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被罚款2.41亿元,贾跃亭被罚这么多钱的原因是啥?

如题所述

因为贾跃亭的乐视连续十年财务造假。

乐视连续十年财务数据造假

经有关部门确认,乐视和贾跃亭存在五个违法事实。乐视刚上市时就存在IPO造假,后续又在融资过程中也存在数据造假。众所周知,作为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数据会严重损害公共利益。近年来,乐视和贾跃亭似乎都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财务数据造假往往是对财务报表的粉饰,让大众认为乐视的商业前景很好。从此促使他们的股价上涨,导致公司市值增加,这其实是一种虚假行为。

乐视是假繁荣

其实财务数据造假和很多明星在网上刷数据刷流量有点类似。可能本身就是一个空壳,但是看起来很不错,很有前景,可以提升大众对这个企业的期望,增加这个企业的市场价值。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造假将直接影响广大公众的利益。由于公众可获得的信息有限,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财务报表。如果财务报表上的数据是假的,市场就会对贾跃亭和乐视产生虚假的预期。

性质不好

近十年来,乐视财务数据造假,还有其他违法行为,情节十分严重。影响也很不好,监管当局和其他做法都顺应了民意。贾跃亭逃到美国,并留在了美国。

贾跃亭是一个传奇,一个极具潜力的企业家。

他在创业初期也很努力,有很多深刻的体会。这些经历也促进了贾跃亭的前进,创造了更多的企业,提升了自己的价值。贾跃亭开始是在地税局做网络技术管理员,后来创办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乐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再后来创办了乐视影业。后来乐视上市,贾跃亭达到人生巅峰。这时候贾跃亭顺利了,然后乐视手机上线了。这些一步步的进步,很快提升了贾跃亭自身的价值。

乐视连续十年造假数据,真的震惊了所有人

因为这也意味着乐视从上市到走红的数据都是造假,真的很震撼。乐视是一个著名的网站,当时非常流行。你可以在网站上看到各种内容,你可以看体育节目、电视剧、**、综艺节目和历史纪录片。当时这个网站拥有大量的受众,每个受众都在期待乐视的在线内容。当时贾跃亭也很火,这次的数据造假会对乐视和贾跃亭本人造成严重影响。

财务报表分析具体怎么做?

说起贾跃亭相信网友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毕竟贾跃亭是乐视集团的董事长,而乐视集团曾经在整个商业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强大的,曾经也是力压优酷和腾讯这种平台的,而贾跃亭本人也是多次登上了富豪榜,乐视集团的发展状况从数据上来看要比其它的公司厉害很多,这也导致了乐视集团很快的上市成为了一个上市公司,而证监会最终证实乐视集团的财务方面出现了十年造假的这个情况,所以对贾跃亭进行了罚款241亿元,同时还禁止贾跃亭进入中国证券市场。

贾跃亭是财务造假的总负责人

之所以会对贾跃亭作出这样的处罚主要是因为贾跃亭他是乐视公司十年的造假情况的总负责人之一,曾其中造假的主要分配,执行和操作都是由贾跃亭进行的,而且在他的公司上市以前就出现了财务造假的这个情况,因为他的财务造假加上大量的炒作,导致很多的股民买了乐视公司的股份,而当乐视公司造假的情况被爆出以后,股民手中的股份纷纷降价,可以说给不少的股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股民们想要告诉贾跃亭的话也是可以的,面对这种情况贾跃亭也是逃到了美国,目前这个案件也在进一步的处理之中。

贾跃亭借助财务造假从中攫取大量的利益

乐视公司在没有上市以前贾跃亭就勾结十几位高管及财务总监开始造假的这个情况,他们利用资金循环,然后伪造经济业务增长的情况,然后从公司内套现了大量的现金,攫取了大量的利益,并且在他们造假的十年中没有被发现也是因为勾起了相关的审计机构,所以说也是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的。

乐视公司十年的财务造假情况,相信也是成为不少专家研究的典型,目前贾跃亭还在炒作之中,因为他创造了一家FF公司,然后也在国外的一个国家进行了上市,并且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重新开始偿还欠的债。

乐视网连续10年财务造假是怎么被发现的?

