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认为静压导轨面严禁刮研

为什么日本人认为静压导轨面严禁刮研,国内的静压导轨面很多都是刮研达到要求的, 日本人提出平面度0.005,光洁度 0.8如果不刮0.005光洁度是做不到的,日本人严禁我们对静压导轨面刮削 这是为什么?日本人不肯说,求各位工程高手,急~~~
补充台面是直径1040~直径1600的圆环 这个应该算是静压轴承类型的~
补充1楼解答:日本人并没有用涂料对这个轴承进行类似加工,是直接磨削出来的
考虑到我厂加工方面因素平面度不能做到 所以我厂提出用刮削 但好像日本方面态度非常强硬 坚决不允许刮削
我想如果日本从效率考虑的话 这方面态度应该不会这么强硬

瑞士和德国的精密机床导轨面都是人工精细刮研达到精度的,导轨磨床的导轨也是人工精刮,静压导轨也不例外,这两个国家的精密机床是全世界公认的。当然,一般来说,现在导轨副中较长的一侧(或园环导轨的基座)是用精密机械加工(磨削,日本人叫研磨)来达到精度和光洁度要求,与之相配的工作台导轨部分人工精刮,你说的可能是基座(床身),光洁度不算要求高,但要达到上述平面度可能就要下一番工夫了。有一种耐磨涂层,工作台部分的导是在床身导轨精加工完成后以床身导轨为基准镜向涂层,待涂层在常温下经过一定时间固化后形成工作台导轨面(一般不再用人工刮研了)。日本人讲究效率和批量,也许这也是不让刮研的原因之一,他们认为没有效率和批量就没有效益可言,但日本生产100辆汽车所赚的利润还不够买一个LV的小提包,这也让日本人晕掉,其中道理对国人来说也不无可借鉴之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1
原因是静压导轨,而非滑动导轨。

刮研适合滑动导轨,滑动导轨两工件运动时的接触点是刮研产生的研点处,能保证平面度。
而静压导轨滑动时的最佳工作状态是两工件完全不接触,完全靠气体或液体产生的压强提供支撑力。刮研研点处高,非研点处低,不利于保证气体或液体的稳定。静压导轨应该采用磨的工艺加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2-04
日本人提出平面度0.005,光洁度(应该是粗槽度) 0.8如果不刮0.005光洁度是做不到的,日本人严禁我们对静压导轨面刮削。
我国现在采用的刮研方法是工人用刮刀一刀一刀的把轨导上的黑点子刮掉。如果采用平推法刮研刮刀切入轨导是容易切出较深横槽。对于一般的滑动轨导来说可以接受,较深横槽还可以存油,但是对静压轨导会起到泄核的作用。
我认为静压轨导的刮研应采用刮月牙型的手法,每次的刮削厚度应控制在0.003mm~0.002mm左右。还要找有经验刮研工反复地精刮。(索工)
第3个回答  2010-09-30
反正中国没戏
第4个回答  2010-09-29
欠挨打!
相似回答