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句法结构1:一些基本问题

如题所述


深入探索自然语言句法结构:基本问题与理解</

从乔姆斯基的视角出发,我们探讨语法的两个维度:规定与描述。规定性语法,如避免特定词汇形式,是口语与书面规则的基石,如(3)所示的普遍准则。而描述性语法,如连词的运用、句子完整性与词序,如冠词、关系从句和介词位置,揭示了语言的内在结构,如(4)与(5)中的规则性差异。


研究者关注描述性语法,它强调的是遵循规则的句子,如(6)和(7)所示。规定性语法强调唯一正确答案,而描述性语法则记录语言的多样性,不作价值判断。如主谓一致,(8)中的两种形式,尽管规定性语法强调与逻辑主语的一致,描述性语法允许灵活处理,如(10a)和(11b)中的动词与不同主语的对应。


规定性规则,如英语冠词的使用,是在学校教育中明确教授的,与描述性规则的学习过程截然不同。儿童在大约一岁时自然习得描述性语法,如冠词置于名词前,这一过程并非单纯的模仿或记忆,而是通过复杂规则的构建,如wug实验揭示的复数规则(17)。


著名的wug实验揭示了孩童不仅能复制成人使用的词汇,还能理解并应用语法规则,如(17)中复数形式的形成。儿童在结构依赖规则的学习上尤为明显,如问句结构中的主语与动词的交换,而非像(21b)那样不依赖结构的规则。


孩童习得的语言规则,如(26)中问句构建,倾向于基于结构单元而非单个单词,这反映了句法成分的概念。这种结构依赖性在所有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如问句的构建遵循非(34)规则,体现了形式的普遍性而非语义限制。


同时,语言的多样性也体现在参数上,如动词宾语顺序(英语VO与法语OV)。乔姆斯基派强调普遍形式,但也认识到语言间的差异。例如,介词悬空与并移规则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如英语和北印度语的对比(36-37)。


生成语法,如乔姆斯基的观点,是通过算法生成符合语法的句子,涉及句法树和替换等核心概念。词汇的句法词性,如名词、副词,影响它们在句子中的组合,如(45)所示的名词词组构造。


句子的合法性不仅取决于语法,还涉及意义和认知限制。语言的变体丰富多样,如英语的方言和印度Kupwar的多语言现象,标准和非标准形式之间的差异值得深入研究(59)。


语言的复杂性在日常交流中体现,如双语者的语法掌握、幽默表达(如(54)的例子)以及否定协调现象的探讨。教育中,如何平衡语法的教授和社会因素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