想要学会做财务报表,首先需要先学会拿到报表看什么以及怎么看。

在做分析前有一个很重要的建议是:看财报营收数字前,先做定性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动辄几百页,其实核心就看三张报表——《 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利润分配表)》,它一项一项地告诉我们营收去哪儿了、最终给股东剩下什么,所以被称之为「营收分配表」更准确些。

《损益表》是按「权责发行制」原则编制的。例如销售收入 100 亿企业应得 100 亿,却不等于收到 100 亿现金,因为其中会有赊账的、有预付的,要了解具体的相关情况就要看《现金流量表》了。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以往经营业绩及投融资成果的「总沉淀」。假如企业 2007 年初成立时总资产为 1000 万,2016 年末总资产为 1001 亿,那么 10 年的功过得失尽在多出来的 100 亿当中,其它都是浮云。

报表项目之间(不论是否属于同一表格)存在着逻辑对应关系,被称为「 勾稽关系 」,核对「勾稽关系」是查账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经会计师审计的上市公司报表不可能在「勾稽关系」方面出现问题。

要完整把握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需要吃透三张报表并以「勾稽关系」为线索对数据进行验证。

但对一般的读者而言,看懂《损益表》基本可以搞清企业状况。特别是对高科技企业而言,资产的重要性远不如金融、房地产及制造业,「资产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此无比正确。

一个建议:看财报营收数字前,先做定性研究

《损益表》中有两个重要概念,所谓 top line 和 bottom line,让我们先把这两个概念理清:

营业收入 (revenue 或 turnover)是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应得收入,不管相应款项是否已经到账,营收通常位列顶部因此被称为「 top line 」。

对传统企业而言,营收的重要性不及净利润,毕竟经营企业的目的是赚取利润。由于净利润(net income)位列《损益表》底部,因而被称为「bottom line」。

老派投资者普遍持「企业不赚钱就是危险社会」这种理念,对 bottom line 的重视无以复加,利润就是他们评判一家企业的「底线」。

新派投资者更在意营收。首先,没有营收利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想方设法扩大营收规模是企业的根本大计。其次,营收规模意味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可或缺程度」,「国家和人民离不开的企业」能不值钱吗?

于是 top line growth 成为许多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的首选战略。

很多人没看懂其中门道,常在没搞清内涵的时候就对企业亮出的营收数字进行纵向、横向比较。要知道,虽然腾讯、京东的营收都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达,但却完全不具备可比性。

总之,接触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之初,先要花点时间对营收和企业性质进行定性研究。

两个案例:告诉你「定性陷阱」在哪儿

对于不熟悉的公司,一定要到《 财务报表附注 》里找到「收入确认」,看企业是在何种条件下确认收入,其中包含不包含 营业税 、折让等等。确认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躲开不少陷阱。

举两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案例 1:途牛财报弄巧成拙

一般情况下,在线旅游公司(OTA)以实收佣金作为营收。假如一张 1000 元的机票的佣金为 10 元,OTA 就将 10 元钱确认为营收。正如携程财报所言:「we recognize revenues primarily based on commissions earned rather than transaction value 」(我们将佣金而非交易额,确认为营收)

艺龙、去哪儿也是这样确认营收的。

途牛却将跟团游的交易发生金额全部确认为营收。(「Revenues from organized tours are recognized on gross basis, which represent amounts received from 」。)

2011 年、2012 年、2013 年,途牛跟团游营收分别占总营收的 974%、96% 和 965%。

途牛网采取与众不同的营收确认方式,意在包装上市。由于 2011、2012、2013 连续三个财年净亏损都在 1 亿元以上,没法计算市盈率 PE,只能用 市销率PS(总市值除以营收)来估值。

市值 30 亿美元的去哪儿网也未赢利,市销率约为 22 倍,而市值 60 多亿美元的携程市销率只有 7 倍多。

途牛网把营收包装成 32 亿美元,按携程的市销率也能估到 20 亿美元以上。就算再被投资人打个对折,市值也混到 10 亿美元了。

可为什么说途牛网的包装弄巧成拙呢?

