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如何选择专业?

如题所述

高考填报志愿时,每个院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考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1-6个专业填报。

选择完学校,再进行专业选择。填报时,同样需要在综合考虑考生个人兴趣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前提下,参照高校往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位次等信息,将自己感兴趣、不抵触的专业按照往年录取分数,先大致由高到低排列,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兴趣才是学习的原动力,如果考生本人对某一类或某几个专业有非常明确的志趣,那么都应该将其放在更靠前的志愿位置。

一般而言,志愿填报要坚持兴趣优先。但当自己不清楚“想干什么”时,则要明确“能干什么”。定位自身“能干什么”,可参照如下方法:一是以特长为依据。特长不等于兴趣,但特长往往是自身兴趣所在。

考生可结合自身特长或者高中阶段擅长的科目填报相应专业。二是明确职业能力倾向。若未发现自身特长,考生可借助职业倾向测评量表,了解自身的职业能力倾向。

有专家将职业兴趣分为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等六种类型。考生可参照测评结果填报与职业兴趣类型相对应的专业。

正确处理“地域”“院校”与“专业”的关系:

选择专业往往意味着选择未来的职业。如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考分情况,选择相应院校和专业。如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考生可把“地域”和“院校”作为志愿填报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如想拥有更好的第一学历,在考分有限的情况下,可选择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但排名较高的中西部地区院校。如想拥有更好的现代化视野和就业前景,可忽视学校排名,优先选择发达地区的大城市院校。

众所周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不仅拥有更多机会,还有更利于考生开阔视野,展现个性。

总之,除上述因素外,身体条件、学业成绩、人格特质,父母态度和价值观、社会对专业的看法,专业师资力量、专业招生数等都是填报志愿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对于专业选择,考生和家长要深入了解,权衡利弊,谨慎填报,但也无须焦虑。

志愿填报会影响人的发展,但不会决定人的发展。发展优劣最终取决于自己的筹划和素养增进。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未来的学习生活,要充分意识到任何一所高校,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在致力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聚焦志愿填报:先选学校还是专业?这些原则要记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