近,可真正开始在一个小范围内生活就开始感觉很不协调,同样是一年退休的,退休金差距很大,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有区别,特别是身体条件也有差异,身体条件好的人在这个小环境下,永远都是付出最多的人,久而久之必然会逐渐加深积怨,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啊,这么说大家都懂的。

2、兴趣爱好并不完全一致

能聚集在一起抱团养老,最大的共识是互相之间对人品的信赖,可长期在一起生活没有共同的爱好就很难持久,她们圈子里有一个居士,还有一个每天发十多条朋友圈喜欢唱歌跳舞的人,从第三个月开始就磕磕碰碰,直到后来互相之间看谁都不顺眼。

3、受儿女的牵制,走着走着就散伙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每个人子女家庭条件都各有不同,由此引发的羡慕随着时间的增长,也许会变为嫉妒,抱团养老的新鲜感退去后,越来越多的人隔三差五地去子女家小住,不到一年这个小圈子就走到了尽头。

4、老年人也有走神的时候,弄不好就一地鸡毛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那位发起人,那个开过农庄的女强人,老年人也有走神的时候啊,大家长期在一个小圈子里同吃,同住同 娱乐 ,也不知从那个时候开始,另一个女同学感觉她老公和她之间似乎有点暧昧,这还了得啊,大家试想一下,弄不好就是一地鸡毛……

什么样的人适合抱团养老?

提出抱团养老这种模式并不是完全不合理,这种方式有利有弊,关键是这种模式适不适合自己,当今我们这代50后60后也将面临如何养老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自发组织的抱团养老有一定的局限性,抱团养老并非人人适合,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抱团养老?

1、抱团养老不是养老的终极目标,只能是从退休到养老的过渡期

如果把抱团养老作为养老的过渡期就很容易理解了,所谓抱团的概念应该是取长补短,相互之间有能力付出,这就需要您具备一定的自身条件,无重大疾病,至少是在能生活自理的状态下实现的,如果这一条不能确定的话,谁又能心甘情愿地单方面为您付出呢,所以我认为首先是年龄界限不能超过75岁。

2、组建团队时,人数以三五个家庭为宜

可以肯定地来讲,超过十个人的抱团养老是没有幸福感可言的,试想一下,哪怕是一个体量超大的旅行团,无论是吃住行等各方面的管理,都与小团在管理上有天壤之别,何况是风险较大的老年人,人的基数越大产生的蝴蝶效应就越大。

3、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姊妹最适合抱团养老
俗话讲得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姊妹之间的自然年龄差距,让抱团养老更具备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所谓血浓于水,年轻的照顾年龄稍大的哥哥姐姐天经地义,年长的帮弟弟妹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也理所当然。

写在最后:

趁现在还能动 还有点能力 赶紧为自已养老做准备 不是说咱们这一代是孝敬父母的最后一代 也是被子女抛弃的第一代吗 养老真的只能靠自己 没进墓地之前 钱和资产绝对不能先分给子孙 切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