首先,它扭曲了所有的财务数据,像营收结构、毛利润率、 费用率 这些重要指标根本无法与同类上市公司比较。

其次是税收。途牛毛利润率不到 8%,根本不可能按 5% 交营业税(Business tax)。估计途牛援引的条款是:「纳税人从事旅游业务时,以全部价值扣除支付的住宿、交通、餐费、门票及支付给其它旅游企业的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说白了,途牛对投资者披露的是「gross basis」的营收(即毛营收),而对中国税务部门则按扣除成本、费用后的余额报告营收。

途牛上市文件中的财务包装很难忽悠机构投资者,市场反响不热烈。

在最后关头,途牛找到携程,后者闪电投入 22 亿美元。有了携程的背书,途牛顺利完成 IPO。

案例 2:乐视是怎么夸大营收的

乐视网 财务上最大的软肋是营收结算,这一点财报中其实暴露无遗。

比如,乐视网每销售一台「 超级电视 」都绑定了 24 个月的会员费——980 元。这笔钱的性质是「预付款」,每提供了一段时间的服务(一个月或一个季度)才能把相应的金额确认为收入。

所以,2014 年元旦销售的超级电视到年末可确认 490 元营收,2015 年末才能全部确认。而在编制 2014 年财报时,乐视却将全年销售的 150 万台超级电视绑定的 153 亿会员费全部确认为营收,粗略推算夸大了 115 亿。

务必弄懂营收的性质与结构

了解一家公司,第一步就是了解其收入的性质和结构,是卖产品还是卖服务、2B 还是 2C 等等。

好比研究动物,先要搞清 TA 是哺乳动物还是 爬行动物 ,如若不然所谓的「研究」就成了笑话。

给您举俩例子来解释一下。

案例 3:互联网公司中营收最高的居然是京 东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翘楚是 BAT,其中 A、T 的市值已经远远超过 4000 亿美元,但营收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却是京东,这来源于京东「与众不同」的营收结构。

京东电商平台上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自营 (京东是这种模式的老大)。在这种模式下,京东的角色是经销商(Distribution),与供货商之间是买卖关系,京东赚的是进销差价。与经销商品有关的全部风险由京东承担,如毁损、丢失、滞销、存货跌价等。

第二种是平台模式 (阿里是这种模式的老大)。在这种模式下,京东提供线上交易平台(Marketplace),第三方供货商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京东赚的是服务费。

第一种模式下,经销商品的销售额被计入营收;第二种模式下只有服务收入被计入营收。

例如 2016 年第四季度,京东自营业务销售额达 7285 亿,平台服务费收入为 741 亿,营收合计为 8026 亿。同期,阿里营收为 5325 亿。

以营收而论,京东号称中国最大的电商、最大的零售商没有错,但京东的交易规模、盈利能力远远不及阿里。

这就是为什么京东市值仅为阿里的八分之一的原因。

案例 4:乐视网营收结构与众不 同

除了倾向于把营收搞得多多的,某些「聪明」的企业还喜欢对营收的性质进行包装,因为不同性质的收入在投资人眼里的价值有天壤之别。一个楼盘的数十亿销售额与付费软件的数亿收入,对估值的影响不在一个量级。

乐视网正是精于此道。

上市时,乐视网有两条业务线:网络视频基础服务和视频平台增值服务。

前者包括四项业务:

1)通过乐视网及客户端提供免费标清视频;

2)依托早期积累的大量版权内容,乐视展开版权分销业务(客户包括优酷、土豆、迅雷、普乐);

3)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 SP 业务(主要模式为手机话费分成);

4)2008 年,推出 UGC 模式的视频分享业务。2010 年 2 月,注册用户 340 万。

后者包括广告及「分流」服务(即,将流量倒给其它网站)。

乐视从付费用户、版权分销、广告三个来源取得收入,虽然规模不大,但财务状况与「烧钱+盗版」跑马圈地、唯 PV 是图、单纯依赖广告业务的其它视频网站有天壤之别。

当视频网站全线亏损,名不见经传、流量排名十几位的乐视网,以盈利的姿态登上创业板时,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乐视网没有造假,而是营收结构和业绩与众不同。

