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资格和职称的区别

我在一个企业分部(和总部不在一个城市)上班,户口托管在本市人才交流中心。去年通过了中级职业资格考试,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总部人事部要求我还要通过职称英语和职称计算机的考试,然后才能办理职称证书。因为户口不在总部所在城市,我必须在本市办理。但是我询问了人事局和人才交流中心,他们都说我这个专业实行了以考代评,已经获得了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也就是获得了中级职称。
我想问的是:
1.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是否等同国家中级职称?
2.如果等同,以后转换工种,我是否也是中级职称,别的单位能承认我是中级职称吗?
3.如果不等同,如何申请这方面的国家中级职称,去哪里申请?
谢谢!
谢谢kelilan56 。是本省的人力资源保障厅颁发的,那就是可以通用的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2

区别:

1、两者定义不同。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职称是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

2、级别分级不同。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共计59项,其中准入类36项,水平评价类23项。  

职称:  

高校教师、新闻、科学研究、出版、教练员、翻译、艺术系列、律师、公证系列(专业)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

中小学教师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5个级别。

中级职称有评审与考试两种形式:

1、评审:评审工作一般每年八月份开始全市各级别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由当地人事部门负责,事业单位报送各区县人社局,企业单位由其存档的人才中心\劳动服务中心向区人社局进行申报.一般而言,工程系列走评审的多,其它还有档案、文博、记者、翻译等。

2、考试:经济系列、统计、会计、卫生、工程中的部分专业等是需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人事考试信息网上会有关于考试的通知。

3、中级审定:如果你是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三年工作经验就可以直接向档案所在地的人才中心申请中级职称,由人才中心向人事部门递交申报。

中级职称申报条件

1、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合格,可评为中级职称。

2、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

5、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具体时间以地方所在地人事局网站信息为准,如北京地区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即可。)

申报中级破格条件:

1、获国家科技进步、星火计划四等奖或省、部级科技进步、星火计划三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省部优质产品或优质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2、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三篇以上或专著。

3、直接主持中型项目或中型骨干企业的专业技术工作,且连续二年以上取得了明显效益者。

4、担任助理级期间,成绩显著且获地(市)级优秀企业家或先进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的。

扩展资料: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在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

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在中国的现状下,职称主要代表社会地位,有高职称的人享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福利待遇,与实际技能未必有直接关联。职称通过申报、评审,由主管部门授予,一般认为决定是否授予职称是由主管部门领导决定,评审主要是形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级职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3

前者是从业资格,后者是执业资格。

1、专业技术资格(职称)是人事部门的一种技术称号,是专业技术水平的标志。

2、职业资格证书是反应劳动者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从事相应工种的资格证明

3、执业资格证书是一种强制要求,即从事这种职业必须有这种证

4、职业技能证书是通过技能测试合格后颁发,即上岗证。侧重手动能力。而职业资格是笔试和手动,是文化程度需达到。

5、职称即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不是职称。

6、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证的区别:资格是直接考就行,报考条件相对低,职称是有等级划分,相对难点,资格比较吃香,职称在待遇上有提高。

职业资格证书是以前是由劳动部门颁发技术资格证书是人事部门颁发只有人事部门颁发的技术资格证书对评职称有用,人事部门才承认职业资格证书只能证明你掌握了这方面的技术。

扩展资料:

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工种)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职业资格分别由国务院劳动、人事行政部门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合格者授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业资格通过学历认定或考试取得。执业资格通过考试方法取得。

2017年9月12日,人社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文件将职业资格重新分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再次公布取消6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至此,职业资格集中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人社部按照国务院部署,牵头开展了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从2014年起,已报请国务院分五批取消272项职业资格,总量减少44%,超额完成本届政府确定的减少1/3职业资格的目标。

这标志着集中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国务院部门设置的、没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基本取消,国务院部门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未经批准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基本取消。 

2017年9月12日,人社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 文件将职业资格重新分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 专业技术资格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主管,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管。

参考资料:

职业资格-百度百科

职称-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0

前者是从业资格,后者是执业资格。

1、专业技术资格(职称)是人事部门的一种技术称号,是专业技术水平的标志。

2、职业资格证书是反应劳动者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从事相应工种的资格证明

3、执业资格证书是一种强制要求,即从事这种职业必须有这种证

4、职业技能证书是通过技能测试合格后颁发,即上岗证。侧重手动能力。而职业资格是笔试和手动,是文化程度需达到。

5、职称即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不是职称。

6、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证的区别:资格是直接考就行,报考条件相对低,职称是有等级划分,相对难点,资格比较吃香,职称在待遇上有提高。

职业资格证书是以前是由劳动部门颁发技术资格证书是人事部门颁发只有人事部门颁发的技术资格证书对评职称有用,人事部门才承认职业资格证书只能证明你掌握了这方面的技术。

扩展资料:

是指经国务院人事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行业或中央企业、省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机构评审的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范围领域基本涵盖国民经济生活的各行各业,例如工程、医学、会计、教育、科研等。评审对象包括在事业单位,医院,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中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工程技术、设计、驾驶操作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教学、研究系列职称的人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职业职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8

一、不等同。专业技术资格又称为“职称”,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5个级别

二、中级职称有评审与考试两种形式:

1.评审:评审工作一般每年八月份开始全市各级别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由当地人事部门负责,事业单位报送各区县人社局,企业单位由其存档的人才中心\劳动服务中心向区人社局进行申报.
一般而言,工程系列走评审的多,其它还有档案、文博、记者、翻译等

2.考试:经济系列、统计、会计、卫生、工程中的部分专业等是需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人事考试信息网上会有关于考试的通知。

3.中级审定:如果你是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三年工作经验就可以直接向档案所在地的人才中心申请中级职称,由人才中心向人事部门递交申报。

三、中级职称申报条件:

1、思想政治条件。 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2.学历资历条件。 凡申报评审中级资格的不受评审前是否被聘用的限制,同时将学历(学位)(法律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资历条件作如下调整(个别系列另有规定): 

(1)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获得硕士学位后3年调整为2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累计3年以上; 

(2)研究生班毕业或获得双学士学位,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3年调整为2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4年调整为3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5年调整为4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 

(5)中专毕业的,不再执行“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其中取得助理级后,受聘助理级职务5年以上”的规定,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者,或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者,可申报评审中级资格。 

四、外语条件。 必须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且成绩符合规定。报考职称外语考试的等级要求:
1.申报高教、科研、卫生、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高级国际商务师,其他系列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参加A级考试。 

2.申报高教、科研、卫生、工程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在县及县以下单位工作的人员申报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其他系列申报副高级(不分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参加B级考试。 

3.在县及县以下单位工作的人员申报卫生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其他系列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参加C级考试。县级以下人员申报,许多省级职改办规定外语免试。

五、

1.计算机考试条件。 必须通过国家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或计算机网络培训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证书是作为申报评审必备条件之一。 

2.全国合格标准:每个科目(模块)满分100分,60分(含60分)以上为合格。个别地区可根据当地情况制定自己的合格标准。要求评聘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需取得3个科目(模块)合格证书;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需取得4个科目(模块)合格证书。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①具有计算机专业中专毕业及以上学历的人员; 

②获得硕士学位,初次认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③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 

④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的合格人员; 

⑤1960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员; 

⑥转换系列参加同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人员

扩展资料

申报条件

⒈助理级:

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⑵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⑶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⑷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⑸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⒉中级:

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⑵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⑶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⑷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⒊高级:

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⑵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⑶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职称评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