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

如题所述

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属于灌溉农业或者绿洲农业。。

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河套地区,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河西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山麓。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但天然降水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农耕必须依靠灌溉,因此,在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农作物都生长良好,形成许多农业区。

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本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

西北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会造成气候和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带来重大影响。西北地区气温呈升高趋势,1961年至2018年,西北地区年平均增温速率为0.30℃/10年,而全国为0.23℃/10年,全球为0.12℃/10年。降雨总体呈增加趋势,新疆年降水量增加速率为9.6毫米/10年,青海、甘肃中西部为5.4毫米/10年。

但由于西北地区基础降水量偏少(常年平均260毫米/年),降水量增加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而位于其东部的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年降水量还在减少,所以水资源短缺仍是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