而当乐视网把业绩从 2B 的广告收入、版权分销收入为主变为 2C 的付费业务、终端销售为主时,为投资人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估值因此一度冲高到 1400 多亿。

其它用来观察企业的重要指标

营收规模意味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可或缺程度」,但不是唯一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的指标。

阿里、京东等电商习惯使用商品交易总额(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简称 GMV)这个概念。对电商而言,报告期内平台所有定单的总金额就是 GMV,不管是否退货、有没有付款。

严格来讲,各家电商的 GMV 不适宜直接拿来比较,因为每家核算 GMV 的具体规则各不相同,而且只有它们自己知道究竟怎么核算的。

在某种程度上,GMV 犹如上市公司手中的橡皮泥可以任意揉捏。例如,剔除疑似「刷单」时的严格程度,对 GMV 有很大影响。尺度严些,许多订单被判定无效,不计入 GMV;尺度松些,GMV 数额就大些。

理论上讲,上市公司有通过虚增 GMV 争取投资人更高估值的动力,对京东这样拿不出净利润的公司而言,更是如此。

总之,投资人对 GMV 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

举例而言,保险公司在财报中披露的是「已赚保费」,其含意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保险公司按照保险责任的完成进度确认的收入。比如 2016 年 7 月 1 日卖出一份 6000 元的车险,期限为 12 个月。编制 2016 年财报时,只能将 6000 元保费收入中的 3000 元确认为收入,即「已赚保费」。

其实乐视网处理会员费也应当如此,将「已赚会员费」确认为营收,但它为了报表好看,全部计入营收。

我们就着这个问题,再说说京东。

案例 5:京东自营 GMV 与自营收入里的猫腻

京东按季度公布自营业务的 GMV,其数值较自营业务营收高出很大一截。

例如 2016 年 Q4,京东自营 GMV 高达 1150 亿,而计入财务报表的营收仅为 729 亿。

「自营业务营收/自营 GMV」,这个数值反应了消费者覆约金额占下单金额的比例,姑且称为「覆约率」。

从下表可以看出,京东自营业务的覆约率呈下降态势。2014 年 Q1 的覆约率为 70%,2016 年 Q4 降到 64%。

简单讲,京东自营业务 GMV 有三分之一的水分。平台模式下第三方卖家完成的 GMV 更是没谱,除平台认可的「水分」、平台默许的刷单,还有平台一旦发现不会容忍的刷单。

评估电商还是应当聚焦于营收、净利润等指标,GMV 只能作为参考。阿里已开始不在季报中公布GMV,意在淡化投资人对这个指标的关注。

乐视网10年造假,这对他的股票有何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简单粗暴的回答各位,这次被发现的原因其实就是内部人员透露的,因为贾跃亭的没有多余的资金满足他人了。相比乐视网连续10年财务造假的问题,其实我更想知道,这十年来是那几家审计机构签名并同意的,学过会计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想要造家其实并不难,但是要造假到连专业人员都发现不了的程度,好像并不是那么容易吧,在我看来,贾跃亭必然有让出个人的利益给这些审计机构,因为这个市场就是这样,有钱赚的事情人人都想参于。

按照乐视网现在左右为难的情况,贾跃亭想要依然流量翻身并没有太大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贾跃亭可以利用FF汽车梦的硬核技术,那么还是有相当可能的,FF汽车梦的实力其实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FF91以后是否量产,第二个就是FF91以后可以批量生产,如果贾跃亭能够打破这两个限制,翻盘并不是不可能。

FF汽车梦的行业水平相当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至少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了小鹏能源汽车,更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乐视股价已经从2月3日开盘的018元升至048元了,股价已经明显上涨168%,这种反弹必然让许多投资者被割韭菜了,在我个人看来,这一次乐视网股票上涨的原因,其实应该与此前公布的FF汽车梦,有必然的关系。

贾跃亭其实在投资FF汽车梦之前,就已经在德国进行了一个月的测试,所以贾跃亭对FF汽车的信心跟问世以后的影响力是志在必得的,然而连续10年造假的问题,我认为国家应该要明文公布一下,那些每年审计报告上签字的审计事务,因为这种审计机构已经影响了社会的支持秩序。

贾跃亭被罚款241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就在今年的4月12日,乐视被曝出财务造假。造假时间竟长达十年,让许多人纷纷表示后怕。其中最让人担忧的是乐视的股市以及乐视的股民们。可想而知股民的损失有多么的严重。

而本次的事件乐视也收到了,来自北京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乐视网在2007年到2016年期间这十年间财务造假。因此,证监局判定对乐视网处罚241亿元的罚款,其中对他的实际控股人贾跃亭也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并且乐视网的财务相关人员也做出了相应的处罚。而此次乐视网造假新闻被爆出,许多人表示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乐视在业内的地位也曾名列前茅,却连续十年造假,这期间也并没有任何人发现造假的事实。这么大的一个公司,竟然在市场监管下造假了十年。可见乐视是做了多么大的阴谋。而乐视的实际控股人也早已逃往美国,至今也未现身。

而乐视十年的财务造假最受打击的还是要数那些投资的人,财务造假资金方面肯定会出现相应的问题,乐视上市后在股民身上得到的数百亿的钱。现在想来也让人难以置信,一个大型的上市公司,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此次事件被曝出后,乐视的股票肯定会受到大幅度的影响,十年的财务造假。此次的性质已经是十分的罪大恶极,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场上最基本的诚信原则,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秩序,不仅损害了股民的权益,也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利益,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平衡。

对于股民来说,也会对市场抱有非常大的信任危机,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把诚信放在首位,而乐视却连续十年编造阴谋,欺骗了大众十年,这样的企业用十年的假象蒙骗了众多股民,甚至有的股民也因此倾家荡产,损害了个人的利益,因此乐事的股票必将会受到重大的影响。

乐视网因为从2007年到2016年间的10年间从在大量的财务造假关联交易,欺诈交易等违规行为。故对乐视网处以24亿元的罚款。而作为乐视网的实控人,贾跃亭也将面临这241亿元罚款。

贾跃亭也许都已经做好了回国准备了,贾老板这次可能又回不来了,为啥?因为就在昨天乐视网收到了来自北京证监局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因乐视网从2007年到2016年的十年间,存在着大量的财务造假关联交易欺诈发生的违规行为,所以对乐视网处以24亿元的罚款,而作为乐视网的实控人,作为宇宙最强韭菜收割机贾跃亭,贾老板个人也将面临着24亿元的罚款,而这笔合计近5个亿的罚款,也创下了咱们A股历史上最高的罚款记录,可是为啥在乐视网之前有着无数企业因财务造假被罚,但罚款金额都远不及乐视网?

原因第一:人家财务造假那也就造个一年半载,想当年瑞幸咖啡造假也就造了一年多的数据,可是乐视网在会计出身的贾跃亭带领下,硬生生的连续造假了10年。后边有没有来者咱不好说,但是肯定是前无古人。

原因第二:还有个远比财务造假连续10年更刺激的原因,那就是欺诈发行。啥叫欺诈发行?说白了就是当年的乐视网,其实从真实情况上看,并不符合当时的上市资格,但是贾老板为了能尽快的上市圈钱,硬生生的篡改了很多乐视网的参数指标,硬是把一家不符合上市规定的企业,装饰成了达到上市标准的企业。

你想想如果当年乐视网没有上市成功的话,也许就没有后来,一系列事件发生了。别忘了咱们的贾跃亭贾老板,可是在整整10年时间里套走了乐视200多个亿。收购了2个超级大佬,19个影视明星,还有17家金融机构,以及26万股民的钱。而这一切的原点可都是因为乐视网的成功上市。

而乐视网的24亿元罚款又是怎么算出来的?很简单,当年乐视网上市的募集总资资金的5%,也就是今天24亿元的罚款,这么看的话你觉得它还是一个天价罚款么?那有人又要问了对于贾跃亭个人的241亿罚款,他贾老板会接受吗?我猜肯定会。具体啥时候才能把罚款交了呢?也许下周在下周贾老板回国的时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